党建红赋能耕读课——支部走进龙湾区沙城三小共绘研学蓝图
10月22日,温州科技职业学院农业与生物技术学院党总支教工第二党支部携手龙湾区打造的“和合新语、耕读课堂”暨“小孔子庄园种植课程”研学项目正式启航,首站便走进沙城三小,为孩子们带来一场依托实验室研发成果、充满趣味的农耕启蒙盛宴。

课堂搬进“实验室”,五谷标本“活”起来
“这就是水稻的穗子呀,摸起来毛毛的!” 五年级学生捧着老师带来的五谷标本,眼神里满是好奇。农生学院设施农业与装备专业教师王海粟提前筹备,将实验室培育的当季五谷标本、研发相关的作物资料带到课堂,以“五谷寻源・巧绘农趣”为主题,让孩子们近距离感受农耕文化。课堂上,教师团队先逐一展示水稻、小麦、小米、大豆、黄米的实物标本,指导学生触摸感知不同谷物的形态与纹理,再结合图文讲解粮食驯化史与生长特性,轻松破解孩子们“五谷不分”的认知盲区;随后,又引导学生发挥创意,在老师的示范下用胶水将各色谷物粘贴在画纸上制作“五谷画”,有的孩子勾勒出稻草人形象,有的拼出农田图案,在动手过程中进一步加深了对五谷的认知。“我要把这幅五谷画带回家,告诉爸爸妈妈每种谷物的样子!”拿着自己的作品,学生们成就感满满。

党建红引领研学路,支部共建强根基
此次活动由农生学院教工第二党支部全程策划推动,延续了支部“党建联建+科普育人”的成熟模式。支部书记王克磊带领团队定制专属课程,将专业优势切实转化为育人实效,他表示:“我们把党支部的‘科技支农’经验融入研学,让孩子们看到农业里的科学密码。” 后续还将开放实验室资源,进一步打造“高校+中小学”党建育人共同体,这种“红色引擎+绿色研学”的模式,正是学院“党建红引领科技绿”特色品牌的生动实践。

服务大中小学生,全域研学绘蓝图
本次研学是温科院推进大中小学跨学段联动的生动体现,同时也拉开了分层服务的序幕。针对不同学段,项目制定了精准的服务方案:面向小学段,聚焦劳动启蒙,依托实物标本与手工创作开展农耕文化普及;面向中学段,联动温州第三十中学,开发“设施农业探秘”进阶课程;面向大学段,则组织涉农专业学子担任“研学助教”,实现教学相长。农生学院党总支书记陈耀勇表示:“我们要让耕读文化贯穿教育全链条,用农业科技滋养成长沃土。”
从实验室培育的五谷标本到创意满满的五谷画,从生动讲解到动手实践,这堂沉浸式的农耕课,既播下了科学的种子,更筑牢了党建育人的根基。下一站研学之旅即将启程,让我们共同期待!


我要评论 (网友评论仅供其表达个人看法,并不表明本站同意其观点或证实其描述)
全部评论 ( 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