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输入密码 ×
密码:
验证码:
看不清?换一张
确定

西安电子科技大学2021年书记开局项目总结报告

2022-01-17 11:15:01

构建大思政格局 着力培养又红又专优秀人才

——2021年书记开局项目总结报告

西安电子科技大学践行“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办学宗旨,坚守为党育人、为国育才的使命,坚持用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铸魂育人,认真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的亲切问候和嘱托,深入实施时代新人培育工程,加快构建“大思政”格局,深化“又红又专”育人模式,着力为教育强国、科技强国建设提供高质量人才支撑。

一、预期目标完成情况

1.庆祝党的百年华诞,将党史学习教育融入育人全过程。发挥红色基因优势,录制教育部高校示范微党课《做好新时代的千里眼顺风耳》,举办“与党同行 西电校史中的红色印记主题展览,依托大学生党史校史宣讲团和学校融媒体平台先后讲述百余个党史中的校史故事,在毕业典礼上讲授以红色通信史和航天报国精神为主题的最后一堂思政课。发挥电子信息学科优势,依托创客思政实验室打造网上党史展览馆,将党史学习融入网络安全文化节、航天文化节等主题教育,建成钱学森精神教育实践基地,利用人工智能技术生成百米党史知识图谱并举办《时间上的中国共产党》主题展。发挥实践教育优势,组织师生共同开展重走初心之路 寻根九秩西电专项社会实践、追寻红色电波育人之路,在乡村振兴的田间地头打造行读党史课堂,结合青少年科创打造特色高校+中小学互动党史课堂。

2.庆祝建校90周年,打造爱国主义教育生动课堂。传承弘扬伟大建党精神,赋予西电精神新的内涵,升华凝练爱党爱国、勤勉务实,信息特色、敢为人先的西电特质。深化校史教育,打造红色文化资源库,编写《信仰的光芒——毛泽东与西安电子科技大学》等校史丛书,完成校史馆和博物馆提升改造。开创智慧云校庆新模式,通过向母校报到”“致敬·传承奋斗九十载,启航新征程虚拟现实情景朗诵等环节充分发挥典礼育人功能。组织教师群体开展教育报国守初心、科技报国担使命大讨论,深度宣传以全国教书育人楷模郝跃院士、国家科技进步一等奖获得者段宝岩院士团队为代表的爱国奋斗先进典型,在教师节表彰大会共上传承师德、引领成长思政大课,打造红色电波的时代光影教师思政品牌。组织青年学生开展假期走访优秀校友、参观知名研究机构和企业等活动。

3.完善三全育人格局,促进学生全面成长成才。出台《落实教育评价改革工作方案》,以评价改革激发育人效能;推进《<《教育部等八部门关于加快构建高校思想政治工作体系的意见》>工作台账》落实落细,出台《落实十大育人体系实施方案》,完善全方位育人格局;制定德育、美育、体育和劳动教育实施方案,五育并举促进学生身心健康、全面发展。强化红色基因铸魂育人、信息强国价值引领,将深化三全育人综合改革、加快构建大思政格局融入学校十四五发展规划。强化导师立德树人职责、第一责任人意识,启动研究生导师能力提升红专计划,实施基于导学团队的研究生思政育人机制改革。推动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传承基地建设,推进眉户戏传承创新工作坊建设。

4.深化科教融合、产教融合,构建需求导向的育人共同体。全面深化研究生教育综合改革,制定《电子信息关键领域未来领军人才培育计划》,依托大团队、大平台、大项目探索本硕博贯通培养模式,构建博士研究生招生指标分类配置体系,在重大攻关任务中培育学生创新素养和家国情怀。深化产教融合专业学位研究生培养模式改革,完善以行业企业需求为导向、以产学合作项目为依托、以研究生联合培养基地为平台的项目制培养模式,学校获批西北唯一的国家集成电路产教融合创新平台,基于科教结合、产教融合的研究生教育经验被教育部专题向全国推广。在本科生中开展启航新征程系列活动,实施国之重器教育行动、大国工匠引领行动,利用FAST、逐日工程等重大工程和国之重器所在地开展思政教育,邀请国家重大项目首席科学家进课堂、邀请军工国企领导上讲台。将学校科研优势转化为创新创业人才培养优势,主动融入陕西秦创原创新驱动平台建设,打造鲲鹏众创空间

5.夯实课堂教学,推动思政课程与课程思政同向同行。建成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核心的思政课课程群,深化首席教授+线上大课+线下研学+翻转课堂+实践教学五位一体教学模式,打造示范课堂体系,完善手拉手传帮带制度、以赛促课大练兵制度、思政课教学效果多元评价制度等。开展思政课一课一品活动,形成大学生讲思政、经典诵读、思政微课堂等品牌,打造沣镐思享思政工作室、研马读书沙龙等特色活动,建成马克思主义理论学科图情中心/马克思书院。深化以课程思政全覆盖为目标的课堂教学改革,常态化开展专题培训、教学展示、讲课竞赛、集体备课等,推进课程思政教学案例库建设,依托学校第四届本科教育教学节召开课程思政推进会,建立专业课程思政首席教授制度,2021年获批1项国家级、5项省级课程思政示范课程及教学团队、1个课程思政教学研究中心。

6.延展育人场域,深入拓展第二课堂思政实践。加强课堂教学与社会实践的有机衔接,深化青年红色筑梦之旅项目培育,组织师生开展小我融入大我,青春献给祖国党史学习教育实践,组建1916支师生同行团队奔赴全国各地,围绕党史学习、理论宣讲、国情观察、民族团结、乡村振兴五大版块开展研学实践。着力塑造创新创业教育品牌,分层次、强实践、重孵化为主线,构建住宿书院-专业学院-英才学院-双创学院四院协同、交叉融合的创新创业教育人才培养体系,构建普及实践层、创新提升层、创业孵化层贯通的创新创业实践平台,完善时时可学、处处可创的支撑服务网络,常态化组织国际双创实践周。将青年红色筑梦教育实践与乡村振兴育人相结合,在定点帮扶县建成14红色筑梦科创小屋,招募科技志愿者248名,建立云支教双师课堂模式,组织服务地学生代表来校参加赋能之旅科技思政体验课。

二、推进落实中形成的成效经验

1.构建“五位一体”红色育人全方位格局深入挖掘红色文化资源并创造性转化为教育资源,弘扬又红又专传统,贯穿于立德树人全过程、渗透于教育教学各方面推进校庆、校史、校友育人工作,依托多元载体打造红色育人特色模式,教育引导师生立足“国之大者”,坚定强国有我的思想自觉和行动自觉。一是融入课堂教学建立课程思政红色资源库,打造“信息强国+课程思政”特色育人体系,将课堂搬进博物馆校史馆将校史校情教育和入党启蒙教育纳入新生入学前置慕课课程二是融入实践育人,拓展“红色筑梦+实践育人”渠道,开展“重走初心之路、寻根九秩西电”等师生同行实践活动,将红色元素融入学生创新创业教育和实践。三是融入学术传承,将红色基因转化为师生揭榜挂帅、科技报国的家国情怀和奉献精神。四是融入文化建设,出版红色校史系列丛书,为校园雕塑、公共区域挂像植入红色基因,推出原创话剧《永不消逝的电波》等红色艺术品牌,发挥大型纪念活动育人作用。五是融入党建思政,依托“互联网+微党课”,依托大学生党史校史宣讲团和“时代之声”研究生宣讲团,依托红色朝阳班、毕德显班、钱学森班等特色班集体,让红色党史校史直抵人心。

近年来,广大学子为国奉献的意识进一步增强,相当一批毕业生放弃高薪,积极投身基层、西部、国家急需重点行业和国防军工重点单位,近年来学生到国家急需重点行业就业比例超70%,到国防军工重点单位超18%,居全国高校前列;两名学生荣获2020年度“中国大学生自强之星”,学生连续2年入选“全国向上向善好青年”。广大教师揭榜挂帅、集成攻关的积极性、主动性进一步提升,学校支撑服务国家重大科技战略能力显著增强,一批重大成果成功应用于北斗、天眼、嫦娥五号、天问一号、奋斗者号、天和核心舱等重大工程,3项标志性科研成果亮相国家十三五科技成就展3项牵头成果获2020年度国家科学技术奖,其中段宝岩院士牵头项目获国家科技进步一等奖,学校实现一等奖零的突破。广大师生服务社会的使命进一步坚定,学校积极响应陕西秦创原创新驱动平台建设形成三年行动方案和西电行动六条,立足全局加大加深与行业领军企业的实质性合作,放眼全球在国际高等教育和学术舞台上服务国家对外开放战略、与美国弗吉尼亚理工大学合作获批西电第3个中外合作办学项目,产业帮扶项目连续3年入选教育部直属高校精准帮扶十大典型项目。

2.构建“试点先行、以点带面”工作机制,推进“三全育人”综合改革全覆盖。抓好教育部三全育人综合改革试点运行,依托空间科学与技术学院探索形成了可转化、可推广的育人实践经验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西电红与探索浩瀚宇宙的航天蓝有机融合,建立起家国情怀与教育教学深度融合的航天思政育人机制,打造了创新思维和工程能力贯通应用的实践能力提升模式,构建起服务航天强国战略的空间信息拔尖创新人才培养体系。构建校内三全育人综合改革试点体系,先后确定2批、11个试点单位,通过搭台比武、同台唱戏,探索了一系列特色鲜明、行之有效的育人路径和载体。通信工程学院打造共述西电通信史品牌活动,构建课程思政、网络思政、实践育人立体平台。计算机科学与技术学院构建本硕博师联合党支部组织育人新模式。机电工程学院依托院士大家风范、依托重大工程项目,实现知识传授与价值引领同频共振。微电子学院创新构建从红色朝阳班到红色朝阳党支部的红色基因+党建育人模式。网络与信息安全学院发起全国青年学子网络安全万里行,探索社会实践+知识转化+责任体验相融合的协同育人模式。

3.“三个重构深化书院制改革,构建一站式学生社区综合管理新模式。重构育人新模式,打造双院育人共同体,探索实行书院4年通识教育、学院3 年专业教育的双院协同4+3”机制,建立行政班、专业班双轨并行机制,组建学院+书院+兼职+校友+优研多元辅导员队伍,构建学院党组织+书院党组织+功能型党组织多类型党组织体系。重构育人全矩阵,提升合力育人效能,发挥高层次人才示范作用、打造院士进书院”“教授午餐会等系列品牌活动,依托辅导员、学业导师、管理干部、领航学长、朋辈益友、心理咨询师、体育教师、联系医生和公寓管理员等九支队伍进书院制度、通过菜单式指导+精准化对接面向书院学生开展指导,全面实施“1导师+4硕博研究生+20本科生本科生导师制。重构信息赋能链,优化评价服务保障,推进信息技术与教育教学、管理服务深度融合,打造智慧化的学习和生活一体化环境,搭建数据驱动信息平台,赋能全过程学生管理、个性化精准服务、多维度过程评价,推动学生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

经过三年多探索实践,学校书院制改革成效初显,建成了较为完善的一站式社区育人空间,入选教育部一站式学生社区综合管理模式建设自主试点单位,入选高校书院联盟成员单位并获评最佳展示奖一是一站式社区为学生提供了更加便捷周到的服务,学生整体满意度达97%二是丰富多彩的第二课堂拓展了学生自我发展空间,涌现出一大批在学习科研、创新创业、社会实践、公益志愿等方面表现优异的学生典型书院文化建设获陕西高校校园文化建设优秀成果一等奖;三是学生学习成效和育人成效不断提升,根据调查,80%学生认为书院制有利于促进其学习与发展,学生阅读写作、师生互动、社会实践投入明显增加,爱国进取精神、创新思辨能力、学科知识、实践能力均值指数明显提升,学生学习积极性、主动性、学习成绩优良率显著上升,学校获批中国科协学风传承示范基地

4.构建四融引领、四院协同、四化支撑创新创业教育体系。坚持四融引领将红色基因、产业发展、专业教育、科学研究融入创新创业人才培养全过程,开创特色的创新创业实验班育人模式,构建“1+3+10”创新创业课程教学体系,即“1个创新创业实践项目为核心、3门创新创业必修课程为基础、10次创新创业讲座和企业实践为辅助,支持组建跨学院、跨学科、跨专业的学生创新团队,鼓励科教融合,形成创新创业人才培养良性生态。坚持四院协同构建住宿书院-专业学院-英才学院-双创学院交叉培养的学习空间,打造“MOOC学习+教师线下辅导+大赛实战考核培养体系,搭建创意-创新-创业分层次创新创业人才培养机制,形成星火启蒙、大创磨砺、双创孵化进阶式科创育人模式。坚持四化支撑按照智能化-制度化-国际化-专业化思路,优化创新创业服务能力,营造良好创新创业氛围,搭建支撑全校师生创新创业能力提升的平台。

实践过程中不断涌现出以极创工作室为代表的双创团队与个人,学校建成红色筑梦社会实践一流金课,在前七届互联网+”大赛中共获1717银,连续2年获得教育部创新创业英才奖,26个项目先后登陆央视《创业英雄汇》,新华网《读懂创新的密码》聚焦西电推出首部高质量双创院校创新创业成果展纪录片。

5.大数据技术赋能,构建智慧思政+精准思政相融互促体系。构建大数据画像体系,创新学生德智体美劳过程性评价,完善以学生电子信息系统为基础,以学生能力证书为核心,以学生全面素质模块化测评为应用的综合素质评价体系,实现基于数据的个性化监测和学习分析。助力精准就业搭建精准就业对接系统,结合学生能力证书和能力优势,智能匹配适合岗位,提升就业选才成功率和满意度。开展隐形资助通过餐厅刷卡数据分析学生消费水平,比对家庭经济困难学生数据库,实现动态精准认定及资助,同时在线上完成提交申请、款式挑选,通过宿舍楼智能柜自助领取,为困难学生发放暖冬棉服,充分彰显人文关怀和育人温度,在全国高校形成引领示范效应优化数字化迎新,构建录取结束即联系、手续办理一站式、公寓入住一秒进、报到全程线上看、党员先锋做表率智慧迎新模式,获央视《朝闻天下》专题报道。

三、存在的主要困难和问题

1.在推动思想政治工作体系高效运转方面尚需持续发力。专职思政课教师、专职辅导员等思想政治工作队伍配备和培养培训尚需持续发力,思政课程教学质量和效果有待持续提升,课程思政表面化”“硬融入问题尚需有效解决,的融合贯通尚需持续加强。

2.在思政工作先进典型选树、特色经验凝练方面存在不足。总结凝练各单位推动思想政治工作守正创新的创新举措和实践成效不够全面,宣传推广特色经验存在不足,挖掘选树先进典型尚不深入,示范引领作用发挥不够充分,思想政治工作一盘棋的理念和氛围尚需深化。

四、下一步工作考虑

1.聚焦思想引领,推进党的创新理论入脑入心。全面推动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进教材、进课堂、进师生头脑,坚持分层分类、拓展渠道、丰富载体、辐射带动,完善领学、研学、联学、互学立体式学习氛围,切实把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基本立场观点方法转化为育人立意和价值导向。

2.传承红色基因,培养高精尖缺一流拔尖创新人才。传承伟大建党精神,弘扬爱党爱国、勤勉务实,信息特色、敢为人先的西电特质,进一步夯实学校急需紧缺人才培养专业优势、创新创业人才培养品牌优势、人工智能+教育先发优势、产教融合人才培养特色优势,着力培养又红又专优秀人才。

3.夯实全员育人,推动思政骨干队伍建优建强。多措并举推进思想政治工作队伍配备各项指标性要求有效落实,全方位促进队伍能力提升,进一步完善以教师队伍为主体、思想政治工作队伍为支撑、管理服务队伍为保障的育人结构,推动育人工作从条块分割转向协同配合

责任编辑:贾凯

我要评论 (网友评论仅供其表达个人看法,并不表明本站同意其观点或证实其描述)

全部评论 ( 条)

    坚守为党育人、为国育才的使命,深入实施时代新人培育工程,加快构建“大思政”格局,深化“又红又专”育人模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