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党旗领航』行走“思政”课 实践进厦门 | 人文学部闽风客韵非遗实践队探寻惠和石文化园 

2024-07-13 10:21:31 杨小贝 袁媛 李湘 孙乾玉 杨璐瑶

2024年6月30日,在人文学部党总支部组织委员张馨心同志、学生第一党支部书记杨小贝同志及分团委副书记倪子湘同志的带领下,人文学部闽风客韵非遗实践队前往福建省厦门市惠和石文化园实践基地,本次活动旨在拜访惠和非遗影雕技艺传承人李雅华,研究学习闽南石雕非遗技艺,深挖非物质文化遗产的潜在价值。

活动伊始,实践队员在讲解员兰淑婷的带领下,参观学习名人石雕艺术长廊和石雕艺术博物馆。馆内藏品涵盖各个时期的石雕和闽南石雕名人的代表作品,各地历朝经典佛造像、岭南派两性石雕以及当代南派石雕精品等展区石雕历史底蕴深厚。

2.jpg

为使团队成员们更深入地了解福建非遗,实践队前往极具闽南建筑特色的惠和古昕厝,观摩了茶艺、影雕以及木偶戏等非遗技艺。在影雕体验室,实践队成员深入学习了影雕技艺,并在辅导员张晓琳的带领下挑选生肖福字板材,依据惠安女的传统影雕步骤动手实操,完成简易的影雕作品,沉浸式体验了影雕技艺。

在实践队成员动手雕刻过程中,闽南影雕非遗第十六代传承人李雅华到场,亲自为众人细细阐述了闽南影雕传承波折的发展过程,例如年轻一辈在接受非遗技艺传承时感到彷徨与茫然。但李雅华深知“做种子要晒干”,中国优秀传统文化的继承与发展要求匠人专注严谨并持之以恒。与此同时,坚信爱拼才会赢的闽南非遗传承者也在不断学习创新,在推广影雕这门非遗技艺的过程中迎合时代发展,例如启用广大年轻人能喜欢、易接受的一些艺术表现形式。正是因为他们的坚持与创新,才使得影雕技艺走出国门。

1.jpg

   影雕是一门技术,也是一项艺术,更是一种文化。闽风客韵非遗社会实践队以促进非物质文化遗产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为目的,积极推进校企合作,不断探寻传统文化与现代文化的交界点、助力非遗活态化传承。

3.jpg


责任编辑:鲁松亭

我要评论 (网友评论仅供其表达个人看法,并不表明本站同意其观点或证实其描述)

全部评论 ( 条)

    人文学部闽风客韵非遗实践队前往福建省厦门市惠和石文化园实践基地,拜访非遗影雕技艺传承人李雅华,深挖非物质文化遗产价值。
    相关阅读
    说明:热度榜主要以育人号最近72小时的活跃度(包括发文量、浏览量、评论数、点赞数)和近24小时的更新数为主要指标进行计算。其中前者占60%,后者占4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