党建引领聚合力 实干担当促发展
一、支部概况:强基固本筑堡垒
天津理工大学材料科学与工程学院党委新能源研究院党支部成立于2016年6月,现有党员30名,其中副高以上职称22人,党员队伍年龄、职称结构合理,梯队建设完善。支部始终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紧紧围绕新时代党的建设总要求,以“七个有力”为抓手,以“政治功能强化年”为主线,推动党建与业务深度融合,实现同频共振。支部获评第三批“全国党建工作样板支部”并于2024年入选天津市高校“双带头人”教师党支部书记“强国行”专项行动团队。
党支部聚焦国家使命和目标,围绕新能源催化、新能源电池、新型储能材料等领域开展科研攻关,多次举办承办学术会议,积极服务社会,协助国防军工和企业解决需求。近年来承担多项科研任务,总资助金额超亿元,涵盖了从基础研究到应用开发的全链条,在新材料设计、电化学转化、能源器件开发等方面的突破为解决能源和环境问题提供了新的科技支撑,为推动我国能源技术创新和产业升级贡献力量。

举办中国化学会第十届全国配位化学会议
二、党建创新:特色活动增活力
(1)创新学习机制,提升组织凝聚力
支部在坚持“三会一课”制度基础上,积极探索“科研团队+党课”新模式,由党员骨干结合科研实践讲党课,推动党的创新理论入脑入心。与校内外支部互联互促互学,通过红色展馆参观、观影、走访等形式,开展 “建设大都市 聚力向未来”等主题党日活动,提升支部活动吸引力,引导师生树立家国情怀,坚定使命担当。支部党日活动多次荣获天津市教育系统“创最佳党日”优秀活动及校级奖项。

支部开展“建设大都市 聚力向未来”系列党日活动
(2)强化联学共建,拓展党建辐射力
支部积极与校内外兄弟单位开展联学共建,先后与陕西科技大学材料科学与工程学院、西北工业大学材料学院等多个高校党支部,以及利安隆新材料、国家超级计算天津中心、华融科创等多个企事业单位党组织开展交流合作,实现党建经验互鉴、科研资源互通、合作项目落地,不断提升支部的示范效应和影响力。

赴陕西科技大学、西北工业大学、北京理工大学唐山研究院、国家超级计算天津中心调研交流
(3)打造品牌项目,增强育人实效
依托“材聚讲堂”“材子有约·谈心工坊”“劳模创新工作室”等品牌平台,支部持续开展“青椒沙龙”、基金申报辅导、研究生创新论坛等活动,加强对青年教师和学生的思想引领、科研指导与心理关怀,营造良好的育人生态。

开展“材聚讲堂”系列讲座
(4)创新主题实践活动,激发党员建设热情
打造“理论+实践”“线上+线下”党建活动模式。带领支部党员走进展览馆、企业、乡村社区、爱国主义教育基地,开展形式多样的参观、宣讲、学习交流活动。积极开展“三全育人”教师联系学生工作,开展学术前沿讲座、师生谈心谈话,与硕士生、博士生党支部联合开展师生党日活动,开展理想信念、科研指导、心理疏导等工作,与学生交朋友,解难题。

参观河北工业大学校史馆、平津战役纪念馆
三、育人实效:立德树人显担当
(1)凝练工作经验,发挥引领示范作用
支部坚持把思想政治工作贯穿教育教学全过程,推动“三全育人”综合改革。通过举办师生座谈、文体活动、志愿服务等,密切师生联系,助力学生成长成才。支部党员教师积极参与“我为群众办实事”实践活动,主动对接学生需求,解决实际困难,营造温暖和谐的育人氛围。结合新能源研究院党支部实际,逐步形成了有自身特色的党建工作模式,积极探索“五个标准化”体系建设。形成了有效成熟的高校教师党支部工作体系、机制办法,以高质量党建引领研究院事业发展,用事业发展成效检验支部党建“双创”实效。
(2)加强网络平台建设,彰显强大影响力
学院党委“材聚天理”公众号开设了支部特色板块,板块下的工作动态栏目,主要发布支部日常工作等动态新闻;创新探索栏目,主要展示支部的一些特色活动和创新举措;建设成果栏目,主要发布支部及成员取得的一些成绩与成果。支部特色板块作为育人载体,积极报道支部开展的党日活动,宣传推广党员教师先进事迹,持续报道支部教师党员涌现新成果、展现新业绩。
四、科研攻坚:服务国家战略见成效
(1)聚焦“双碳”目标,开展科研攻关
新能源材料与低碳技术研究院是瞄准科技前沿和国家重大需求,结合天津市优势支柱产业和战略性新兴产业,围绕产能、储能和节能等关键材料与技术,开展新能源材料与器件的研发而设立的。支部将党员在重大科研项目攻关、重大事件中的表现作为重要内容进行考察,引导党员注重将理论学习和科研创新相结合,与科研产出和学科发展相联系,推进重大项目建设。强化与研究院各学术带头人间的协同联动,促进党支部工作与科研工作全面嵌入,相互促进。做到国家需求在哪里,党旗插在哪里,以党建成果推动项目落地,成果转化。
能源危机与环境污染是人类可持续发展面临的重要挑战,“双碳”目标也已上升为我国的国家发展战略。其中,高效廉价光电催化分解水与二氧化碳还原催化剂的开发是实现上述目标的关键。党支部教师团队提出双金属协同催化的学术理念,在国际上率先构筑了具有明确结构和协同催化作用的同核/异核双金属分子基均相催化体系,并将其从均相拓展到非均相催化体系,有力推动了双金属协同催化体系的发展,相关成果发表于高水平期刊并出版专著《人工光合作用催化剂》。党支部团队已实现百公斤级复合催化剂的制备,为实现碳中和与环境治理提供了重要的技术支撑。
(2)积极推动科研成果转化
支部还积极推动科研成果转化,与多家企业合作开展技术研发与中试推广,助力新能源产业发展和绿色低碳转型。围绕“双碳”时代对能源高效利用和转化的重大需求,党支部团队基于纳米多孔金属的原始创新,在氢能关键电极材料与器件、宽温域长续航储能电池、绿色化工与绿电化工催化剂、柔性触控显示等领域取得了一系列突破性成果,主持承担了国家973计划课题、国家863计划课题等共计50余项,该研究方向被列入《中国材料科学2035发展战略》,为实现“双碳”目标做出了努力。
五、总结展望:砥砺前行续新篇
下一步,新能源研究院党支部将继续深化“强国行”专项行动,以政治建设为统领,以“双带头人”培育为抓手,进一步推动党建与科研、育人、服务深度融合,为实现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强、建设教育强国做出新的更大贡献。

我要评论 (网友评论仅供其表达个人看法,并不表明本站同意其观点或证实其描述)
全部评论 ( 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