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年7月到9月,支部博士研究生杨波搭乘“雪龙2”号船,前往北极执行科学考察任务。经过79天战冰斗雪,14000海里劈波斩浪,杨波圆满完成科考任务,顺利返回祖国,在极地科考道路上留下了自己最炽热的青春足迹!
我的北极科考故事
(杨波)
我是太原理工大学新能源发电与极地海洋智能装备控制导学团队的一员。作为研究生,努力奋斗、积极科研是我们必备的品质,作为一名博士生预备党员,投身极地事业,参加北极科考更是难得的机遇,在重大科学考察行动中不断历练,在极地科考的道路上留下最炽热的足迹,正是实现自我价值的捷径。
今年第三季度,作为团队第8位、也是第11次参加极地科考的研究生,我将我们学校参与研发的海冰声学浮标和海冰融池浮标在北极现场第一次成功应用,共同组成北冰洋欧亚海盆冰基浮标观测矩阵,实现北极现场环境的无人自动监测。
2021年9月27日11时,上海,国产“雪龙2”号科考破冰船圆满完成中国第12次北极科学考察任务顺利返航,靠泊在上海外高桥的中国极地科考国内基地码头。这是“十四五”期间中国组织开展的首次北极科学考察活动。考察期间,围绕应对气候变化、保护北极生态环境,在北极公海区域采取走航观测、断面调查等方式,顺利完成楚科奇海大气、海洋、生态等综合观测,取得多项科研成果。作为科考队中年龄最小的成员,回顾近三个月的科考之旅,心潮澎湃……
为提高设备现场布放可靠性和便捷性,我在航渡期间完成声学浮标、海-冰-气无人冰站、海冰多参数浮标、冰海两用浮标等布放前准备工作,完成硬件单元组装、控制系统甲板测试、远程传输测试、传感器测试等工作。进入冰区之后,作为海冰组成员,我主要担负海冰厚度与密集度走航观测任务、EM31走航海冰厚度观测以及短期冰站作业任务。记录海冰密集度、积雪深度、海冰厚度、海冰范围、冰脊比例、融池比例等参数,同时负责海冰影像走航观测任务。
冰站作业期间,共布放我校自主研制海冰观测浮标12枚,用以长期观测海冰的物质平衡过程、海冰气相互作用,揭示生态系统对海冰变化的响应机制。其中海-冰-气无人冰站1套、海冰多参浮标3套、温度链浮标4套。在楚克奇海碎冰区中,布放冰海两用浮标1套。首次在加克洋中脊区域布设短期冰站,布放声学观测浮标与海冰融池浮标,能够实现连续性监测海-冰-气三界面主要环境参数以及冰下浅表层声学特性参数数据,并能够稳定的传输监测数据,填补了我国北极高纬区气-冰-海相互作用与气候变化观测空白。
冰站工作结束之后,基于中国第12次北极考察浮标布放的经验,提出了海冰浮标的工艺及参数的优化方案。返航途中主要进行海冰厚度与密集度的走航观测、基于EM31的走航海冰厚度观测数据的处理。
在北极科考期间,难免会遇到晕船、食欲不振、感冒等身体问题,病痛和环境低温会使身体机能下降,但即便如此,所有人都克服了高纬密集冰区和极寒气温的困难,以“追求卓越、献礼祖国”的昂扬斗志,坚持在北纬80度以上高纬密集冰区连续作业数十天。在日常白天完成自己所承担任务的同时,凌晨继续协助其他科考队友完成任务,每日工作20小时,保障北极科考任务的顺利完成。短期冰站期间,船时严格要求,为在短时间内高效完成作业任务,在两冰站作业休憩间隙整理、准备物资,提前调试设备、随时待命进行冰站作业。
除了队员会有所不适之外,科考设备也会“生病”,由于长途长时间的船舶运输以及海域冰区湿度大的特点,个别设备在长时间工作后出现宕机,出现此类问题后,第一时间进行设备维修,极大限度地减小因设备自身问题造成的影响,即便环境再恶劣、无论极昼与黑夜,科考队员们毫无怨言,一心“抢救”设备。
在北极考察期间,并不单单只有作业任务,考察队开展“北极大学”讲座12次,涉及地球物理、水文环境、大气环境和海冰调查等各个方面,在聆听专家们介绍和讲述专业知识时,不断扩宽自己的学识,思考与其他科研工作的交叉应用。冰区作业结束后,我并没有放松懈怠,仍与平时在实验室一样要求自己,坚持学习与科研,学习专业相关的软硬件知识和课题文献。
北极之美,在于茫茫无边的冰雪世界,这里有着可爱而又凶悍的北极熊、自由飞翔于极地的燕鸥、划过极夜的极光。当科学考察遇到“北极”,“雪龙2号”亦如极光般划过北极冰区,留下浓墨重彩的一笔!海冰观测浮标,亦如茫茫黑夜中北斗星,是我们的雄心壮志,是探索认知北极的星光,指向科研前进的方向。
我要评论 (网友评论仅供其表达个人看法,并不表明本站同意其观点或证实其描述)
全部评论 ( 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