郑雯,武汉轻工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基础与纲要党支部纪检委员,副教授,2013年进入武汉轻工大学以来,工作认真负责,努力提升自己政治理论水平和专业素质,善于把政治性、学术性与亲和性融为一体,教学成绩斐然,曾获武汉轻工大学第十三届青年教师讲课比赛一等奖,入校工作以来年年获得课堂教学质量奖,且近4年连续获得课堂教学质量一等奖,是马克思主义学院第一位获此殊荣的教师。作为一名思政课教师,她在课上、课下时刻以“学高为师,身正为范”来要求自己,时刻为学生树立榜样,以高尚的师德感召学生,以诚挚的爱心浇筑灵魂。
一、向课堂45分钟要质量,让思政课贴近每一位90后学生
郑雯老师是《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中国近现代史纲要》两门课程的骨干教师,并长期承担全校《形势与政策》课的教学工作,每年都超额50%以上完成额定教学工作。
一般人眼中,思政课学习内容较为枯燥,大量的专有名词和庞大繁杂的思想体系,使得不少学生缺乏学习的兴趣。然而在郑雯老师的课堂上,堂堂课讲台下保持极高的抬头率,学生自觉把手机收入抽屉,不少学生感叹下课太快,听的不尽兴。为了取得良好的思政课课堂教学效果,改变以往学生心目中枯燥乏味的思政课印象,郑雯老师针对不同专业学生知识背景,各学期其余学科学习内容,潜心设计研究教学内容,使每一个课堂教学都贴近学生学习、生活,积极调动学生学习积极性。为了给艺传专业学生上好思政课程,郑老师主动阅读《中国美术史》,并将美术史中涉及画作与《中国近现代史纲要》教学内容有机结合,激发艺术类专业学生融汇贯通日常学习知识,打通“文史哲艺社”等学科壁垒,丰富课堂教学内容,扩大学生知识视野。
作为青年教师,郑老师课堂引入流行文化与学生探讨最新互联网视频,并成功将其融入课堂教学。在对流行文化视频选择时,以切合课堂教学内容为准则,辅以扩宽学生知识面。如在《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课上,请学生评价视频中的弹幕言论,结合教学展开理论思考,使学生在弹幕文化的欢笑声后,能迅速进入思考,根据学习内容给出自己的理论观点。90后学生大多成长于互联网时代,弹幕文化是生活中重要讯息来源之一,将思政课与弹幕文化有机融合,使思政课课堂获得极高抬头率,成为深受学生喜爱的课堂之一。
为了让学生放下手机重回课堂,郑老师一直努力向45分钟要质量,每学期重写教案,重做视频、PPT,随时根据学生知识背景、学习内容更改教学内容,并超额完成教学工作量,郑老师常笑言自己每天过得和高三一样紧张充实。在工作5年里,郑老师收获了宝贵的教学经验,也获得了同行、专家和学生的高度好评。她的教学成果有目共睹:年年获得课堂教学质量奖,2017年荣获校第十三届青年教师讲课比赛一等奖,2016-2017年获青年教师教学质量一等奖。
郑老师的教学既生动又有深度,紧跟学科发展前沿。她在教学任务非常繁重的情况下,依然潜心进行科学研究,坚信教学相长,不断提升科研水平。一分耕耘一分收获,郑老师近年来先后主持完成湖北省社科基金1项,湖北省教育厅人文社科项目2项,出版专著2部,在《社会科学论坛》、《贵州大学学报》、《中国宗教》、《儒家文化与研究》等刊物上公开发表论文10余篇。
在学生眼中,郑雯老师是能贴近他们生活的青年老师,有时像姐姐样亲切,有时像同龄人样能分享、畅谈、交心,能深入他们的生活、贴近他们、感受他们。每年郑雯老师课堂都会出现世界著名大学的校门、图书馆等地标性建筑图片,郑老师在课堂一次次以自己亲身考学经历,鼓励学生勇于攀登求学高峰,并与学生许下承诺,日后相约在知识最高殿堂相会。新生入学做的第一份思政课作业,是写一份“人生规划”,每一份人生规划郑老师都认真批改,作业上那些充满智慧、饱含情感的批语往往令学生们非常感动。郑老师不仅负责大一学生课堂教学,在他们结束课程学习后,还时时关心他们的学习生活,与学生探讨如何备战考研、考证等问题。今年即将毕业的14级学生,有不少考取名校研究生,他们第一时间与郑老师分享了考学成功的喜悦。
郑老师用自己的爱心、耐心和责任心赢得了大量的铁杆粉丝。这些学生毕业多年后,一直与郑老师保持着密切的联系,郑老师成为了同学们的知心朋友和最喜欢的老师之一。
雅斯贝尔斯说“教育是一个灵魂唤醒另一个灵魂”,郑雯老师一直将这句话作为奋斗于三尺讲台的源动力。她说人的一生非常短暂,生命无法永恒,但在三尺讲台上,教师传递知识,理性充盈于每个角落、每一分钟,思想通过语言文字被“分有”,人生价值也获得了实现。
我要评论 (网友评论仅供其表达个人看法,并不表明本站同意其观点或证实其描述)
全部评论 ( 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