武套支部书记张长念赴埃及开展“中国故事”之“同道共鸣——中埃高手太极汇”文化交流活动
2025年4月20日,“中国故事”之“同道共鸣——中埃高手太极汇”活动在开罗中国文化中心举办。中埃两国太极高手通过讲座、表演、互动等形式,共话太极魅力,传递同道共鸣。首都体育学院党委书记杨海滨,教育部第三批“全国党建工作样板支部”、北京高校“双带头人”党支部书记 “强国行” 专项行动团队—首都体育学院武术与表演学院武术套路教研室党支部书记张长念,中国驻埃及使馆参赞、开罗中国文化中心主任张易以及百余名埃及观众到场参与。

张长念教授以《太极拳:中国文化的全息影像》为题,结合其多年研究成果,系统阐述了太极拳所承载的中国文化精神内核。他指出,太极拳虽为技艺之“小术”,却凝练了“天人合一”“仁爱泛众”“自强不息”“阴阳相济”“和谐圆满”等中国文化核心价值,堪称“中国文化的全息影像”。
张长念教授从六个维度展开分析:
“道”之遵循:太极拳以“和谐圆满、内圣外王”为境界,体现中国文化对“道法自然”的追求;
“德”之根本:招式间蕴含“推己及人”的仁爱精神,彰显中华美德;
“志”之凭据:习武者需“文武并重”,契合中国文化自强不息的进取精神;
“智”之运用:“舍己从人”的战术智慧,展现东方辩证思维;
“功”之目标:通过“圆活流动”的技法,达成身心和谐与竞技实效;
“美”之追求:阴阳相济的韵律,传递中国美学意境。
讲座结束后,张长念教授面向埃及初学者现场演示“太极十二功法”,通过坐式拉伸、平行掤捋等精简动作,展示现代学练模式对传统太极拳的革新,帮助观众快速入门,令现场观众一窥太极拳修习路径和中华武术“四两拨千斤”的奥妙。

前埃及国家武术队教练叶海亚·法兹分享了自己从童年时期爱上武术,到青年时代赴华习武,再到返埃后致力于传播武术30余年来与中国武术的难舍情缘和经历感悟。他表示,太极的一招一式皆是中国智慧,一起一落尽显中华美德。

第四届世界太极拳锦标赛太极剑冠军优素福·马哈茂德身着象征同道高手间跨国友谊的中国武术队队服来到现场,表示练习太极让自己通体舒畅、内心平和,并以一套精彩的太极拳表演将现场气氛推向高潮。

在互动环节,埃及观众与现场嘉宾就“武术和空手道的区别”“普通民众如何开启习武之路”等进行问答交流,并希望进一步加强中埃体育院校、太极业界、武术爱好者等多层次的交流合作,更好推动中国武术在埃发展。

武术运动在埃及深受公众喜爱,拥有深厚群众基础,全国共有600多家武术俱乐部,各年龄段专业习武者7万多人。

本次活动以太极拳为纽带,实现了中埃文化的"同道共鸣",既展示了中华武术的当代价值,也为两国人文交流注入了新动能。支部将以此次合作为契机,持续推动武术文化的国际传播,助力体育强国与文化强国建设。

我要评论 (网友评论仅供其表达个人看法,并不表明本站同意其观点或证实其描述)
全部评论 ( 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