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年3月11日19:00天津大学材料学院本科生第一党支部组织生活于诚园八斋B125顺利开展。
第一部分 理论学习
首先,魏新茹同志带来理论学习——习近平总书记在天津考察时重要讲话精神。2月1日至2日,习近平总书记来到天津视察调研,对天津的发展提出殷切期望。总书记强调,提高城市治理现代化水平是建设现代化大都市的重大任务,并对天津发展提出四个方面的要求:一是创新发展;二是深化改革;三是文化建设;四是城市治理。总书记希望天津聚焦经济建设这一中心工作和高质量发展这一首要任务,以推进京津冀协同发展为战略牵引,勇担使命、开拓进取,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大都市,奋力谱写中国式现代化天津篇章。
第二部分 时事分享
1、“读懂两会,读懂中国”
杨凤桐同志带来“读懂两会,读懂中国”的时事分享。首先,杨凤桐同志介绍今年是新中国成立七十五周年,人民代表大会制度成立七十周年。值此之际,两会受到社会各界的瞩目,两会是民主集中制的重要体现,是全过程人民民主的集中体现和生动实践。接着,通过视频分享强调了人才对于新质生产力的重要作用。最后,杨凤桐同志强调了作为党员,我们要坚定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自信,做好两会的宣传者,更好发挥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的优势。
2、“新质生产力”
时栓振同志就“新质生产力”这一词汇展开分享。首先,时栓振同志介绍了新质生产力是什么,为什么要发展新质生产力,接着通过视频详细介绍了新质生产力的发展成就并论证了发展新质生产力的必要性。目前由于GDP增速放缓,为了保持经济增长趋势长期向好,拉动经济增长需要高质量发展;同时我国存在着科技创新转化率不高,研发费用投入不足等问题,表明我国产学研协同创新尚存在不足,亟待解决。
3、“一生只做一件事——宗庆后”
张妮娜同志带来“一生只做一件事——宗庆后”的时事分享。张妮娜同志以“春晚桌子上的水仙花换为娃哈哈”这一事件作为切入点,从三个角度介绍了宗老先生与娃哈哈企业的发展历程。实业角度,娃哈哈始终为中国老百姓提供最实惠的必需品;实干角度,筚路蓝缕的创业历程,让“实干”成为宗庆后这代民营企业家刻进骨子里的特质;实在角度,宗老先生利用杭州生产基地的黄金地段为员工盖廉租房,解决了员工的住房问题。
4、“山河诗长安”
孙艳玉同志带来“山河诗长安”的时事分享。该春晚节目以技术为笔,以艺术为墨,借助西安优秀传统文化,将历史资源进行深入挖掘,以创新的方式进行展现,一经播出便火爆出圈。通过该节目,不仅带动了西安旅游产业的进一步火爆,同时也是中华民族文化自信的生动写照,给传统文化传承提供了新思路。
第三部分 讨论交流
倪阳阳同志就“一生只做一件事——宗庆后”的时事分享发表观点。宗老先生的知青生活与手不释卷的经历告诉我们,想要成功,既要吃苦耐劳踏实肯干,也要孜孜不倦地读书,之后提出良心企业家如曹德旺等都是靠良好的道德文化修养和辛勤劳动才将企业做大做强。
孙午同志就“习近平总书记在天津考察时重要讲话精神”的理论学习发表观点。她认为习总书记重视乡村灾后重建工作,不仅表现了对乡亲的关心爱护,也是对粮食安全生产以及农业的重视,农业是科技发展的重要保障。没有农业现代化,中国社会主义现代化是不完整的,在城市化建设过程中,需要牢牢守住18亿亩耕地红线,确保中国人的饭碗端在自己手里。
李安骐同志就“新质生产力”的分享提出“中国经济崩溃论是荒谬的,我国经济增速的放缓不能预示我国经济的崩溃”的观点。一是西方与我国的经济评价体系不同,我国是建立了完整的工业体系的国家之一;二是近年来新质生产力的发展,人民在社会主义建设中的获得感,参与感也驳斥了这种荒诞的论调。接着,李安骐同志提到,在社会主义建设快速发展的今天,宗老的实干精神与其强烈的社会责任感,给盲目逐利的资本上了一堂生动的思想教育课。
孙圣凯同志就“山河诗长安”的分享发表观点。这场表演具有深刻的意义,将传统文化传承与新技术巧妙融合,体现了中华传统文化的魅力以及蓬勃生机,同时作为春晚节目,是文化自信的象征,展示了中国人民的文化自信。
曾正华同志就“新质生产力”的分享提出,“具备家国情怀以及优秀的产品与技术支撑是企业良好运转并获得国民认可的必要基础”。此外,各地需要挖掘特有资源形成城市文化,吸引人才汇聚,才是发展的正确道路。
时栓振同志分享了农夫山泉与娃哈哈企业竞争的过往,在竞争中需要把握道德红线。之后,介绍了我国农业发展的现状以及政府坚守18亿亩红线不动摇的决心,提出我们应着重关注农业发展。
第四部分 总结
最后,魏新茹同志对本次组织生活进行总结:这是本学期开展的第一次组织生活,学期伊始五位同志给大家带来了内容丰富的理论学习与时事分享,同志们认真聆听、积极思考并踊跃发言。希望各位同志继续发挥党员的先锋模范作用,为支部建设的贡献力量。
我要评论 (网友评论仅供其表达个人看法,并不表明本站同意其观点或证实其描述)
全部评论 ( 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