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注实验动物福利 培养医学生人文素养

2021-08-31 12:53:55 李鑫

机能学动物实验是医学教育基本技能培训的重要内容,是医学教育不可或缺的主要手段。机能学实验室在通过动物实验培训医学生的基本操作技能的同时,加强了医学生的爱伤观念、协作精神和职业道德修养的培养,在保证实验教学质量的同时使动物福利与伦理学思想贯穿于整个实验过程。培养医学生敬畏生命、热爱生命、尊重生命人文素养和治病救人”“医者仁心”“大医精诚的人文精神。

1.实验动物使用充分尊重动物和遵循 “3R”原则

严格把替代(Replacement)、减少(Reduction)、优化(Refinement)3R原则作为进行动物实验的基本职业道德标准。

2.科学设计动物实验教学程序和实验分组

实验教学过程中,采用的动物实验教学方案是否符合动物福利要求是至关重要的。科学设计先做什么后做什么,使实验方案达到最优化,既可以达到实验的目的,又能节约动物资源。这也是动物福利3R原则中减少(Reduction)、优化 (Refinement) 原则的具体体现。因此,动物实验教学程序的设计及实验分组是实现动物实验伦理的基础。

机能学实验室自1998年成立以来,以实验整合为契机,不断改进、优化实验项目与步骤,在动物实验开设过程中充分遵循3R原则,使实验设计更规范、更科学,力争达到实验质量不断提高,实验水平不断提升,实验动物福利和动物实验伦理逐步实现的目的。

自1998年以来,我们使用的实验动物数量在逐年减少,特别是家兔的使用数量明显减少,其原因主要是:

(1)优化实验内容和实验项目。例如,我们将实验 影响血液凝固的因素心血管活动的神经体液调节及其影响因素”、 拟抗肾上腺素药对家兔血压的影响三个实验项目进行科学设计,融合为一个实验完成。通过优化实验设计,减少非人道实验程序的影响程度和范围,不但使学生理论知识得到了融会贯通,提高了实验教学水平,更使实验动物利用率大幅度提高,实验动物使用数量明显减少,充分体现了“减少”和优化的原则。

(2)建设虚拟实验室。2008年我们建立了4个虚拟实验室并于2011年进行了软件升级,以更好的服务实验教学。虚拟实验模块的建立,让我们利用现代虚拟操作技术替代利用活体动物实际操作,在保证实验效果的前提下,用非生命材料代替有生命材料,节省了大量的实验动物。例如我们将减压神经放电和膈神经放电”、“家兔胆汁分泌与排出的调节”、“消化道平滑肌的生理特性”、“胃肠运动的观察等观察内容相对单一的动物实验由虚拟操作代替,节省了大量实验动物,很好的实现了动物福利。

3.引导学生熟悉动物实验流程和规范操作

在动物实验之前,要求学生预习实验基本内容以及动物福利知识,熟悉操作内容、实验步骤,避免因实验时间延长而增加动物痛苦的时间,甚至导致动物死亡和实验的失败。实验课上带教老师首先进行示范,学生配合,使学生体会到团队协作精神的重要性。带教老师边操作边讲解,使学生学会规范操作,了解实验中需要注意的事项,学会应急情况的处理等,然后学生自己动手进行分组操作,提高了实验成功率,也达到了维护实验动物福利的目的。

4.药品器械设备准备到位提供基本保证

动物实验的第一步就是动物麻醉。麻醉的成功与否,直接关系到手术能否顺利进行,成功的麻醉可使动物平稳地度过整个手术期;麻醉过浅会导致动物在术中遭受剧烈的疼痛,既不符合动物福利的要求,也无法获取理想的实验结果。麻醉过深会影响部分实验指标的准确性,也会加大实验动物死亡的几率。这就要求我们麻醉药品的配制要精准,精准的用量可减少实验动物的痛苦、保障手术的顺利进行。麻醉过程中应密切观察动物呼吸、心率、角膜反射、痛觉反射等指标,并详细记录,出现麻醉过量积极进行抢救。仔细检查实验设备的安全性,特别是用到电刺激的实验,要对输出数值进行必要的校对,术中用到的器械进行术前试用,看是否锋利,以减少对动物不必要的损伤。

5.实验过程中培养学生爱护尊重动物、树立爱伤观念

这如同在临床医疗工作中,患者需要的不仅是医师的准确判断和治疗,同样需要医护工作者以人为本的服务态度。以人为本是伦理学的基本原则,运用到医学实践中就是要“以患者为中心”,体现在动物实验过程中,就是通过实验让医学生在实验中做到换位思考,用心体会动物的内心感受,体验到动物的伤痛。在动物实验中要将动物视为我们服务的对象,当作我们的患者,敬畏它们的生命,而不是将其视为我们实验的一种材料,服务我们的对象,只有这样才能在具体行动中最大限度地避免给动物造成不必要的伤害和痛苦。实验过程中,动作要精细,操作不可过猛、避免不必要的脏器血管损伤。

当前,我们的身边医疗纠纷事件时有发生,惨痛的教训在时刻警示我们,要指导学生掌握良好的临床实践能力,教会学生如何积极健康地处理压力和人际关系,这也是构建和谐医患关系的基础。

6.注重学生人文关怀教育,开展“敬畏生命 尊重实验动物”系列主题活动

每年的“世界实验动物日”,党支部都会组织师生开展“敬畏生命 尊重实验动物”纪念活动,培养医学生敬畏生命、尊重生命的医学人文情怀。实验动物是生命科学研究和发展的重要基础和支撑条件,为人类健康和医学进步做出了重要贡献。在学习和研究中,我们也应善待实验动物,熟练掌握操作技术,减少非人道行为对动物的伤害,人类的健康事业离不开实验动物做出的巨大牺牲。通过参加活动,同学们纷纷表示,要心怀感恩和敬畏,尊重和善待实验动物,维护实验动物福利,强化医学人文修养,尊重生命、关爱患者,真正做到医者仁心!

7.将实验动物伦理纳为考核内容,成为教学效果评价的主要指标之一

传统实验考试中只有对于基本知识与技术的考核,没有关于动物福利伦理知识的考核点。我们将爱护尊重动物及爱伤观念、职业道德素养等均纳入实验教学考核内容,包含学生整体实验态度、爱伤观念体现、麻醉操作及效果、操作技能、团结协作能力、术后动物状态和实验后动物处理等内容,其中与动物伦理直接相关的分值达到了2/5, 动物伦理体现成为教学效果评价的主要指标之一。

8.哺乳类动物实验后处置措施

机能学动物实验多为急性动物实验,实验结束后,动物存活的可能性较小,为减轻动物的痛苦和恐惧,实验结束后我们对不能存活的动物施行安乐死,把动物的痛苦降到最低。对于家兔等哺乳类实验动物,我们多采用静脉注射过量麻醉法,让动物在保持原有姿势的情况下安静地死去。对于大鼠安乐死我们选择肌注或腹腔注射过量麻醉剂法,对于小鼠我们使用安乐死箱的方法。对于能够存活的动物,实验结束后采取相应的治疗措施,送动物中心后随访,发现问题及时采取措施,提高实验后动物存活率。动物伦理贯穿于整个动物实验结束,让动物福利得到最终落实。

总之,在机能学实验教学过程中,以动物福利动物伦理为理念,在实验过程各阶段,遵循实验动物使用原则,采取对应措施可实现动物福利,既体现了对生命的尊重,又有助于医学生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世界观和道德观,是培养医学生高尚医德的重要途径之一。


责任编辑:形态机能实验室党支部

我要评论 (网友评论仅供其表达个人看法,并不表明本站同意其观点或证实其描述)

全部评论 ( 条)

    实验室在动物实验中加强了医学生的爱伤观念、协作精神和职业道德修养的培养,注重医学生敬畏生命、尊重生命的人文素养教育。
    说明:热度榜主要以育人号最近72小时的活跃度(包括发文量、浏览量、评论数、点赞数)和近24小时的更新数为主要指标进行计算。其中前者占60%,后者占4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