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北师范大学物理学院材料党支部: 党建引领聚力创新,服务国家战略需求
东北师范大学物理学院材料党支部作为全国高校“双带头人”教师党支部书记工作室、高校“双带头人”教师党支部书记“强国行”专项行动团队、吉林省党建工作样板支部,始终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深入学习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和全国教育大会精神。支部现有党员32名,支委会由5人组成,涵盖中国科学院院士、杰青、中组部万人青拔、(海外)优青、青长等高层次人才。支部书记由国家级领军人才汤庆鑫同志担任,自2018年9月起担任支部书记。党支部以“党建引领、创新发展、服务社会、立德树人”为核心理念,团结带领全体党员,在党建、科研、教学和社会服务等方面不断取得新成效,助力学科连续两次入选国家“双一流”建设学科,为学校“双一流”建设和服务国家重大战略需求提供了坚实的人才和组织保障。
一、坚持党建引领,夯实组织基础
东北师范大学党委高度重视“双带头人”教师党支部书记培育,将其纳入学校党建和人才队伍建设的重点内容。学校制定完善的党支部管理和运行制度,健全选拔任用机制,选优配强教师党支部书记,实现100%配备,同时建立后备人才库,为“双带头人”队伍持续发展提供坚强的组织保障。学校通过线上线下相结合的方式,持续开展“双带头人”教师党支部书记专项培训,全面压紧压实党建责任,实现年度述职评议考核全覆盖,有力促进了教师党支部书记履职能力的不断提升。学院党委依托教育部“全国党建工作标杆院系”建设成果,将支部“双带头人”培育工作列入年度重点,强化班子建设,形成了以党支部书记为核心,分工明确、协同有力的支委会。
支部自身建设成效突出。作为全国高校“双带头人”教师党支部书记工作室建设单位和吉林省党建工作样板支部培育创建单位,支部班子结构合理、梯次分明,成员中有中国科学院院士1人、杰青3人、中组部万人青拔1人、(海外)优青4人、青长3人,形成高水平创新团队,为支部和学科持续发展提供强有力的人才支撑。全体党员在支部的引领下,增强了政治意识、大局意识、核心意识和看齐意识,凝聚起干事创业的强大合力。

二、聚焦重大需求,服务地方经济社会发展
材料党支部始终紧紧围绕国家和地方重大战略需求,持续聚焦前沿科技和产业发展难题,将服务经济社会发展作为党支部的重要职责。近年来,支部以“可回收电池循环系统”“低维视觉神经仿生系统”为代表的一系列前沿研究方向,带领有机光电材料团队攻克了多项技术难题,实现关键材料的自主研发与应用转化,在柔弹性、可穿戴光电材料与器件等方面取得了标志性突破。支部所在单位获批国家重大/重点项目8项,承担国家级、省部级科研项目22余项,发表高水平SCI论文145余篇、授权中国发明专利15项,有力推动了学科创新能力提升,支撑材料学科连续两次入选国家“双一流”建设学科行列。
支部成员积极响应国家号召,将科技创新与经济社会发展紧密结合。团队参与“可回收电池循环系统”等一系列项目,成果在吉林省乃至东北区域的新能源、新材料等产业转型中发挥了重要作用,为地方新兴产业发展和传统产业升级提供了强有力的技术支撑。支部成员所在团队获评“全国高校黄大年式教师团队”“吉林省黄大年式科研团队”,多名教师获国家和省部级人才称号,为推动地方创新发展作出突出贡献。支部书记汤庆鑫同志以高度的责任感和使命感,长期服务于地方经济社会发展,主持和参与一系列重大科技项目,带头破解关键技术难题,荣获国家自然科学二等奖等重要奖项,在本领域内具有广泛影响力。

三、立德树人,关爱成长,践行社会责任
党支部始终坚持立德树人根本任务,将“学高为师,身正为范”的师德师风理念贯穿于人才培养全过程。支部充分发挥党员教师的示范引领作用,不断提升教书育人的能力和水平。为关爱学生成长,支部专门设立了“97关爱”基金、“圆梦2000”奖助学基金,累计为家庭突遭变故的学生捐款12万余元,及时帮助和温暖了处于困难中的学生,充分彰显了支部的人文关怀和社会责任担当。支部书记和党员同志积极号召师生参与各类公益助学活动,将关爱和帮助贯穿在日常管理和服务中,着力营造和谐温暖的育人环境。
支部特别注重榜样引领。支部书记汤庆鑫同志长期扎根教学科研第一线,曾荣获“第六届长春市青年五四奖章”、校级“教书育人优秀共产党员”、校级“三育人”先进个人等荣誉称号。支部成员在本科教材建设、科学研究和成果转化等方面不断取得新成绩,主编本科教材1部,发表SCI论文100余篇,授权中国发明专利15项,形成了以高水平科研推动高质量教学的良性循环,切实为青年学生和同行树立了良好典范。通过严谨治学、敬业奉献,支部党员不断引导和激励学生坚定理想信念,提升创新能力和综合素养,助力青年学子成长为有理想、有本领、有担当的时代新人。

四、推动创新协同,深化科教融合
在新时代背景下,材料党支部紧紧围绕“一融双高”战略,积极探索“党建+业务”双融双促新模式,坚持将基层党建、科学研究、人才培养深度融合一体化推进。支部充分调动高层次人才团队的创新积极性,组建“党员攻关先锋队”,激发青年教师和研究生的创新活力。团队在柔性电子材料、可穿戴设备、绿色能源等领域持续开展关键技术攻关,取得了一系列创新性突破,部分科研成果已应用于能源、电子信息、航空航天等领域,为行业发展和国家战略需求提供了有力支撑。
为顺应教育改革和社会发展趋势,支部大力推动“幼小初高大”一体化科普教育服务体系建设,主动对接学校学段教育改革,结合不同学段学生的认知特点,精心设计富有针对性的科普内容,并与长春市及西部偏远地区多所学校建立合作,逐步完善各学段科普教育框架。支部依托雄厚的科研实力和优质的师资队伍,组织开展科普讲座、实验演示等多样化活动,让青少年有机会走进科学、体验科学、热爱科学,在校园内外播撒科学的种子。通过持续的科普教育实践,支部积极助力教育公平、服务教育强国建设,在社会上产生了积极影响。

展望未来,东北师范大学物理学院材料党支部将在学校党委坚强领导下,持续深入推进“强国行”专项行动。支部将以服务国家重大战略需求、地方经济社会发展和学校“双一流”建设为核心目标。不断拓展与重点科研院所和企事业单位的党建联建,深化国内外高水平单位的交流合作,着力打造协同育人和创新党建品牌。持续完善“幼小初高大”一体化科普教育体系,创新活动形式,推动科学普及和教育公平。继续发挥“党员攻关先锋队”作用,强化创新人才培养,提升团队凝聚力和战斗力。同时,以“访企拓岗”为抓手,优化学生实习与就业平台,提升产教融合实效。未来三年,支部将总结经验、凝练创新做法,在党建、教育、科技、服务等方面实现新突破,产出高水平科研成果,服务重点领域和地方经济社会发展。材料党支部将始终秉持“学高为师、身正为范”信念,充分发挥“双带头人”教师党支部书记的示范引领作用,努力将党支部建设成为全国高校标杆,为中国式现代化建设和民族复兴贡献更大力量。

我要评论 (网友评论仅供其表达个人看法,并不表明本站同意其观点或证实其描述)
全部评论 ( 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