航天金课|探月副总师于登云讲述“嫦娥故事”

发布时间:2021-01-19 11:38:57

编者按:苍穹觅音,嫦娥天问。为深入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在科学家座谈会上的重要讲话精神,进一步弘扬航天精神、赓续航天情怀、探索航天技术,空间科学与技术学院面向国家空间科学发展重大需求,依托航天行业校友会丰富资源,诚邀以包为民院士为首席,杨宏、张荣桥、张锋总师等航天领域名师大家组成课程团队,共同打造课程与思政交融,科技与情怀共通的系列航天金课,讲述中国航天发展历程、航天尖端技术综述和空间科学前沿走向,有效培养学生探索意识、工匠精神、辩证思维。

10月20日下午,中国航天科技集团公司科技委副主任、国际宇航科学院院士、中国探月工程副总设计师于登云研究员做客星空大讲堂,在南校区行政楼210报告厅为300余名西电师生带来题为《嫦娥探月工程成就与展望》的航天金课报告,报告会由空间科学与技术学院党委书记朱伟主持。

sqyr_htjk_ydy_01.jpg

sqyr_htjk_ydy_02.jpg

于登云研究员在报告中带领现场师生共同回顾了上世纪至今的两次探月高潮,依照时间线索介绍了各国月球探测的进展情况、技术手段和重要成果,并结合月球的资源环境及战略意义分析了当前月球探测的发展态势。他重点介绍了2004年我国嫦娥探月工程实施以来的6次发射任务以及嫦娥一号、嫦娥二号、嫦娥三号、月地高速再入返回试验和嫦娥四号五次任务的主要历程,并从空间技术、空间科学、人才培养、民族文化、探月精神和国际合作等六个方面阐述了我国所取得的主要创新成果。在此基础上,他从嫦娥五号采样返回、月球科研站建设以及载人登月等几个方面介绍了我国探月工程的未来发展方向并分析了相关技术需求。于登云研究员表示,我们应当全面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建设航天强国的重要指示精神,坚定不移走中国特色的太空探索之路,希望广大西电学子能够积极投身到我国航天事业中来,为将我国建设成为航天强国贡献智慧和力量。

sqyr_htjk_ydy_03.jpg

     航天金课结束后,空间学院2020级研究生乔良全感触颇多,“问鼎苍穹的底气背后是无数航天人的呕心沥血,看清世界形势,明确中国目标,尽个人所能为实现航天梦贡献力量,是我们青年一代肩上的责任。”

空间学院2019级钱学森班学生高茁豪发表了个人感悟,“在重重困难前尝试做到对美俄等国家的‘弯道追赶’,这是中国航天人的责任担当和发展信心。我也将把星辰大海作为自己的征途,努力奋斗,探索星空。”

来自2020级电子信息大类的新生周飞岳聆听报告后表示,“来到西电后我越发认为自己当初对航天事业的热爱和情怀能够落地生根变为现实,听完此次报告我更加坚定了个人矢志报国、投身航天的决心,未来我将努力学习理论知识,锻炼个人能力,为中国航天发展攻克技术瓶颈,贡献自己的力量!”

据悉,星空大讲堂作为空间学院星空成长计划的关键环节,是落实学校关于加强“四史”学习教育的重要活动之一,也是学院推进“三全育人”改革试点工作走向深入、落到实处的具体表现。星空大讲堂通过邀请专家学者来校开展报告讲座,回顾中国航天历史成就,展望航天领域未来发展,讲述航天前辈初心不渝的奋斗历程和求索创新的丰硕成果,引导广大师生立足专业知识,激发内生动力,赓续航天精神,涵育家国情怀,在推进伟大事业中实现人生价值。



相关推荐 换一组

我要评论 (网友评论仅供其表达个人看法,并不表明本站同意其观点或证实其描述)

全部评论 ( 条)

    航天金课|探月副总师于登云讲述,进一步弘扬航天精神、赓续航天情怀、探索航天技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