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输入密码 ×
密码:
验证码:
看不清?换一张
确定

写好“三全育人”综合改革试点工作的奋进之笔

发布时间:2021-01-06 10:02:24


2020年,同济大学深入推进“三全育人”综合改革试点,聚焦全面提升,以三个层级纵深推进,“七大”行动计划统领,形成一区五品六中心综合改革成果,为学校构建思想政治工作体系提供有力支撑,全面达成了“书记履职亮点项目”预定的目标。

措施一:聚焦育人合力,构建“学校、职能部门、学院”三个层级推进机制

学校层面强化组织领导,完善工作体系。印发关于同济大学思想政治教育领导小组组成人员调整的通知(同委〔2020〕16号),切实加强“三全育人”责任意识和改革力度;部门层面强化协同育人,务求育人实效。探索形成一个部门联络协调、多个部门共同参与的“1+N”“三全育人”综合改革模式。主题教育期间,召集各部门围绕“三全育人”综合改革的育人专题分别召开工作推进研讨会,形成“任务清单”,进一步加快了改革力度;学院层面强化重点发力,实现全面推进。2019年启动首批15个试点学院及8个试点项目综合改革试点工作;2020年学校启动第二批学院综合改革试点工作,经过申报答辩评审,6个单位获批三全育人综合改革第二批试点学院,3个单位获批三全育人综合改革第二批试点项目,进一步扩展了改革范围。

措施二:聚焦育人体系,全面实施综合改革“七大”行动计划

一是把思政课创优计划作为抓好“三全育人”改革工作的主渠道。2020年学校全力打造“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概论”等思政理论金课,校领导牵头升级《中国道路》综合素养课,设立马克思主义学科责任教授岗、思政理论课课程责任教授岗,强化岗位责任和薪酬激励机制。二是把实践教育计划作为抓好“三全育人”改革工作的有效载体打造“一二课堂联动、校院两级互动、师生共同参与、学习实践结合、学校社会合作育人”的实践育人模式,建设技能训练、综合实践训练和创新实践训练“三层次法”的实践育人“模板”。三是把“大爱之心”计划作为抓好“三全育人”改革工作的强大动力各职能部门树立育人为先的理念,不断完善以高校勤工助学基地为依托、以育人为核心、与创新创业教育相结合的高校勤工助学新体系。以“精准”作为着力点,将国家助学金、伙食补助等名额精准到人。四是把文化传承计划作为“三全育人”改革工作的重要源泉。学校加大投入、改善环境、提供平台,联合图书馆、校史馆、博物馆等部门把握质量、办好活动,构筑师生参与广泛、交互充分的文化育人氛围。五是把健康提升计划作为抓好“三全育人”改革工作的基础环节学校将“开齐开足体育课,帮助学生在体育锻炼中享受乐趣、增强体质、健全人格、锤炼意志”作为体育育人目标。通过个体与团体心理辅导,全面提升学生心理素养,探索并开展不同主题的团体工作坊。六是把生涯规划计划作为抓好三全育人改革工作的成效体现。以“青松计划”为导向,对接重大国家战略,结合我校人才培养目标与毕业生需求,突出精准匹配与高效对接,提供平台,引导、输送毕业生赴“四重”领域就业。七是把团队育人计划作为抓好“三全育人”改革工作的关键环节归纳符合同济学生特点的六大核心素养:家国情怀、国际视野、领导力、沟通力、创新能力、面向未来的学习能力。聚焦核心素养提升,整合六支育人团队,以全面提升学生素质,提升育人成效。

措施三:聚焦育人新范式,打造新生院综合改革“示范区”

构建“大类招生、大类培养和大类管理联动”人才培养新体系,在原有八大学堂的基础上,2020年增设国豪学堂。进一步细化学生“德智体美劳”五个维度的能力发展模型。新生院学生入党积极性进一步提升,2020级满18周岁团员递交入党申请书比例较2018级同期提升26%;学习积极性和学习成绩明显提高,绩点4.0以上学生比例53.8%,较2018级同期增长8.1%;学生各类获奖大幅提高,学生实现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

措施四:聚焦育人示范效应,重点推进“五大品牌”建设

充分发挥课堂教学主渠道作用,打造课程育人品牌。重点建设5个课程思政领航学院,形成6个示范专业、13支特色改革领航团队;遴选资助134项课程思政教改项目,打造31个示范专业“课程链”,包括93门精品课程和244门示范课程,交通运输工程学院编制完成国内首部《交通运输类专业课程思政教学指南》,制定每门课程立德树人达成指标,融入学业要求。强化以文化人、以文育人、以文培元,打造文化育人品牌创演大师剧《李国豪》、歌剧《志丹志丹》、《古典诗词合唱作品》等一批原创作品。嘉定校区图书馆开展文化空间改造建设,命名为“文榷堂”,传中华文化之博雅。编排学生版《长生殿》,校园内京昆艺术表演已经成为大学校园的文化亮色。学校被评为上海市“文明校园”、全国“文明校园”。推进实践教育改革,打造实践育人“同济模式”。围绕“三全育人”形成“多元融合”的共生型实践育人模式。建设新时代实践育人通识讲座课程,制定理论授课和实践环节相结合的培养方案。建强爱国主义教育基地、乡村振兴实践基地、同行计划实践基地、创新创业基地等社会实践基地。开展“紫荆谷创新创业研习营”、“国际创业者暑期学校”、“中法大学生创业交流会”等活动,至今90余个实践项目成功入驻同济创新创业孵化平台。加强网络育人,提升校园新媒体的服务力、吸引力和粘合度。加快推进媒体深度融合发展,入选教育部融媒体试点高校。开辟网络育人“空中直播间”,疫情期间,校领导率先垂范,直播战“疫”示范系列微党课“党旗飘扬 筑牢红色防火墙”;将常规校园文化活动“搬迁”至网络空间,开辟《听TA说》直播栏目。深化服务育人内涵,打造生动的“第三课堂”。全面挖掘服务岗位所承载的育人功能,编制岗位说明书,把服务质量和育人效果作为评价服务岗位效能的重要标准;打造系列特色品牌,保卫处指导成立“学生安全督察队”、“学生交通志愿队”、“学生义务消防志愿队”等三支志愿团队,设立校园疫情防控“党员先锋岗”和“党员突击队”,发挥育人作用。

措施五:聚焦育人平台,以新内涵重点推进六大中心发展

学生智慧党建中心。打造“学思·知行”学生党建慕课平台、入党教育在线培训平台和“支部书济”公众号三大学习宣传平台,占领思想高地。“一站式”学生社区协同育人中心。全面推行驻楼导师工作站建设,实现22个本科生社区全覆盖,2020年共选派驻楼导师262人,其中,校领导18人,学院领导班子成员54人。相关工作简报被教育部专题报道。学生社区综合育人平台建设入选教育部“高校思政工作精品项目”。学业发展与指导中心。2020年累计举办学业帮扶活动477场,覆盖学生24000余人次,根据与本科生院联合开展的学困生调研数据,本年度本科生不及格学分超15学分者同比下降18.14%。积极心理体验中心。打造“深夜树洞”、“5.25心理集市,《生命教育》慕课等品牌项目。出版《深夜树洞:大学生与心理咨询师的书信对话》一书,编写《疫后比心:大学生复学心理建设20问》、《家长寄语:孩子进了大学,我们父母还能做什么?》等精品文章。思政工作创新发展研究中心聚焦“三全育人”出版了一些列标志性研究成果,包括《塑体铸魂—时代新人成长之路》、《同济大学“三全育人”综合改革试点工作案例选编》、《土木芳华—上海建筑故事》、《高校辅导员职业英语》等专著。教师育人能力提升中心制定《同济大学关于加强和改进新时代教师思想引领工作实施意见》、《同济大学教职工招聘思想政治考核办法(试行)》、《同济大学新入职教职工岗前培训实施办法(试行)》等规章制度。2020年学校涌现出一批先进典型,在广大教师中产生了积极而深远的影响,吕西林院士获评上海市四有好老师(教书育人楷模),辅导员张桁嘉荣获全国辅导员年度人物。

面向未来,学校将根据党中央、国务院《深化新时代教育评价改革总体方案》有关要求,深入推进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以“三全育人”评价体系改革为牵引,促进职能部门、学院、后勤等单位进一步落实“三全育人”工作,促进教师、管理人员、教辅人员等教职员工进一步落实“三全育人”工作,从学生入学到终身发展的全过程进一步落实“三全育人”工作,为党和国家培养更多引领未来的社会栋梁与专业精英。


我要评论 (网友评论仅供其表达个人看法,并不表明本站同意其观点或证实其描述)

全部评论 ( 条)

    全面推进“三全育人”改革试点工作,三层推进,构建体系,建设示范区,取得了改革的重要成效。
    说明:热度榜主要以育人号最近72小时的活跃度(包括发文量、浏览量、评论数、点赞数)和近24小时的更新数为主要指标进行计算。其中前者占60%,后者占4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