深化实践育人--“博物研学”北疆博物院参观学习

发布时间:2024-12-02 16:41:03

11月29日下午,天津商业大学“国家级人才团队(能源环境交叉创新)”功能型党支部举行“博物研学”活动,意在通过实践学习更好推动育人效果、带动业务团队师生参与党建学习中来,同时促进支部和团队的凝聚力,加强师生之间的纽带关系。北疆博物院是中国近代博物馆发展史上的一座“活化石”,它不仅保存了大量的珍贵藏品,也见证了许多科学家的科研历程和贡献。正直中法建交60年之际,组织到北疆博物院参观学习,希望通过对桑志华和德日进等科学家工作的参观学习,能为我们学习科研工作提供更好的启示

北疆博物院创建于1914年,是中国最早的自然历史博物馆之一,其成立之初,以科研为主业,取得了许多重要的科研成果,专家桑志华在中国北方进行了长达25年、行程近5万公里的科学考察,取得了一系列震惊中外学术界的重大发现。北疆博物院不仅是一个博物馆,更是科研、教育和文化交流的重要平台,其丰富的历史背景、科研成就和国际合作经验,为我们提供了宝贵的学习和研究资源。

一到达北疆博物院,我们就被深深牵引进浓厚的历史氛围里。“北疆”布局,大有玄机,其“小而精”的管理模式,非常值得我们学习思考。巨大的剑齿象头骨及下颌化石、百分之百完整的披毛犀骨架化石、目不暇接的各类动植物标本...无不体现出这项工程的艰巨与伟大。在北疆博物院陈列室有限的空间里,丰富的藏品陈列极为科学有序,这也很值得我们正在做实验的同学们学习,做好实验样品储存及记录。在院区南楼,展陈设计守正创新,通过场景复原、文物展出、图文介绍等精心“讲故事”,让观众静下心来“读懂北疆”。继续参观了专家桑志华故居,主要了解了桑志华及其主要合作伙伴德日进的生平,更读懂这一路的艰辛,作为科研工作者都要坚守与传承的科学家精神。

习近平总书记强调:“博物馆是保护和传承人类文明的重要殿堂,是连接过去、现在、未来的桥梁,在促进世界文明交流互鉴方面具有特殊作用。” 此次活动意在学习专家桑志华不畏艰难的探索精神,以及持之以恒的科研精神,通过参观博物院,学习其中的宝贵经验,更好地提升我们的支部工作和科研生活。

1

1733128635747

6

责任编辑:孙昱楠
天津商业大学“国家级人才团队(能源环境交叉创新)”功能型党支部举行“博物研学”活动,到北疆博物院参观学习。
充分发挥“师生共建人才团队党支部”和“党建业务融合促科研育人”两大突出创新特色,党建赋能科技攻关,聚焦能源环境科技发展。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