思政论文2020 |《当代大学生家国情怀的现状分析及对策》

2020-09-10 21:21:06 许志超 田永伟等

指导教师:天津大学仁爱学院党委副书记田永伟

【摘要】《当代大学生家国情怀的现状分析及对策》课题组由许志超、蒲俊丽、张昕阳、王俊豪和杨生伟五位毕业生组成,本人作为指导老师与同学们齐心协力,共同研究制定调研方案,并进行了详细分工:蒲俊丽同学主要负责此次思政论文的理论材料搜集,撰写工作。具体内容包括:检索相关内容的文件,根据相关文件,明确家国情怀定义,写明论文背景、大学生现状,调查目的,最终达到的目的等。许志超同学主要负责此次工作的人员安排,编写调查问卷,进行问卷调查、统计数据。具体内容包括参考有关调查问卷制定符合此次调查目的的问卷。王俊豪同学主要负责此次思政论文的总结归纳调查问卷中的信息,统计数据,分析调查问卷工作。张昕阳同学主要负责此次思政论文研究问卷分析,找出原因,并为下一步对策做好铺垫。统计数据意味着什么?说明什么问题等。杨生伟同学主要负责此次思政论文问卷结合分析提出可行对策。

疫情防控期间,学生“知行合一”。学生不仅完成“双论文”,而且参与志愿服务活动,不仅学习理论知识,而且践行家国情怀有行动。在此次疫情防控工作中,仁爱学子团结在一起展现出强大的精神力量,听从党的统一指挥,配合做好疫情防控工作,仁爱学子的家国情怀在共同抗击疫情中得到了充分展现和诠释。培养大学生家国情怀并非是一个简单的过程,它需要国家、社会、学校、家庭各方面形成教育合力,共同营造良好教育环境。就学院而言,要充分发挥理论课程的教育功能,利用好校园文化、学校教师、实践活动等的育人因素作用。

【导师点评】青年人是祖国的未来、民族的希望。扎根中国大地办教育,就是要培育时代新人。本人参加了化工系2020届毕业生“思政论文”的指导工作。按照《化工系2020届“思政论文”实施办法》要求,指导了五位毕业生,经过引导和充分讨论确定了集体共同完成一篇题为《当代大学生家国情怀的现状分析及对策》的调研报告,过程中,及时汇报文献的检索情况、制作调查问卷、组织问卷调查、汇总数据,分析数据,提出对策。2020年3月在疫情防控期间,经过同学们的共同努力,按时完成了较高水平的调研报告。该调研报告对有效开展爱国主义教育、培养家国情怀、增强爱国主义信念具有较高参考价值。通过指导毕业生调研,有了切身的感受:

(一)毕业生提交双论文可行、可借鉴推广。学生需要教师耐心细致的指导,教师先学一步,起到“教学相长”的作用,与学生共同成长。

(二)完成高校“立德树人”的根本任务,关键在人。教师为主导、学生为主体。全员、全过程、全方位激发学生自觉成才,将“小我融入大我”,学生有在岗位建功立业贡献国家的愿望。教师的思想引领、价值引领非常重要。

(三)有成效的探索。在天津大学仁爱学院党委领导下,化工系党组织作了实践。回答“为谁培养人,怎样培养人,培养什么人”的重大问题上,基层的实践更鲜活。每个教师明确“立德”放在首位,在课程讲授上就会不断挖掘“课程思政”的元素,在指导论文时,也会有意识的做到“思想引领、价值引领”,达到“为党育人、为国育才”的目的。

(四)思政与专业双成长。思政教育把方向,专业本领贡献大。培养“有理想、有本领、有担当”的时代新人,高校肩负使命,大有作为。

化工系党总支作为教育部“党建标杆院系建设单位”,在践行立德树人过程中做了大胆尝试,全体毕设指导老师,在指导专业论文的同时,也指导毕业生撰写学习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心得体会或用马克思主义的思想、立场和方法开展调研、提出解决问题、改进工作的举措等,实现在修完思政课后的后面学年,也能受到“思想引领、价值引领”,真正做到“停课不停学、停课不停教、思政教育不停歇”。化工系“双论文”制是课程思政的一种有效举措,值得借鉴与推广。


责任编辑:吕桂才

我要评论 (网友评论仅供其表达个人看法,并不表明本站同意其观点或证实其描述)

全部评论 ( 条)

    思政论文2020 |《当代大学生家国情怀的现状分析及对策》。分析调查问卷工作。张昕阳同学主要负责此次思政论文研究问卷分析。
    说明:热度榜主要以育人号最近72小时的活跃度(包括发文量、浏览量、评论数、点赞数)和近24小时的更新数为主要指标进行计算。其中前者占60%,后者占4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