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顾】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100周年活动之“四史”研究著作跨区域研读系列活动第三期成功举办!(特邀嘉宾:萧冬连)

2021-01-18 18:15:39

2020年9月16日,由武汉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发起的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100周年活动之“四史”研究著作跨区域研读系列活动第三期于线上如期举行。为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100周年,武汉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隆重举办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100周年活动之“四史”研究著作跨区域研读系列活动,定期阅读党史、新中国史、改革开放史和社会主义发展史研究著作,特邀“四史”专著的作者莅临研读会场作专题辅导,并与广大学子进行思想交流,有效促进全国各高校马克思主义理论学习者深度阅读,形成良好的学术交流氛围。

“四史”研究著作跨区域研读系列活动第三期在腾讯会议圆满举办,此次研读活动特邀嘉宾为中国当代史研究著名学者萧冬连老师。

萧老师曾长期任教于解放军政治学院和国防大学,现为华东师范大学中国当代史研究中心兼职研究员,中国经济体制改革研究会特约研究员。本期阅读书目为《探路之役——1978-1992年的中国经济改革》。本次活动主要议程分为特约嘉宾简要主题发言、硕博士生分享读书心得、相关专业问题互动交流三个环节。第一环节由丁俊萍教授主持,后面环节由博士刘拥锋主持。

丁俊萍教授在致辞中对各位参与研读活动第三期的老师、同学们表示了热烈的欢迎,她引用习近平总书记的话强调“四史”学习的重要性。习近平总书记在“不忘初心,牢记使命”总结会议上指出:“要把学习贯彻党的创新理论作为思想武装的重中之重,广大党员干部要把学习贯彻党的创新理论同学习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贯通起来,同学习党史、新中国史、改革开放史、社会主义发展史结合起来。”丁俊萍教授表示,在即将迎来中国共产党成立100周年之际,武汉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发起的“四史”读书活动可谓正当其时,读书活动邀请相关领域的学者和大家聚在一起,以线上线下的方式,进行思想面对面的交流,希望大家能在深度阅读“四史”专著的同时,开拓学术视野,增长研究水平,进一步提升思想境界。丁俊萍教授特别提到,书法功底深湛的萧老师受邀参加本次活动和大家见面,特意为武大马院书写了“博闻约取 读史求真”的条幅,体现了他对我们读好“四史”、追求真理最殷切的期待

在特邀嘉宾简要主题发言环节,萧冬连教授主要作了三个方面的报告。

一是介绍《探路之役——1978-1992年的中国经济改革》的写作缘起和过程。由于在之前写作并出版《筚路维艰:中国社会主义路径的五次选择》时,萧老师与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开展过合作。因此在改革开放四十周年之际,萧老师又应邀写作了这本《探路之役》。萧老师指出,他在撰写此书时,有意识地把思考的立足点放在多学科的对话上。他认为历史学的长处在于叙事,但叙事不等于不需要解释,真正好的研究应该是探求事件背后的逻辑,寻找历史的因果链,不能够满足于表面的大事记事的一种记录;要深度地理解改革开放,就有必要进行跨学科的阅读和对话,特别是要关注政治学、经济学、社会学等领域的相关讨论。因此《探路之役——1978-1992年的中国经济改革》一书不是单纯的时间叙事,还包括对具体制度结构和机制的变化分析。

二是关于八十年代改革开放的特点分析。他认为,在四十多年改革开放史中,1978年到1992年是一个特殊的重要的阶段。他把这一阶段的改革定义为“探路”。所谓探路有两重含义,即对改革目标和改革路径的探索,这两个方面都经过了艰难的探索过程。市场化改革之所以很难突破,首先面临的是意识形态障碍,即传统社会主义的一些基本观念根深蒂固,而改革的推进必然触碰和冲击这些基本观念。市场化改革的另一挑战,是如何找到过渡的途径。从现有史料看,八十年代中期以后,大体的改革目标是明确的,但是如何从旧体制向新体制过渡仍不确定。他认为,中国改革起步的基本方式就是放权、让利、松绑。对象是四个方面:一是对农民的松绑和让利,二是放还城镇个体户的限制,三是扩大企业自主权,四是与地方政府在财政上“分灶吃饭”。萧老师认为,八十年代改革的基本精神就是稳一块、放一块,既推进改革又考虑社会的承受力,在改革发展稳定之间寻求一个动态的平衡。这种改革方式其实并不完美的,因为新旧体制的碰撞过程中必然会带来政策的漏洞,特别是价格双轨制,它带来大量寻租空间,所以对于这种过多局部试验、缺乏整体配套的改革,存在很多批评。但萧老师同时还指出,现在来看,这种改革方式其实是唯一可行的方式,至少可以分散风险,保留调节的能力;而当年放权让利的改革确实是为经济发展创造了机会,具有激励的作用。

三是关于这本书的核心问题意识。萧老师认为他写作的核心问题意识,就是要解释中国改革何以能够突破各种的约束,包括超越市场化转轨的临界点,并保持一个经济超预期的增长。因为从国际经验来看,从计划经济向市场经济成功、稳定的转轨是一个小概率事件,而社会主义国家的改革也非只有中国在进行。在20世纪八十年代末九十年代初,苏东所有国家改革先是无法突破旧体制的硬壳,而后改革失去控制,导致最终政权崩溃,甚至国家解体。只有中国的改革在取得经济增长的同时维持了政权和制度的稳定,这是很难得的。由于中国改革开放确实对中国乃至世界产生了重大的影响。海内外大量学者都试图对此作出解释并提出了不同的理解范式,但是所有这些解释,都只具有局部的、部分的解释力。而萧老师也正是从一个历史学者的视角出发,试图对这个问题做出自己的分析。萧冬连老师最后还提及今年《中共党史研究》第2期刊发了他的一篇专访文章《关于改革开放史研究的若干问题——答<中共党史研究>编辑部问》,他希望这篇文章能为大家思考改革开放史研究的相关问题提供参考。

在活动的第二环节,武汉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博士研究生赵虎表示在阅读这本书后对中国改革开放的过程有了进一步的深刻认识,并以所有制改革为切入点谈了自己的认识;北京师范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博士研究生王露指出《探路之役》这本书不仅涉及到经济改革,还涉及政治、民生、社会等各个方面,并提出“如何在写文章时打破固化思维”、“改革中‘人’是不是最关键的因素”两个问题;华南师范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硕士研究生姜丹溪认为《探路之役》从经济的维度深层次地解析了中国的改革开放何以可能的问题,总结得出读完此书的三点体会,即史料详实、观点鲜明、角度多样;哈尔滨师范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硕士研究生田亚娟以“我国农村土地、劳动力要素改革历程”为论题进行讨论与交流,她梳理总结得出农村土地与劳动力资源改革经历了盘活、流动、赋权三个阶段;武汉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硕士研究生郑天骄做了一个思维导图并从党史角度阐述了自己的读书体会,提出了80年代改革开放之初关于毛泽东新民主主义论的争论问题。萧冬连老师对各位学生代表的问题一一作了回应和解答,并对大家的主题发言内容给予充分的肯定。

在最后的互动交流环节,问题探讨和思想碰撞气氛热烈。第二期的特邀嘉宾林蕴晖教授也发表了自己的观点。他简单回顾了由计划向市场转变的过程中发生的系列事件,并重点强调了邓小平在改革开放过程中的重大作用。此外,还有南开大学韩淑雅等三位同学进行了交流发言。

据了解,本次“四史”研究著作跨区域研读系列活动第三期吸引了来自全国各高校近300名师生在线参与,活动效果良好,反响热烈,得到了全国各高校参与师生的广泛认可。活动最后推出了第四期的预告:第四期阅读书目为张力与限界——中央苏区的革命(1933-1934)》(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11年版),特邀嘉宾为中国社会科学院近代史研究所研究员黄道炫老师。敬请大家积极参与并认真准备读书。

此外,武汉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林蕴晖党史国史藏书室正在紧张整理布置中,预计国庆后正式对外开放(仅限室内阅读,不予外借),藏书室馆藏的文献资料和研究著作丰富且极具学术价值,能为校内外相关专业研究者提供便利。具体开放时间和管理安排还请持续关注武汉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官网动态!

我要评论 (网友评论仅供其表达个人看法,并不表明本站同意其观点或证实其描述)

全部评论 ( 条)

    定期阅读党史、新中国史、改革开放史和社会主义发展史研究著作。此次研读活动特邀嘉宾为中国当代史研究著名学者萧冬连老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