当前位置: 首页

传播津派文化,讲好天津故事

发布时间:2025-03-24 17:55:46

2024年,习近平总书记来天津视察,为天津的发展指航定向。习近平总书记指出,以文化人、以文惠民、以文润城、以文兴业,展现城市文化特色和精神气质,是传承发展城市文化、培育滋养城市文明的目的所在。

2019年习近平总书记考察天津时,专程参观了梁启超故居,并指出,要爱惜城市历史文化遗产,在保护中发展,在发展中保护。2023年习近平总书记在对宣传思想文化工作作出重要指示时,提出了“七个着力”,其中之一就是“着力赓续中华文脉、推动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创造性转化和创新性发展”。这次习近平总书记视察天津古文化街就是对赓续中华文脉的再次彰显。

随着新媒体的迅速发展,信息生产和传播的环境发生了巨大变化。新媒体发展又给天津优秀文化的传承与传播带来了新的机遇,如何构建新时代新闻传播人才的培养模式,利用新的媒介形式,创新传播内容,传承文化精髓,这是一个亟需解决的重要课题。天津财经大学人文学院新闻与文化传播系教师党支部始终以挖掘、传播天津地方优秀文化,展现城市文化精神气质为使命。

天津作为一座历史文化名城,具有深厚的历史底蕴,尤其保留了大量别具风格的近代建筑群落和历史文化街区。新闻与文化传播系教师党支部结合《新闻摄影》《电视编辑》等专业课程实践,探索课程思政建设,组织学生以“城市记忆”为主题,挖掘天津故居文化的底蕴和时代内涵,进行了系列微纪录片的创作。先后组织学生探寻天津名人故居并创作20余部作品,其中拍摄的李叔同故居作品获得“印记津城——我拍我求学的城市”比赛三等奖。

天津不仅有丰富的名人故居资源,还有丰富多彩的民间文化。新闻与文化传播系教师党支部结合人文学院外语专业优势,组织师生团队,探索天津非物质文化遗产的新媒体传播实践。其中,拍摄关于“津派花丝技艺”短视频作品获得2023“高教社杯”大学生“用外语讲好中国故事”优秀短视频大赛天津赛区特等奖全国一等奖。拍摄的关于国家级非遗“葫芦庐”的双语视频作品,被国家汉办的汉语桥平台采纳为线上课程,面向国外青年学生播出,成为对外传播、讲好天津故事的案例课程。

a4bc6b521f0d3605cce8fed7b756723

a4bc6b521f0d3605cce8fed7b756723

3245bd74eb7ab86a5c7e372e197e17e

3245bd74eb7ab86a5c7e372e197e17e


 除故居文化、非物质文化遗产外,老字号品牌也是天津地方优秀文化的代表。师生创作团队对天津老字号品牌的历史和价值进行挖掘,结合当下新媒体的特性,探索老字号品牌文化传播。其中,拍摄关于中华老字号——天津长芦汉沽盐场的作品获得了京津冀首届“讲好地理标志故事”外语短视频大赛特等奖。拍摄的关于“达仁堂”老字号品牌故事的双语视频作品,同样也被国家汉办的汉语桥平台采纳为线上课程。

e661fbb04b7911aa207b4b852b3800f

e661fbb04b7911aa207b4b852b3800f

fe400ff673b4c4a95479b79eb07d267

fe400ff673b4c4a95479b79eb07d267


 通过对天津优秀文化的挖掘创作,学生不仅专业技能有了提升,还对天津这座求学的城市有了更深入的认识,对天津文化有了更深刻的认同。同时,也锻炼了教师队伍,探索出一条跨学科联合创作,专业课程与德育、美育相结合的创新之路。

习近平总书记视察天津重要讲话精神为探索新闻传播专业课程建设与天津优秀文化传播协同发展指明了方向。新闻与文化传播系教师党支部将以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视察天津重要讲话精神为契机,更进一步将专业课程建设与传播天津优秀文化相结合,牢记嘱托,见行见效,久久为功,善作善成。

责任编辑:李然

我要评论 (网友评论仅供其表达个人看法,并不表明本站同意其观点或证实其描述)

全部评论 ( 条)

    新闻与文化传播系教师党支部将以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视察天津重要讲话精神为契机,更进一步将专业课程建设与传播天津优秀文化相结合,牢记嘱托,见行见效,久久为功,善作善成。
    热度
    more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