糖尿病、高脂血症、脂肪肝,都是机体糖脂紊乱引起的代谢性疾病,中国工程院院士、温州医科大学校长李校堃团队找到了重要影响因素之一——FGF,即“成纤维细胞生长因子”,一种存在于机体多种组织中的多肽蛋白。团队在率先成功研发3个FGF类组织再生一类新药基础之上,发现FGF调控糖脂代谢新功能与新机制,开辟FGF研究新方向,引领国际FGF治疗代谢性疾病新药研发。日前,围绕该内容的研究获得了国家自然科学奖二等奖。
近期,李校堃院士在中国基因药谷接受专访,解答这款药物研究的特别之处,讲述药物研究和产业化的关联。作为温州生物医药领域的高能级平台和产业集群基地,位于瓯海区的中国基因药谷发挥了巨大作用,“药谷提供了药物研发、中试、放大、产业化一个必不可少的平台,未来我们药物研究都会在温州进行转化和产业化,有理由相信生长因子研究成果将在温州大放异彩、影响世界。”李校堃说。
记者:生长因子新研究获得国家自然科学奖,这项研究有什么意义?
李校堃:此次获得国家自然科学奖的研究为“生长因子FGFs调控糖脂代谢新功能与新机制”。这项创新研究,实际上是我们过去细胞生长因子再生和调控研究基础上的一项新发现,我们发现了FGF家族的21号成员具有调控糖脂代谢的重大功能。这项发现也让我们找到了调控糖、脂的“一把钥匙”,通过这把“钥匙”打开了糖尿病、脂肪病药物研究的“大门”,有助于解决困扰全球的糖脂代谢重大疾病。
我们了解到,糖尿病、脂肪代谢紊乱这类的疾病困扰全球十亿多人,糖尿病和脂肪代谢的紊乱会导致脑血管疾病,造成中风、心梗等症状,带来高脂血症、脂肪肝等一系列慢性疾病。生长因子新研究让我们重新认识这些疾病的病理,对这些疾病的预防、治疗,有了新的思考、新的解决方案。在这个过程中根据我们的理论研究,发现新的靶点去解决由于糖脂代谢紊乱的一系列疾病,都让我们看到生长因子研究的未来无限潜力。
记者:这项生长因子新研究将研发出什么药物?
李校堃:目前我们试验发现细胞生长因子可以调控血糖,维持七周时间。这个试验我们正在从小动物发展到大动物研究。如果试验进展顺利,生长因子有望运用到糖尿病的治疗中,相对过去胰岛素等治疗方法,生长因子调节血糖可能会是一个更好的手段。因为我们试验发现,生长因子FGF治疗不光能够调节血糖,还调节血脂,对血管起到保护作用,通过药理机制可以看到其潜在作用,还有更多优势等待挖掘。
记者:我们了解到您目前有三款细胞生长因子药物研究成功实现产业化,一款药物正在中国基因药谷进行临床试验,这些药物目前发挥哪些作用,新研究药物有什么特别之处?
李校堃:目前我们称之产业化的药物,在长期临床应用过程中,安全性和有效性值得肯定。生长因子药物对于烧伤、慢性溃疡、老年性的静脉炎,还有骨损伤、角膜损伤、鼓膜穿孔等,在再生类的机体都已经发挥了较好的作用。通过几次重大事故、应急救援等案例,我们也得到验证。接下来在药谷研发、中试、放大、产业化的药物,是一款FGF生长因子凝胶制剂,实际上是新的一个材料制剂,药物性质可能会更加稳定、更加有效。未来可能围绕这一款在药谷研发生产的药物,拓展一些市场渠道,可能会应用到医美领域,对关节炎、关节损伤等有帮助,用于各类皮肤疾病治疗,这些我们都在不断推进中。
记者:您说过一款药生产出来需要10年甚至更长时间,中国基因药谷对于您的研究有哪些带动作用?
李校堃:由于药品产业化依赖大规模制备设施,以及产学研用一体化平台,我们原先研发的药物均在外地生产。2019年起,温州医科大学和瓯海区委、区政府合作打造中国基因药谷,学校“大分子药物与规模化制备全国重点实验室”“细胞生长因子药物和蛋白制备国家工程研究中心”两大高能级平台也落地在药谷,园区陆续招引生物医药产业相关的研发、生产、销售类企业,重点引进类似佰诺创睿的CDMO企业(医药合同研发生产机构),目前吸引全国303家医药上下游企业入驻,形成了生物医药发展产业链。药谷的蓬勃发展,更加有助于学校研究过渡到中试、放大、产业化过程。今后我们各类药物研发都将在温州进行转化和产业化。学校也非常感谢当地政府花大力气,投入高技术生物制药研究,提供各项研究中试、放大的条件,未来生长因子研究势必在温州大放异彩,这项研究从温州出发,期待影响全球。
我要评论 (网友评论仅供其表达个人看法,并不表明本站同意其观点或证实其描述)
全部评论 ( 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