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项规定指航向,党建引领促成长——教师一支部持续深化学习八项规定精神
八项规定为引领 党建引领强根基
自3月以来,教师一支部以中央八项规定精神为引领,多措并举,以“学、研、行”结合为抓手,实现了“理论学习有深度、安全管理有力度、师德建设有温度”的阶段性目标,切实将党建优势转化为推动学院高质量发展的强大动力。
学深悟透强思想 凝聚共识明方向
3月24日学院党委理论学习中心组(扩大)学习会暨安全工作专题会后,教师一支部第一时间召开支委会,研究制定《教师第一党支部学习贯彻中央八项规定精神暨安全工作专题会精神实施方案》,明确“理论学习+实践转化”双轨推进路径。支部委员曹鹏同志牵头领学,通过“第一议题”制度系统回顾学院会议核心内容,从“深化理论学习、聚焦安全底线、规范日常操作”三大维度展开详细解读,重点剖析中央八项规定精神与校园安全、师德师风的内在关联,推动党员教师从“知其然”向“知其所以然”深化。

为确保学习实效,支部构建“集中学+自主学+研讨学”立体学习网络:每月固定集中学习,围绕《中国共产党纪律处分条例》《中央八项规定实施细则》等文件开展专题党课;依托“学习强国”“高校思政网”等载体,督促党员完成每日个人自学;每季度组织“案例警示+心得交流”专题研讨,结合高校教师违规收受礼品、教学安全事故等典型案例,以案为鉴、以案明纪。截至目前,支部已开展集中学习5次、专题研讨4场,党员教师交流学习心得10余次。“通过系统学习,我们更加深刻认识到,严守纪律规矩是教师的‘生命线’,更是育人环境的‘护身符’。”党员教师郭赢芳在学习会上分享道。
多维发力筑防线 织密安全防护网
安全是校园发展的底线,更是教育教学的生命线。针对学院提出的“四维防控机制”“三责闭环机制”及“三色区域管理”要求,教师一支部坚持“问题导向、精准施策”,将安全责任细化到教学、训练、管理的每一个环节。

在重点区域管控上,支部建立“党员责任区”制度,由支委带头包联攀岩馆、游泳馆、马术馆等高风险场所,联合场馆部每月开展安全巡查,重点检查设施维护、消防器材、应急通道等关键环节;针对田径场、球类场地等“黄色区域”,协助场馆部巡查频次与记录要求,确保规范管理无死角。
严抓师德正师风 守牢育人生命线
“学高为师,身正为范。”教师一支部将中央八项规定精神与师德师风建设深度融合,以“严”的基调强化纪律约束,以“暖”的温度厚植育人情怀。支部组织党员教师对照《新时代高校教师职业行为十项准则》《教师职业规范》,开展“师德师风自查自纠”专项行动,重点查摆是否存在发表不当言论、违规收受礼品等问题,目前没有发现此类问题。
在日常教学中,支部倡导“以生为本”的教育理念,倡导党员教师协助班主任“谈心谈话”,重点关注学生心理健康与矛盾隐患,特别是对毕业生群体,建立“一人一档”就业跟踪机制,通过职业规划指导、心理疏导等方式,帮助解决求职过程中的实际困难。“最近我带的学生中有几位对就业方向很迷茫,我和他们聊了职业兴趣、行业前景,还联系了校友分享经验,看到他们逐渐找到方向,特别有成就感。”党员教师周东华说道。
总结提升再出发 党建引领践初心
“全体党员要以此次学习为契机,把‘严’的要求贯穿教学、科研、育人全过程,让党旗在安全一线、育人一线高高飘扬。”在7月8日的学习总结会上,支部书记张夏青同志强调。她指出,支部将持续深化“党建+安全”“党建+师德”融合模式,后续将通过设立“党员示范岗”“安全责任岗”,开展“最美教师”“师德标兵”评选等活动,激励党员教师以更高标准、更实作风履职尽责。

下一步,支部将继续发挥战斗堡垒作用,团结带领全体党员教师以教育初心使命为指引,为学院高质量发展和“风清气正”育人环境建设贡献更大力量。

我要评论 (网友评论仅供其表达个人看法,并不表明本站同意其观点或证实其描述)
全部评论 ( 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