扎根祖国大地 助力乡村振兴
同济大学建筑与城市规划学院研究生景观党支部
一、立意
在乡村振兴国家战略提出和大力践行的背景下,景观支部围绕“扎根祖国大地,助力乡村振兴”主题,开展了以“党建+乡建”为活动形式的组织生活。景观研究生党支部延续了一贯的“学习+服务”的组织生活模式,引导学生党员走进乡村、了解乡村,深入思考乡村建设问题,并服务乡村。活动中党员们梳理历年来有关乡村发展的国家政策,并结合景观专业特点,汇总乡村建设技术,整理成“政策+建设技术”宣传资料,通过宣讲的形式推广到基层乡村。同时录制微视频,以便日后推广。活动为学生党员投身乡村建设打下理论基础,为乡村科学振兴贡献技术支持。
二、做法
本次组织生活是“扎根祖国大地,助力乡村振兴”系列活动之一,活动包括两部分:
1.学习+服务:乡村振兴战略政策、乡村建设技术理论学习、整理、宣讲
党员以党小组为单位,对下列子主题进行内容梳理、学习和解读:(1)改革开放四十年以来的“三农”问题及政策,尤其是新世纪以来十五个“中央一号文件”,以及“三农”各分离要素和其主要问题,(2)近年“乡村振兴”国家战略政策内容,包括十九大中对应的“三农”问题政策和全国两会报告中关于“三农”的九项工作,(3)通过文献研究、案例研究,针对乡村可持续发展路径开展专题研究,本次专题主题是乡村环境保护技术,发掘乡村面临的人居环境问题,从垃圾回收与处理、清洁生产技术、科学使用农用化学物、有机种植、发展生态农业等方面提出建设方法。用图文并茂的形式将以上内容整理成PPT,作为党员间学习交流的资料,以及前往乡村进行宣讲的宣讲材料。
在乡村宣讲活动中,支部联系了上海市金山区漕泾镇水库村。2018年12月5日,建筑与城市规划学院研究生第十一、第十二党支部(景观支部)前往水库村开展组织生活。首先,村领导对水库村的基本情况和近期开展的乡村建设进行了介绍。其次,支部党员以PPT作为宣讲材料,向招募而来的志愿村民进行宣讲。接着,党员与村民针对水库村的产业调整、乡建情况、文化建设等问题展开交流。
2.学习:乡建调研
2018年12月5日活动当天,景观支部结合此机会进行乡村调研,通过实地调研了解正在进行的乡建项目情况。首先,党员们参观了由同济大学主导的乡村改造项目公示的展览,对水库村的乡村改造项目有了基本了解。其次,通过村领导的介绍和与村民的交流了解乡村建设的运行机制、设计方案、施工运维等。接着,邀请了项目方案设计师带领党员们对建设节点进行现场踏勘。通过一系列的座谈和调研,景观支部的党员对乡村建设的实际情况有了直观认识,对乡村建设的痛点难点有了深入思考。
三、成效
1.对国家重大政策的学习探讨。
本次活动紧扣时代主题,紧密结合党的十九大提出的乡村振兴战略开展活动。另外,改革开放40周年给予了党员从时间维度探究乡村建设历程的视角。景观党支部近50名党员以党小组的形式,就40年以来的中央关于“三农”问题的政策文件、乡村发展历程、近期提出的乡村振兴战略政策等话题,在时间轴上用发展的眼光理解乡村建设,让党员们的理解更立体、更透彻。
2.对乡村建设的深入认识。
本次活动为党员提供了一次走进乡村、了解乡村的机会。景观支部党员平时的科研对象多是集中在城市范围内,对乡村的了解有限;而随着乡村振兴战略的提出,越来越多的乡村研究课题、乡村建设项目出现,要求党员通过各种方式加强对基层乡村的认知。本次活动不仅创造了乡村调研的机会,还与当地村政府合作,搭建了“党建+乡建”的活动平台,让党员直接与在乡建一线的人员对谈,与村民交流,与方案设计师共同探讨,从而以多种角度、站在各个群体的立场来学习乡村建设的内容。
3.发挥专长志愿服务。
乡村建设中,不仅需要乡村中从上而下的领导和规划,还需要村名的思想上和行动上的配合。景观支部的党员结合自身学习成果和专业特长,将政策学习的资料和技术专题学习成果用图文并茂的方式集合成册,与形成宣讲材料,前往乡村进行对村民开展志愿宣讲服务。党员作为政策的“传声筒”,让更多村民了解政策,支持乡村建设与发展;同时,党员们提供技术支持,将乡村建设的技术传达给村民,从而让村民能通过更科学的方式积极投身于乡村发展。
四、展望
“扎根祖国大地,助力乡村振兴”的活动主题与景观支部党员的专业学习内容有强关联性,带动党员积极参与。以此为主题开展的系列组织生活,可以结合不同时期和不同乡村的背景,结合景观专业学习内容,对乡村问题进行持续学习。
同时,乡村志愿宣讲的内容将以专题研究的形式持续展开,如环境保护专题、公共空间营造专题、乡村文化保护专题等。将党员专题学习内容整理成系列的宣讲资料,录制微视频,前往乡村进行宣讲和播放。借由多媒体的帮助,宣讲内容有更大的推广性,可以在不同乡村进行播放,从而加大受众面。
我要评论 (网友评论仅供其表达个人看法,并不表明本站同意其观点或证实其描述)
全部评论 ( 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