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华非遗:打柴舞

2020-11-21 16:58:50 文华非遗

打柴舞

打柴舞黎语叫"转刹",是黎族最古老、最受欢迎的舞种之一,起源于古崖州黎族丧葬活动。随着时代的变迁,打柴舞的习俗在黎家人中逐渐流传演变。如今,它已成为一种带有民族文化色彩的体育健身活动,并迅速传播到了国内外,被国外友人誉为"世界罕见的健美操"。2006年6月2日,国务院批准文化部确定的第一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正式向社会公布,海南省三亚打柴舞被正式列入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

1.jpg

打柴舞有一套完整的舞具和跳法,舞具由两条垫木和数对小木组成。跳舞时将两条垫木相对隔开2米左右平行摆放于地面上,垫木上架数对小木棍。木棍两端分别由数人执握,两两相对,上下、左右、分合、交叉拍击,发出强烈有力的节奏。舞者跳入木棍中,来往跳跃、蹲伏,模仿人类劳动状况和各种动物的动作及声音。打柴舞由平步、磨刀步、槎绳小步、小青蛙步、大青蛙步、狗追鹿步、筛米步、猴子偷谷步、乌鸦步等九个相对独立的舞步组成,舞蹈节奏强烈有力,动作古朴粗犷,生动形象,艺术感染力强。打柴舞有很强的娱乐性,是开展群众文体活动的较好方式。 1957年晋京参加少数民族文艺会演,被誉为"五指山艺术之花";到罗马尼亚、南斯拉夫、巴基斯坦、日本等多个国家演出时,又被誉为"世界罕见的健美操"。

1.jpg

黎族民间传说,建茅屋时,竹竿不断从屋顶滑下,人们为避免打脚碰头打柴舞刺脸,便不断地跳呀跃啊。这情形颇具趣味,就逐渐模仿和改进,便形成了"打柴舞",黎语称"转刹"、"太刹"。

不过,关于"打柴舞"的起源,比较靠谱的说法是它起源于古崖州(今三亚市)黎族丧葬活动,系黎族古代人在死时用于护尸、赶走野兽、压惊及祭祖的一种丧葬舞。当代黎族村寨有一丧法叫"旱赛"。即人死后入殓,停棺12天、24天、一个月不等时间,然后入土。在停棺"旱赛"期间,丧家及周村相关男女老少每天晚上都要到丧家跳打柴舞。

1.jpg

打柴舞不仅仅是海南省黎族民间的一种舞蹈,也有着十分重要的历史价值、艺打柴舞术价值、竞技价值和健身价值。因为打柴舞是黎族古代护尸舞的"活化石"。经考证,它是发现的黎族古老的护尸舞,对研究黎族舞蹈历史源流有着参考价值。而对艺术价值而言,具有成套的固定的跳法和专有名词,黎族各舞蹈中,有成套的舞蹈内容、跳法和专有名词,也仅仅是打柴舞这一种。 古代,当地黎族人利用丧葬活动跳打柴舞的机会,进行竞技性比赛。解放后,打柴舞经过加工、改编,流行于整个海南省,走向全中国。并列入部分高校、中专、中小学校体育教材,受益众多。虽然打柴舞有着众多的历史艺术价值,但由于打柴舞原生态形式依托三亚地区黎族民间丧葬活动而存在,在该地区丧俗的变化,对民间打柴舞生存的延续空间影响很大。

1.jpg

全黎族地区仅三亚市崖城镇郎典村仍保留着这一古俗。因此,抢救和保护黎族民间打柴舞已迫在眉睫。建国以来,经过历次运动整改,该地区丧俗不断简化和汉化,绝大多数村寨已减去了跳打柴舞这一程式。据调查,到目前为止,全黎族地区仅三亚市崖城镇朗典村自古至今一直保留这一古俗,如果这一古俗在朗典村终止,黎族民间打柴舞的原生态形式即宣告消亡。

72岁的三亚市崖城镇郎典村的黄家近身着民族服装,受到了时任国务委员陈至立的亲切接见。老实巴交的老农民黄家近一辈子也想不到自己能受到国家如此大的荣耀--以国家级重点非物质文化遗产黎族打柴舞的唯一代表性传承人的身份受到接见。但是现在黄家近最大的担忧就是,打柴舞只在郎典村有保留,如果再不加以保护,他担心传统艺术就此失传。他迫切希望能及早设立传习所,教授年轻人。打柴舞是黎族民间最具代表性的舞种。

1.jpg

责任编辑:文华非遗

我要评论 (网友评论仅供其表达个人看法,并不表明本站同意其观点或证实其描述)

全部评论 ( 条)

    打柴舞黎语叫"转刹",是黎族最古老、最受欢迎的舞种之一,起源于古崖州黎族丧葬活动。
    说明:热度榜主要以育人号最近72小时的活跃度(包括发文量、浏览量、评论数、点赞数)和近24小时的更新数为主要指标进行计算。其中前者占60%,后者占4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