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的主角来自环境生态与生物工程学院2016级生物技术专业——刘金玲。思想进步、紧跟党走的她经过一系列考核现如今已经是一名中共党员;努力学习、力争上游的她在校期间曾获得国家励志奖学金、校级综合奖学金、社会奖学金、校级三好学生、优秀共青团员等荣誉;认真负责的她在大一时期作为班级团支书带领团支部获校级“优秀团支部”荣誉称号;以兴趣为导向,立足专业的她曾获第九届全国大学生数学竞赛国家一等奖、第六届湖北省大学生数学竞赛省级一等奖、第二届全国大学生生命科学竞赛国家三等奖、第五届湖北省大学生生物实验技能竞赛(综合类)省级一等奖等奖项,同时作为主要负责人的她带领团队以第一名的成绩成功申报由学校资助的十三期“校长基金”项目,最后顺利结项。在大四这一最后阶段,她仍然奋发向上,积极备战考研,希望继续深造,勇攀科学高峰。如今的她一志愿上岸,收到心仪院校的拟录取通知,今年9月即将于上海交通大学生命科学技术学院继续攻读硕士学位。
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
数学一直是万千学子学习路上的拦路虎,有一句调侃说“把人逼急了什么都能做出来,除了数学题”。刘金玲也曾碰到这样的问题,但是非常幸运遇到了好老师和优秀的同学,在他们的帮助和个人的努力下,刘金玲在数学这一学科取得了满意的成绩,漂亮的成绩给她带来的是满满的成就感,因此她对数学愈发感兴趣,由开始的“不知”到“知”,进而变得“好之”和“乐之”。
上大学之后,刘金玲也是凭借着一腔热情,想把兴趣更进一步发展,于是拉上几个志同道合的朋友一起参加竞赛。最终在第九届全国大学生数学竞赛和第六届湖北省大学生数学竞赛中,荣获国家一等奖和省级一等奖。
立足专业,初探科研
在兴趣爱好之外,刘金玲更希望能够在本专业有一番成绩。生命科学是一门以实验为基础的学科,在大二下学期的时候,她就进入肖春桥教授课题组实验室。进实验室之初,肖教授就反反复复地强调“细节决定成败”,刘金玲深以为然,并努力用实际行动来践行。起初她是帮助课题组的学长学姐进行一些简单的实验操作,如刷试管、配培养基、养菌等。这些工作虽然看起来微小不起眼,但是每一步操作只有达到实验标准才能在整个大实验结束的时候有好的实验结果,这些前期的工作也为后来的科研打下基础。大三上学期,刘金玲作为队长与班上的两名同学组成团队参加竞赛,与此同时,她作为主要负责人申报了由学校资助的十三期“校长基金”项目。作为队长,她不仅需要负责开题报告、实验流程设计、结题论文等工作,也要及时与队友们沟通实验问题、与老师讨论解决方案。每一次问题的出现,对她和她的队友来说既是挫败也是考验更是进步的机会,“I failed, I reflected, and I try again”就是对刘金玲和她的团队整个科研进展的最好的概括。最后,在指导老师和课题组学长学姐的帮助以及团队的通力协作之下,她和她的团队最终在竞赛中获得佳绩,也顺利完成“校长基金”项目的结项工作。
志存高远,选择深造
在大三下学期的时候,如同大多数同学一样,刘金玲也在思考未来该何去何从,根据专业特点和个人兴趣,刘金玲最终选择了考研深造这条道路。刘金玲在听了一个讲座和评估自身实力之后就确定了目标学校,目标确定后就是日复一日的低头伏案学习。一路上她看过没到暑假、一轮复习还没过完就放弃考研的同学,她知道因为受不了酷暑就选择放弃的同学,她听说过在考场上因为感觉不妙,就直接夺过考官的权杖决定了自己一年来的“成绩”和结果的临阵脱逃的考生。她忐忑不安,害怕自己就成为了以上几种情况的其中一种。幸运的是,一路上总能找到一起前行的伙伴和鼓励她的老师:她有如同家人的室友们,早早就与室友们约好,不到最后一门科目考试结束决不放弃;她有一起讨论问题的研友们,虽然peer pressure很大,但是讨论使她进步更快;她有之前通过竞赛建立起友谊的队友们,相互鼓励,加油打气;院里书记和辅导员在最后冲刺阶段也帮她疏导心结,让她保持心态平和,不要临阵脱逃。
年年岁岁景相似,岁岁年年人不同。前仆后继的考研大军数量年年攀升,考研难度同样加大,但是又有多少人能够用心地走完这一程,走过人生的一次蜕变。考研,令人害怕的并不是考场上那长达12个小时的四份试题,也不是后期冲刺阶段如履薄冰的煎熬,而是经过一年呕心沥血的煎熬和一年的辛酸苦辣最终换来的不是自己想要的结果。“目标确定了就不会害怕,努力过才能不后悔”,如今的刘金玲已经顺利拿到自己心仪院校的拟录取通知,即将开启人生的新征途。因为疫情而居家隔离的她及时收看新闻,了解中美关系的频频摩擦,她为中国外交官们一语中的的发言而自豪,但是她也清楚地知道科技是第一生产力,“我希望自己以后能成为祖国的科技事业的一颗‘螺丝钉’,为祖国建设添砖加瓦,奉献出自己的一份力量”。
我要评论 (网友评论仅供其表达个人看法,并不表明本站同意其观点或证实其描述)
全部评论 ( 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