立足当下 主动优化 培养基层健康“守门人”

2022-02-11 19:04:31

4月8日,温医大“疫情后全科医学教育的理论与实践”学习研讨会在生物医药科研楼二楼报告厅举行。校领导吕帆、李校堃、吕一军、王良兴、曹建明、陈培根、金胜威、吕文革、汪军洪出席,学校职能部门负责人、学院分管教学院长、全科骨干师资等参会。副校长曹建明主持会议。

曹建明回顾了全国农村订单定向培养十周年工作会议的情况和我校订单定向医学生培养的十年发展历程。结合此次疫情给医疗卫生领域带来的变革与机遇,曹建明指出,要秉承“谋特色、共发展”的实践精神和培养“两有两能”医学人才的初衷,创新温医大全科医学人才培养格局,形成“国标省统、县管乡用”的2.0版,将“温医模式”打造成在全国具有彰显度的“样板工程”。

在主旨发言环节,仁济学院院长李章平、社会科学处处长兼创新创业教育学院院长黄兆信、马克思主义学院(哲学社会科学部)党总支书记郑卫荣、精神医学学院党委书记许冬武、继续教育学院院长王世泽结合学校实践现状及疫情新要求,围绕下一阶段全科医学教育发展新思路的核心,先后从路径优化、成果培育、马克思主义视角、心身医学、毕业后教育等方面作了深入探讨。

   在对话交流环节,校党委书记吕帆、校长李校堃等校领导和现场参会代表围绕主题进行点评和提问,“全科医学人才培养的核心理念是什么?全科医学的课程设计是什么样的?我们全科医学团队目前处在一个什么样的水平?未来人工智能系统是否会取代全科医生?……”一个个有针对性和前瞻性的问题被抛出来,双方进行了一场“头脑风暴”,共同为疫情之后全科医学的改革和发展建言献策。

十年来,温医大将顶层设计与实践探索相结合,为全国医改探索出具有中国特色、时代特征、医大特点的“国标省统、县管乡用”的基层卫生人才培养模式。本次研讨会旨在对全国农村订单定向医学生培养10周年工作会议有关精神的再学习再讨论,同时,结合疫情对于医学教育及全科医学教育改革提出的新要求,进一步优化全科医学教育的发展思路。

接下来听听5位专家观点(按发言顺序)

李章平

《建构与重塑,基于“大健康”理念的全科医生培养优化》

  李章平以习近平总书记3月份在武汉和浙江考察时强调的基层治理体系入手,凝练“平时好用,战时管用”基层治理体系中“全周期管理、科技硬核”在全科医学上的要求,在反思全周期、大健康、新科技的基础上,提出只有贯穿全科理念的医学教育才是解决民众大健康需求的办法。未来全科岗位的定位应强调“全、博、仁”,具有五年制医学本科培养能力、附属医院是国家级规培基地且具有全科专业硕士培养资格的院校才能培养全科医生,培养院校应做好“扶上马、送一程,管一辈子”传道护道的全周期培养,培养内容应以岗位胜任力为中心,强调“互联网+”和便携装备下的全科诊疗模式,打造温州医科大学版全科培养金标准,继续深化“国标省统、县管乡用”2.0版的内涵和影响力。

黄兆信

《全科医学教育与教学成果培育研究》

   黄兆信认为,疫情后医学教育改革的内涵要注重“医文结合”,强调医生的高超医术和仁爱之心,培养医学生的人文素养;注重“医工结合”,将互联网、大数据、人工智能与医学深度融合,培养现代智能医学创新人才 ;注重“中西医结合”,加强复合型医学创新人才培养;“医防结合”,医生的治病能力和预防能力同等重要,要重视全体医学生的防范意识和能力培养;“医管结合”,增加管理岗位的实习环节,加强医学生管理岗位领导能力建设。另外,在对于全科医学人才培养的成果培育要补短板、找缺口,重点做好三件事:凝练好成果的创新内涵、讲好成果的脉络故事、争取出标志性成果。

郑卫荣

《马克思主义中国化视域下的卫生健康政策与全科医学发展》

   郑卫荣表示,当代全科医学的发展,需要汲取马克思主义经典作家关于人类卫生健康的论述的理论养分,在中国化的卫生健康政策与医学科学发展的历史脉络和新时代发展中,把握好发展的定位、目标、方向和路径,坚持好“为人民健康服务”的公益性价值取向、以农村(基层)为重点,预防为主、中西医并重、社会参与和大卫生大健康等基本方针,推进学科体系、制度体系、人才培养和社会服务模式的改革与创新,培养好具有辩证、联系、发展、系统、整体等哲学思维和理性批判精神的“又红又专”“仁心仁术”“两有两能”的全科医学生,共同将这一事业推向更高水平。

许冬武

《从心身医学视角看全科医学教育》

许冬武表示,在新冠疫情背景下人群心理困扰与精神疾病频发,全科医师如何通过高质量沟通技巧和咨询技巧,利用精神心理学专业知识解决这一公共卫生问题,是这次疫情给我们一个思考。精神医学学院通过国外全科医学服务体系比较及对我国基层社区疾病谱分析,提出全科医学生的亚专长发展之路,并探索全科医学生心理学素养“三维螺旋”培养模式,开发设计相关课程和教材,构建全科医学核心胜任力(医生职业精神与技能)模型,尝试着利用全球的知识、经验、资源解决本地问题,以期培养“既全又专”全科医学人才。

王世泽

《“扶上马,送一程,管一辈子”全科住培高质量发展的策略与行动思考》

王世泽以加拿大著名医学教育专家Willian Osler的话——“知道患者有病远比知道患者有哪种疾病重要!”引入,指出医改的重点是分级诊疗,分级诊疗的关键是全科医生。他提出全科住培的初心在于建立“标准化、规范化、同质化的培训体系,加强住培学员的的临床思维和“三基”能力培养。希望集合大学、附属医院、协同单位和社区基地的人力和专业优质教学资源,实现大学、医院和社区基地的教学互动,推进“5+3”与专业硕士结合,5+3+X与专博结合,通过医教协同,规范教学查房、门诊带教,落实带教技能操作,全科专业小讲座,高质量的疑难病例讨论、指导病史文档和严格出科考核等,加强过程性和结果性评价,协同政府与行业部门提高全科医生的职业吸引力,全面提高全科住培学员的岗位胜任力,着力开展从合格到优秀再到卓越的全科医学人才培训工作。

责任编辑:赵嘉程

我要评论 (网友评论仅供其表达个人看法,并不表明本站同意其观点或证实其描述)

全部评论 ( 条)

    4月8日,温医大“疫情后全科医学教育的理论与实践”学习研讨会在生物医药科研楼二楼报告厅举行。校领导吕帆、李校堃、吕一军、王
    说明:热度榜主要以育人号最近72小时的活跃度(包括发文量、浏览量、评论数、点赞数)和近24小时的更新数为主要指标进行计算。其中前者占60%,后者占4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