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工大动车组检修技术专业开展“AI+专业(课程)内涵升级大研讨”教研活动
为全面贯彻落实全国高校“双带头人”教师党支部书记“强国行”专项行动部署要求,进一步提升专业教师对人工智能AI等前沿技术的认知与应用能力,促进专业(课程)内涵升级,推动高等职业教育教学创新发展,3月27日,唐工大动车组检修技术专业开展“AI+专业(课程)内涵升级大研讨”教研活动。
图1 教研活动现场
本次教研活动由教研室主任任百峰主持,教研室全体教师参加。教研活动聚焦动车组检修技术专业(课程)内涵建设,旨在将AI技术深度融入专业教学与课程体系,探索AI技术在教育教学中的创新应用,以适应行业智能化发展趋势,持续提升专业人才培养质量。
活动中,专业带头人张川宝首先强调了AI技术在轨道交通装备制造领域的广泛应用,以及对动车组检修技术专业发展的重要推动作用。他指出,开展此次教研活动,是顺应时代潮流、深化教育教学改革的重要举措,期望通过交流研讨,凝聚各方智慧,为专业(课程)内涵升级开辟新路径。
在交流研讨环节,每位教师结合自身组织教育教学、开展科学研究、参与专业建设等工作实际,围绕“AI+专业(课程)内涵升级”“将AI技术有机融入专业课程体系”“建设适应AI时代需求的师资队伍”“利用AI技术创新实践教学模式”等议题展开深入研讨。教师马子奕提出,在《动车组智能制造技术》课程中引入AI虚拟仿真软件,让学生在虚拟环境中进行复杂故障诊断与排除训练,增强实践操作能力;教师池尚才建议,通过组织教师参加AI技术培训、邀请企业专家进校讲学等方式,提升教师AI素养与教学能力。教师们积极发表见解、分享心得,并表示在今后的工作中要更好应对AI技术对职业、产业、教育产生的巨大变革,更好运用AI技术开展教育教学活动,实现AI与专业(课程)深度融合。
活动最后,朱翔副院长对本次教研活动进行总结。他表示,通过大家的积极研讨与交流,明确了AI技术在动车组检修技术专业内涵升级中的关键作用,梳理出了一系列可落地实施的举措,同时将以此为契机,积极推进AI与专业教学深度融合,不断提升专业建设水平与人才培养质量。
此次“AI+专业(课程)内涵升级大研讨”教研活动的成功开展,为动车组检修技术专业发展注入了新的活力,开启了专业智能化转型新篇章,专业必将在AI技术赋能下实现更高质量发展,为我国轨道交通装备制造产业培养出更多适应智能化发展需求的高素质技术技能人才。
我要评论 (网友评论仅供其表达个人看法,并不表明本站同意其观点或证实其描述)
全部评论 ( 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