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锚定科技创新,以“胡兰精神”赋能煤机行业新发展

发布时间:2025-08-24 18:41:14

太原理工大学机械工程学院机设系党支部成立于1997年,拥有“匠星号”党建品牌,是校“五星级党组织”、“先进基层党组织”、省高校系统“先进基层党组织”、省标杆党支部、省“双带头人”教师党支部书记工作室、全国党建工作样板支部等。支部秉持“吃苦耐劳,无私奉献”的优良传统,弘扬“坚定信念、不屈不挠、敢于担当、勇于奉献”的“胡兰精神”,积极探索“党建引领、融合共建、协同育人”的创新工作路径,始终把加强党建工作与服务立德树人、推动学科发展、深化产教融合紧密结合起来,构建校企联动党建新机制,服务地方经济。支部立足自身特色,扎实推进一融双高,积极探索“党建+”创新模式,在“党建引领、教育服务、科技赋能、实践育人”方面均取得了显著成效。

图片1

完善党建联建机制,筑牢校企合作平台

党支部围绕“组织联建、党员联创、资源联享”的核心目标,积极与企业党组织构建长效稳定的战略合作关系,构建党建合作平台,制定常态化联建工作机制。党支部注重将党建举措精准落地于实践之中,切实以务实之举筑牢校企合作的坚实纽带与桥梁。党支部先后与太重煤机有限公司、晋能控股凤凰山矿、西安煤矿机械有限公司等单位开展多层次联建合作,涵盖签署党建共建协议、联合主题党日、专项学习教育、科研项目共研等,实现资源共享、优势互补。2025年,支部牵头与太重煤机有限公司、智能采矿装备技术全国重点实验室、冶金设备分公司开展“党建引领聚合力、校企合作促发展”大型主题党日活动,包含座谈交流、项目调研、签约共建等环节,推动校企深化合作、拓展广度与深度,促进产学研用融合,以高质量党建引领高质量发展。

图片2

党支部与企业和国家重点实验室开展主题党日活动

图片3

党支部与企业进行党建联建及签约

赓续榜样精神血脉,厚植教育服务根基

党支部注重以企业先进典型为引领,将工匠精神、岗位奉献精神、团队协作精神纳入支部思想政治建设全过程。支部党员从太重煤机有限公司润液车间“刘胡兰小组”姐妹身上学习到了顽强、坚忍的意志品格,深刻领悟到“平凡岗位亦能书写非凡”的真谛,最终凝练为“坚定信念、不屈不挠、敢于担当、勇于奉献”的“胡兰精神”。支部将这种精神融入长期的党员教育,持续开展“一个党员一面旗帜”主题实践活动,在思想教育方面寻找党建共同点,相互学习,增强党员荣誉感和使命感。

党支部将榜样精神延伸至专业教育,在课程思政、学科建设、专业指导、实习就业等方面注重发挥党员先锋模范作用。党员教师将党建元素与课程内容有机融合,通过案例讲授和任务驱动等方式,引导学生感悟科学精神、强化工程伦理、树立社会责任,切实将“红色引擎”嵌入工程教育全过程。机设系党支部与太重煤机有限公司等企业建立的党建合作平台是卓越工程师思想和实践能力培养的主要基地。支部教师与企业工程师联合指导学生认识实习、生产实习、毕业实习以及毕业设计的实践任务,组成联合答辩小组,确保人才培养全过程与产业需求高度契合,实现了校企育人资源的深度整合。

图片4

党支部与“刘胡兰小组”、学生党支部开展刘胡兰烈士纪念活动

党建业务深度融合,科技赋能做强做实

支部将服务企业技术创新作为党建工作的重要任务,近年来与12家国内知名煤矿装备制造研发单位合作,联合成立“卓越工程师实习基地”、“煤矿综采装备山西省重点实验室”、“博士后工作站”、“山西省煤机行业技术中心”等平台,构建起产学研融合的新格局。依托这些平台,先后联合承担国家级、省部级重大项目50余项,完成合作课题80余项,获省部级科技奖20余项,累计发表论文400余篇,申请/授权专利100余项。科研攻关中,研制出高压大流量高水基数字式电液控制系统及测试平台,实现元件机--液全性能测试,已在多家煤矿应用,显著提升综采装备控制水平。同时,首创综采装备数字化集成设计与虚拟监测系统,融合数字孪生与VR/AR,构建3D虚拟镜像实现实时监测,相关成果入选2022年“科创中国”先导技术榜,在十余家企业推广。

在科研平台基础上,支部还依托依托科研团队和实验室等单位成立的临时党支部,与机设系党支部形成叠加效应,使得战斗堡垒作用加倍。2025年,支部结合全国“双带头人”党支部书记“强国行”专项行动,赴西安煤矿机械有限公司、太重煤机有限公司开展党建联建活动。针对智能制造、技术攻关等领域提出技术建议,并推动“强国行科技赋能站”设立,成为科技与党建融合的新支点。合作内容拓展至科研攻关、高端人才培养、校友联谊、毕业生招聘等,同时加强科研成果孵化与转化服务,协助企业申请专利、申报科技项目等,实现党建引领下的共建共赢良性循环。

图片5

党支部在西安煤矿机械有限公司开展科技赋能

图片6

党支部在太重煤机有限公司开展科技赋能

党建引领破浪前行,产教协同实践育人

党支部坚持把校企合作平台作为教师能力提升的重要抓手,积极引导青年教师深入企业一线锤炼本领、提升素养。通过党建合作机制,支部积极为青年教师搭建企业实践和科研交流平台,推动师资队伍建设与产业发展深度融合。在服务企业的过程中,教师拓宽了研究视野,提升了科研选题的工程化水平和课程体系的行业适应性。同时,党建平台也成为企业技术人员持续学习深造的重要渠道。支部党员教师深入企业开展技术培训与课程讲授,提升整体技术水平。企业技术人员也参与机械专业本科生认识实习等重要教学任务,增强学生对行业实际的感性认识。在研究生培养方面,大部分研究生须在企业完成科技训练任务,一部分课题也直接围绕企业技术难题展开研究。部分毕业生直接进入企业技术研发部门,实现了高质量就业。通过构建“双向赋能”的机制,党支部进一步夯实了教师队伍建设基础,为学院高质量发展提供坚强支撑。

图片7

党建共建煤机装备校企合作平台加强了教师和学生的科研实践

今后,支部将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和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精神为指导,按照新时代党的建设总体要求,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结合山西产业特色,提升学科发展,进一步加强校企合作,促进党建联建,落实科技赋能。努力建设一支煤机领域中的高校党支部先锋队,服务地方经济高质量发展,为强国建设和民族复兴贡献力量。


责任编辑:任嘉怡

我要评论 (网友评论仅供其表达个人看法,并不表明本站同意其观点或证实其描述)

全部评论 ( 条)

    太原理工大学机械工程学院机设系党支部在“党建引领、教育服务、科技赋能、实践育人”方面均取得了显著成效
    热度
    more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