思政铸魂 服务支点:新时代职业教育青年培养的武职实践探索

2025-10-20 14:09:40 任超

当前,湖北正奋力推进高质量发展,按照习近平总书记考察湖北时赋予的“加快建成中部地区崛起的重要战略支点”新使命抓紧行动,聚力打造以5个万亿级、10个五千亿级、20个千亿级产业为骨干的现代产业集群。以光电子信息(即“光芯屏端网”产业集群)为代表的新一代高新技术产业加速迈向万亿级规模,“51020”产业体系日益壮大,对高素质技术技能人才的需求比以往任何时候都更加迫切。作为一名职业教育工作者,深感职业教育在服务中部地区现代产业集群中责无旁贷,肩负着为支点建设源源不断输送德才兼备青年人才的重任。

“支点建设青年何为?”这既是时代之问,更是育人者必须回答的课题。武汉职业技术大学光电与信息工程学院(以下简称“光电学院”)青年教育工作者深入开展主题调研,从人才供给侧改革、课程思政、素质养成、作风建设、党建引领、产教融合等方面进行了积极探索,努力通过加强思政育人和德技融合,引导青年学生主动服务区域发展战略,提升思想政治素养与实践能力,为湖北打造教育强省和现代产业体系贡献青春力量。

思政铸魂,德技融合育新人

 育人先育魂,思想引领是青年成长的灯塔。光电学院坚持以立德树人为根本任务,用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铸魂育人,将思想政治工作贯穿教育教学全过程,培养青年学生坚定理想信念、听党话、跟党走。

“满足学生成长需求,引导学生主动适应社会发展,培养德技并修的高素质技术技能人才”,正是职业院校课程思政建设的内生动力和目标。为此,光电学院通过理论学习、主题班会、社会实践等多种途径,加强对青年学生的理想信念教育和家国情怀培育。比如,在主题教育中组织学生深入革命纪念馆、企事业单位研学,感受新时代湖北的发展成就和红色精神,引导青年将个人理想融入国家富强、湖北振兴的伟大事业。思政育人和德技融合的不断深化,有效筑牢了青年学生的思想之魂,为他们投身支点建设打下坚实的思想基础。

服务产业,产教融合助力发展

中部崛起战略支点的建设离不开强大的产业支撑,服务产业发展是职业教育的应有之义。光电学院紧跟湖北“51020”现代产业体系布局,围绕区域重点产业动态优化专业设置和人才培养方向。聚焦“光芯屏端网”等高端新兴产业,优化专业布局,把专业办在产业链上,将产业需求有机融入从招生到就业的培养全过程。同时,积极深化产教融合,构建校企协同育人机制。

光电学院吸引华为、长江存储、华星光电等400多家行业领军企业深度参与人才培养方案制定、课程教材开发、师资队伍和实训基地建设,实现教学内容与产业技术更新的协同联动,校企协同共育产业工程师。学院先后联合高校、科研院所和行业组织组建产教融合共同体,探索灵活高效的校企合作育人新模式。例如,开发“课堂即车间”的实训项目,让学生在校内实景环境中完成企业真实课题;建立校外实习实训基地,实施现代学徒制,引入企业工程师担任兼职导师,手把手指导学生实战训练。“上课即上班、作品即产品”的培养模式极大提升了学生的实践能力和岗位胜任力,真正实现了人才供给与产业需求的精准对接,源源不断为湖北光电子信息、智能制造等产业集群输送留得住、用得上的高技能青年人才。

提升素质,培育新时代工匠

在职业教育由“技能导向”迈向“综合素质协同发展”的新阶段,光电学院注重学生综合素质和技能本领的同步提升,着力培育具有新时代工匠精神的技术技能人才。教学中强调实践导向,推行“做中学、学中做”的培养模式,在校内建设先进实训基地,在校外与企事业共建实践基地,让学生在真实场景中锤炼技能、积累经验。

光电学院鼓励青年学生踊跃参加各级各类技能大赛,通过“以赛促学、以赛促练”不断打磨专业技能、激发创新潜能。与此同时,丰富第二课堂活动,开设创新创业、社团实践、志愿服务等平台,全面提升学生的沟通协作能力、创新意识和职业素养。我们大力弘扬劳模精神和工匠精神,开展“工匠进校园”系列活动,邀请“大国工匠”、优秀校友与学生面对面交流,以榜样力量激发青年敬业专注、精益求精的品质。在严格的训练和熏陶下,学生既掌握了过硬本领,又养成了严谨踏实的作风。用人单位对我院毕业生的评价印证了这一点:第三方调查显示,用人单位对毕业生职业道德、政治素养、执行能力、学习能力、沟通表达等“软实力”的满意率达到93%以上。优秀素质与高超技能并举的毕业生,正逐步成长为各产业一线的青年骨干,在服务中部现代产业发展中展现出新时代工匠的风采。

党建引领,凝聚支点建设合力

党的领导是办好职业教育的根本保证。学校党委坚持把方向、管大局、作决策、促改革,以高质量党建引领高质量育人,健全党委领导下的校长负责制,党政齐抓共管,将党建工作与业务工作同谋划、同部署,确保职业教育始终沿着正确的政治方向前进。

光电学院坚持“党建带团建”,指导共青团组织和学生会开展丰富多彩的科技创新、社会实践活动,让青年学生在实践中受教育、长才干、作贡献。特别是学院领导班子坚持问题导向,深入一线开展主题调研,通过座谈走访企业、师生等方式了解掌握产业需求和育人工作的薄弱环节,及时出台改进措施,不断提升工作实效和干部作风。各党支部也定期开展党员教师专题研讨,围绕课程思政、产教融合等中心任务建言献策,形成了上下联动、同心育人的良好局面。

在党建引领下,光电学院有效整合校内外资源,统筹思想政治教育与专业技能培养,全方位凝聚起培养支点建设青年人才的强大合力。党旗引领方向,青年筑梦担当,广大师生形成共识:服务中部崛起战略支点建设就是我们的使命所在、价值所在。

回应时代之问,激扬青年担当

面对新时代的考题“支点建设青年何为”,光电学院的回答是:青年要立大志、明大德、成大才、担大任,在加快支点建设中奋勇争先、贡献力量。

为更好地培养和造就担当支点建设重任的青年人才,光电学院将在以下几方面持续用力:一是持续强化思想引领,深化课程思政改革创新,筑牢青年报国奉献的思想根基;二是精准对接战略性新兴产业需求,优化专业设置和课程内容,提升人才培养供给质量;三是健全校企协同育人长效机制,深化产教融合、协同创新,培养更多高水平技能型人才;四是加强教师队伍和管理队伍建设,弘扬严实作风和工匠精神,营造有利于学生成长成才的良好环境。

青年之责,教育所育;区域所需,职教当担。唯有以奋进之姿,光电学院青年教育工作者方能在支点建设征程中写下浓墨重彩的一笔。新时代的支点建设呼唤有理想、敢担当、能吃苦、肯奋斗的新时代青年,他们将持续以育人为本、以服务发展为责,书写出“追光逐电”的武职答卷!


作者:任超,男,中共党员,教育学博士,武汉职业技术大学光电与信息工程学院党委副书记。该文章被中共湖北省教育厅直属机关委员会评为2025年湖北省教育厅直属系统“支点建设 青年何为”征文活动一等奖。

责任编辑:武浩敏

我要评论 (网友评论仅供其表达个人看法,并不表明本站同意其观点或证实其描述)

全部评论 ( 条)

    湖北推进高质量发展,武汉职大光电学院通过思政育人、产教融合等,为中部支点建设培养德才兼备的高技能人才。
    说明:热度榜主要以育人号最近72小时的活跃度(包括发文量、浏览量、评论数、点赞数)和近24小时的更新数为主要指标进行计算。其中前者占60%,后者占4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