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强国行”成果展示|温州大学:让艺术 星辰辉映洞头海岛

发布时间:2025-05-14 09:44:55

一、总体概况

温州大学美术与设计学院教工第二党支部,联建温州市洞头区元觉街道沙角村,入选浙江省高校“百个艺术院系支部联村共建”名单。支部共有党员15名,高级职称及博士占比60%,涵盖视觉传达设计、环境设计专业,近两年服务乡村振兴重点横向项目15项,指导学生获乡村振兴大赛金奖7项,赋能乡村“有优势”。洞头元觉街道沙角村有温州“小洱海”美誉,以旅游、餐饮住宿和渔业为主要支柱产业,但面临文旅产业链不完善、艺术文创类人才缺乏、区域地理位置受限、文化资源存在瓶颈等困境,提质发展“有需求”。双方围绕“唤醒海岛文化资源、赋能海岛产业发展、培育乡村人才队伍”共建目标,于2024年7月签署“共建协议”,携手打造高校艺术院系支部联村共建的“温大样板”。

1

温州大学美术与设计学院教工第二党支部与元觉街道沙角村共建签约仪式

二、主要做法和成效

一是聚力“美丽颜值”,提升文化空间。

搭建“未来乡村规划设计研究中心”“文创文旅规划设计中心”,深化“海上花园”文化空间与人文景观整体规划设计,打造渔村精品工程,已打造沙角村美丽宜居示范村建设方案,落地海岛特色“渔家福宴”村域文旅IP项目,变“美丽风景”为“美学经济”。

2

3

团队设计《沙角村艺术工坊》文化空间作品

4

未命名

团队设计《渔家厨娘》系列服装作品

8

9

团队设计《惠民村环境提升》文化街区作品

二是坚持“文创富民”,赋能产业发展。

共建“洞头文创设计中心”,开展创意营销策划、特色文创开发、品牌IP打造,打通“农创+文创”产业化之路。举办“洞头渔民画文创设计大赛”,征集作品800余件,产生优秀作品80余件并积极投入市场转化,让文创设计成为凝结文化和催发经济的活水,富足“村民口袋”。

10

举办“洞头渔民画文创设计大赛”

三是深挖“文化富矿”,开展美育活动。

学院积极“送教下乡”,组织专任教师、招募优秀志愿者前往沙角村开设“海岛艺课”“民俗大赏”等特色美育课程,推动乡村美育事业的普及和提高。组织“洞头渔民画院校巡展”,走进浙江省之江文化中心公共艺术长廊、温州大学美术馆等,参观人次近万人,为打响“诗画洞头 海上花园”城市文化品牌发挥积极作用。

11

举办洞头渔民画院校巡展

四是强化“人才兴村”,共育艺术人才。

共建“洞头美育实践基地”,组织学生开展“渔家厨娘”服饰设计等研学、培训和实习。实施“灯塔行动”,面向洞头开展毕业设计选题征集,在真做项目、实地真学中提升学生实践能力。实施“艺术村长”制度,支部党员郑敬玉副教授作为首批文化特派员,带领3名博士教师驻村“艺术村长”,并依托支部组建“后援保障团”,加强美育互动、共同参与调研、破解文旅发展难题。成立“乡村振兴志愿服务队”,融合“五微”活动开展海霞红色文化推广,助力红色旅游线路开发设计。

13

支部青年博士在沙角村担任“艺术村长”

联建项目已初步显现成效,通过积极引导和汇聚人才、资金等关键要素资源,带动沙角村进一步扩大规模、丰富业态。截至目前,已帮助12名回乡投资的企业家在此扎根,共同打造海岛文创品牌、星空营地、特色船模工作室、风情咖啡馆及水上项目等新业态,该村获评2024年浙江省第二批艺术乡建示范村。同时,成功招引20名创业青年入驻渔村。

14

2024年12月获评浙江省第二批艺术乡建示范村

三、未来展望

双方将围绕景观文化提升、艺术活动共推、文旅产业赋能三个方面,持续推进融合式共建工作,重点聚焦3个具体任务:

一是完善“文旅动线”,完成整村导视系统开发,落地沙角村老街古巷提升改造工程,打造沙角海岛乡村艺术馆,推动沙角村整体风貌文化提升。

二是深化“灯塔行动”,开展“艺术村长进百家”系列活动,举办4期“海岛艺课”美育课程,开展3期实地艺术写生实践,组织开展“百名青年看洞头”摄影采风等活动,丰富乡村文化。

三是举办“海岛美学市集”“520漫道T台秀”,为海岛引流导量;完成羊栖菜等海产品包装设计委托项目,开发系列海岛文创产品,推动市场转化,赋能文旅产业发展。


责任编辑:陈嘉怡

我要评论 (网友评论仅供其表达个人看法,并不表明本站同意其观点或证实其描述)

全部评论 ( 条)

    温州大学美术与设计学院教工第二党支部,联建温州市洞头区元觉街道沙角村。
    热度
    more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