党建领航 擘画乡村振兴新图景
温州科技职业学院农业与生物技术学院党总支教工第二党支部由设施农业与装备专业教研室、绿色食品生产技术专业教研室、环境工程技术专业教研室组成。支部是全国首批党建工作样板支部,入选全省高校“双带头人”教师党支部书记“强国行”专项行动团队、省深化新时代教育评价改革试点劳动教育单项试点。绿色食品生产技术省“双高”专业群A档绩效考核优秀,曾获国家教学成果二等奖、省教学成果一等奖等荣誉。支部现有正式党员20名,其中高级职称8人,博士学位7人。支部深入学习贯彻党的二十大及二十届三中全会精神和习近平总书记关于“三农”工作的重要论述,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围绕“强国行”专项行动要求,构建“1442”党建创新发展模式,即以高质量党建引领高质量发展为一条主线,聚焦党建联建、教育服务、科技赋能、实践育人四项重点任务,实施领航、铸魂、强院、赋能四大工程,建成党建与业务双强的基层党组织,为擘画浙江乡村振兴新图景作出积极贡献。
一、实施领航工程,党建联建打造理想信念先锋阵地
一是强化支部规范化建设,农生学院党总支理论学习中心组坚持每月学习会制度,充分利用“三会一课”、支部主题党日活动等载体深入贯彻学习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制定第二党支部《“强国行”专项行动支部任务清单》,明确支委、教研室、党员三级责任。二是深化开展联建共建,支部与泰顺县大安乡党委、大安乡柳埠村党支部签订党建联建协议,共同打造校乡、校村联动新机制,助力大安乡瓯秀番茄共富基地建设;与温州市府路小学跨学段联动,探索研学新路径,为小学生的科学启蒙注入新活力。三是推进党建与业务深度融合,每季度组织开展集体“政治生日+学术沙龙”联建活动,通过重温入党誓词、颁发“政治生日纪念卡”、党员分享入党初心故事等形式,强化党员身份意识。同步以教研室为单位,围绕设施农业与装备、绿色食品生产技术学科前沿、科研攻关、教学改革等方向进行专题报告与研讨,促进跨团队交流协作,推动党建与业务同频共振。
支部主题党日活动
二、实施铸魂工程,教育服务培育乡村振兴主力军
一是深入推进“一融双高”,坚持党建引领、思政护航“新双高”建设,强化党建目标与“新双高”建设一盘棋谋划,以绿色食品生产技术专业群建设为契机,聚力“五金”建设改革,践行“校企双元 三阶四融”人才培养模式,培养服务乡村振兴的智慧新农匠,成功入选第二期省“双高”立项建设单位。二是大中小学联动育人,支部有4位博士受聘温州市中小学科学副校长,通过加强中小学校与高校、科研院所等校外资源联动,开拓中小学生的科学视野,畅通服务育人的“生态链”。三是深化“一带一路”农业科技服务,充分发挥党建引领作用与专业优势,开展以为“中文+职业技能”为主题的职教出海行动,面向乌兹别克斯坦、马来西亚等共建国家,创新开设“数字无土栽培技术”“植保无人机智慧应用”等特色培训项目,累计培养留学生200余名;与乌兹别克斯坦等共建国际合作联合实验室,输出国际职业标准3个,出版《蔬菜标准化生产技术》等双语教材3部,推广学校自主选育新品种10个,推动中国现代农业技术“走出去”,为“一带一路”沿线国家农业现代化发展贡献温科方案。
支部书记为乌兹别克斯坦留学生授课
三、实施强院工程,科技赋能助力农业强国建设
聚焦关键技术卡脖子问题和乡村振兴,发挥党支部建在研究所上的优势,强化立地式科研,不断深化产教融合、科教融汇,培育实用管用的科研成果,引导党员教师真正把论文写在农村大地上。一是实施两个“一体化”,支部充分发挥研究所上建专业的优势,紧扣现代种植业产业链,构建“产业-团队-设施”一体、“研究-转化-服务”一体的科创体系,开展“应用研究-技术攻关-成果转化”良性循环有组织科研,获得全国农牧渔业丰收二等奖等教科研成果14项,授权专利17件,发表论文40余篇,其中SCI论文15篇。二是推行服务“一站式”,打造“科技特派员+产业服务团队+博士创新站”三级联动体系,采取“新品种+新技术+新装备+新模式”的一站式服务模式,建成花椰菜、番茄等新品种展示和农业新技术示范基地38个,累计推广新品种、新技术279万亩次,带动农民增收3000余万元。校地共建的文成产业研究院形成的“金丝皇菊产业股份制合作农场”模式获时任省委书记袁家军、时任省委常委陈伟俊赞赏肯定。三是技术攻坚“一等一”,聚焦绿色综合防控、智能农业装备应用、绿色农产品供给体系等,开展农作物遗传转化与基因编辑、无人自动驾驶与导航技术、农产品精深加工技术等攻关难题50项,立项国家自然科学基金等项目3项、省、市级项目30余项,获浙江省等省部级科技进步奖5项。
支部书记带领团队服务番茄基地生产
四、实施赋能工程,实践育人服务社会尽显担当
支部构建系统化“党建+育人”体系,通过“党建+专业育人+课程育人+科普服务育人”,提升“三全育人”实践效果,推动专业人才培养成效。一是学赛融合培育科创人才,以学生技能竞赛为载体,将创新学习融入学生培养全过程,构建“党建引领+学赛并举+科创融合”协同育人机制,坚持以赛促教、以赛促学,实现了学校在世界职业院校技能大赛总决赛高职组生物与化工赛道二“化学实验技术”金奖、一带一路暨金砖国家技能发展与技术创新大赛之首届数智农业种植技术创新赛项全国总决赛二等奖、第四届全国智慧农业种植大赛一等奖等赛事上的新突破。二是以赛促学打造卓越课程,支部书记带头参加教师教学能力比赛,在植保无人机应用技术课程中构建“双师双场”教学模式,实施“三段四炼”教学流程,营造高效学习课堂,带动学生每年参与飞防作业面积 1 万余亩,社会服务成效受到新华网报道,学生“1+X 无人机驾驶职业技能等级证书”通过率100%。获 2023年全国职业院校教学能力比赛一等奖。三是科普行动双向奔赴,支部通过资源共享平台建设、师资队伍联动互访等方式深化教育资源共享共赢,持续拓展研学领域边界,在加强与中小学合作过程中,既推动科学知识的普及传播,又为青少年科技创新能力培养注入新动能,赴温州市府路小学、蒲鞋市小学、双屿中学开展科普活动20余次,2000余人次参与其中。
支部科普团走进市府路小学
坚守为农使命,建设农业强国,下一步,党支部将持续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和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精神,充分发挥全省高校“双带头人”教师党支部书记“强国行”专项行动团队的示范效应,为培育更多服务乡村振兴的智慧新农匠提供温科样板。
我要评论 (网友评论仅供其表达个人看法,并不表明本站同意其观点或证实其描述)
全部评论 ( 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