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眼视光学院(生物医学工程学院)、附属眼视光医院行政第一党支部“强国行”专项行动工作案例

发布时间:2025-05-07 16:48:32

眼中有爱 丹心向党 打造大学生实践育人新样本

近年来《健康中国行动(2019-2030年)》《关于新时代进一步加强科学技术普及工作的意见》等相关政策陆续出台,强调了科普工作,特别是健康科普工作的重要意义。第一党支部在院党委的指导下,引导师生聚焦国家战略,共同探索创新各种科普实践活动,推动成立全国首个大学生近视防控科普团,提升医学生专业素质的同时,增强其社会责任感,打造实践育人新样本。

一、积极响应国家战略,探索大学生科普实践新路径

近视是全球性公共卫生问题。在我国,近视情况尤其严峻,儿童青少年近视率超过50%,发病总人数超过6亿,并呈低龄化、重度化趋势,高度近视发生率持续走高。2018 8 月,教育部等8 部门联合印发《综合防控儿童青少年近视实施方案》,近视防控上升为国家战略。近视防控是一个系统化、长期性的工程,其中‘防’的首要工作是提升全社会,尤其是家长和儿童青少年自身对眼健康和近视防控的正确认识和核心知识。本支部率领师生团队,引导党员聚焦国家眼健康事业和近视防控战略,充分发挥温州医科大学在近视的“预防、控制、诊断、治疗”等领域权威和引领作用,创新构建了“科普基地+志愿队伍”眼健康科普宣传模式,在全国多个省市推广。

 本支部率领师生团队创建了全国首个“大学生近视防控科普团”80名在校大学生成为首批团员。大学生们走进校园、社区、乡村,广泛开展科普宣讲、基层调研,为近视防控事业注入了新鲜血液。迄今,大学生科普团已开展各种形式的宣讲1300多场,受众群体超200万,志愿服务时长60余万小时,足迹遍布包括三十多个地区。在此实践育人模式上开发的《青少年眼健康实践》课程入选浙江省课程思政示范课,并被推荐申报国家级一流课程。支部建立全国首家“眼健康科普馆”,作为大学生科普实践基地并面向公众开放。在北京、河南、山东等40多个城市指导建设科普馆,成立全国眼健康科普馆联盟,通过线上+线下结合的方式,惠及人群过亿。

二、提升学生综合素养,拓展实践新平台

到温州西部最偏远的双潮乡小学开展科普宣讲,在苍南开展青少年眼健康情况调研,为籀园小学培养小学生护眼宣讲团队,去四川阿坝州进行中小学生近视普查活动……回顾这一年多以来的学习生活,眼视光医学专业曹同学笑称自己有点“不务正业”。作为科普团团长的她,除了寒暑假、周末时间参加各种近视防控科普活动,还要带团队到外地学习、做调研……“我学到了很多书本以外的知识,也更加坚定了自己成为一名优秀眼科医师的初心,这也是我各方面成长最快的一年。”

以形式多样的科普实践为载体,本支部整合各类学科资源,创新打造育人平台,建立线上-线下实践基地,鼓励学生用自己的专业知识服务人民群众。例如,以“爱眼日”“近视防控宣传教育月”等节点为契机,与医疗机构、学校、社区等有关部门加强联动,创新打造“家校社医”联动科普模式,积极拓展线上线下科普阵地;走进家长课堂,积极组织户外亲子活动,引导广大家长以身作则科学用眼;立足中小学校,创新开展以近视防控为主题的“知识竞赛”“闯关游园”“爱眼小剧场”等科普活动,构筑校园防控近视网络;深入城乡社区,通过文化礼堂项目组织“第二课堂”、小小夏令营等社会实践活动;结合医院诊疗,以志愿服务形式提供近视防控相关的科普答疑。

党员们深切的感受到,科普实践活动将“大思政”实践教学与专业知识教育有机结合,是提升学生专业能力、综合素养非常重要的第二课堂。这不仅能增强医学生的社会责任感和职业使命感,巩固学生的专业知识,提升科普宣讲能力,还能在实践服务中强化创新意识,增强分析和解决社会问题的综合能力,使学生深刻理解我国眼健康的国情,牢固树立投身卫生健康事业的家国情怀,更加明确自我成长目标和规划。

本支部党员指导科普团的学生们以专业眼科知识为基础,协助教育部研制《近视防控三十问答》等科普素材,创作近视科普书籍与漫画、爱眼文创产品、五个版本的标准PPT等创新性科普作品。党员教师参与编写中小学教材《近视防控》、漫画书籍《瞳瞳小朋友近视防控日记》、71集动漫视频《眼记一分钟》等,生动地教育家长及儿童注意近视的科学防治,全面指导孩子养成科学用眼的好习惯。指导学生成立温州市菲视文化创意有限公司,结合眼视光专业专家原型及各种眼视光学元素,开发了如小型视力表、魔女眼镜等兼具趣味性与专业性的多样文创产品……将专业知识与社会大课堂紧密结合,五年来,科普团成员在活动中积极向专家“取经”,在实践中不断发现问题,提升自我,成长迅速,并踊跃参加近视相关的国家级创新项目和重大课题研究,荣获了全国青年志愿服务大赛银奖、浙江省“互联网+”大学生创新创业大赛金奖等16项省部级以上优秀项目。

三、创新联合培养体系,打造育人新样本

为进一步提升宣讲的成效和影响力,温医大科普团的服务范围不断拓展,从温州市区到乡村,从陕西延安到四川阿坝,从瓯越江畔到天南地北……科普团成员用脚步去丈量实践课堂的宽度,用专业去守护孩子们的光明未来,并成功探索出了一套高素质人才培养新模式。   

在我们的倡导和引领下,全国许多高校也成立了大学生近视防控科普团,50所高校正式组建成立全国大学生近视防控宣讲团联盟,科普实践育人模式不断得到复制推广。联盟高校之间强化联动,互相协作,在实践中构建出完善的多维主体的协同育人机制,组成党员教师、学生和医生共同参与的服务共同体,形成相互影响、相互促进的循环体系,实现了党建引领、骨干带骨干、人才带人才的优秀资源传承,建设“大课堂”、“大平台”、“大师资”。同时,联盟高校充分整合优势资源,搭建产教融合实践平台,鼓励学生积极参加“VISION CHINA”视觉健康创新发展国际论坛、中国近视防控科学大会、教育部全国综合防控儿童青少年近视宣讲团集体备课等重大会议、论坛等,在学习服务中开阔眼界、增长见识。联盟高校共同开发了我国首部《近视防控》慕课,面向全国大学生和社会开放,入选国家级一流课程。

“作为一名大一新生,我从未想过能够有机会参加这样高规格的科普大赛。”在2023明眸中国近视防控大会科普大赛上,温州医科大学的大一学生唐语嫣凭借《眼记一分钟》荣获科普一等奖。她说,一次比赛让她收获良多,不仅学到了很多新的科普模式和科普思路,也更加坚定了自己的科普宣讲之路。

多样化的实践活动能真正激发学生的创造力,也吸引了越来越多的大学生加入宣讲团联盟。目前,支部党员入选全国综合防控儿童青少年近视专家宣讲团团长和成员,积极推动全国近视防控宣讲工作取得显著成效。全国大学生近视防控宣讲团联盟高校已增至71所,共有7000多名学生,开展宣讲科普活动2000多场次,覆盖全国31个省市,已成为全国近视防控队伍中最亮丽的青春力量。


责任编辑:方亦圆

我要评论 (网友评论仅供其表达个人看法,并不表明本站同意其观点或证实其描述)

全部评论 ( 条)

    近年来《健康中国行动(2019-2030年)》《关于新时代进一步加强科学技术普及工作的意见》等相关政策陆续出台,强调了科普工作
    热度
    more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