芯力量|对话张玉明教授:培养创新思维,做战略科学家

2023-05-08 22:35:56

(通讯员:肖俊 冯晓丽4月7日下午,本科教育教学师生联合党支部“芯语”系列活动在同学们的期待声中举行,本次活动邀请了微电子学院院长张玉明教授为本科生答疑解惑、指点迷津,在师生热烈积极的交流讨论和思想碰撞之中,厚植家国情怀、坚定成长选择、关注学科前沿等极具启发意义的感悟,深深镌刻在了大家的脑海之中。

探索:身临其境感受实验室魅力,用心体悟专业科技前沿

活动开始,在集成电路工程系主任张艺蒙等老师带领下,同学们参观了张玉明教授课题组实验室。精密复杂的仪器、特色的科研方向、专注实验的师兄师姐,这一切都引发了同学们的极大好奇,不时发出惊叹与讨论,热心讲解的学院老师、勤学好问的参观学生,构成了一道靓丽的校园风景线。

传承:发扬爱国奋斗精神,积极投身国家战略需要

参观完实验室后,众人鱼贯而出,在会议室围坐一堂。张玉明教授和张艺蒙老师对课题组的研究方向、代表性成果、应用前景等方面,展开了细致深入的介绍。“我们的研究方向——碳化硅电力电子器件在多个领域都已经广泛应用,其中最被看好的是MOSFET器件,在这个方面我们的专利排在全球第八、全国第一,是排名靠前的单位中唯一的高校……”。深入浅出的介绍中,同学们了解到课题组面向国家重大需求、面向国际前沿、面向产业初心使命,数十年如一日的坚守与付出,眉目间都表现出对课题组老师的由衷佩服与赞叹。

说到课题组的名字,张玉明教授饶有兴趣地说道:“我们的课题组叫做‘YM Team’,我的老师(张义门)和我的名字都含有YM两个字母,现在的系主任(张艺蒙)同样如此,由此可以看出我们的研究一直传承到了现在,还是很有意思的。”教授的一番话,引起了在场师生的会心一笑。看似诙谐的话语,是对历代西电人坚持不懈研究的感触与肯定,更是对“传承爱国奋斗精神 投身国家战略需要”的有志青年的鼓励与期盼。

创新:培养创新思维创新能力,敢于质疑和突破常规  

提问交流环节,同学们心中满满的求知欲终于得以释放,一个又一个问题,在张玉明教授富有哲思、语重心长的智慧解答中,变成会议室里一个又一个智慧火花,引起了一阵又一阵经久不息的掌声。

“我们要大力培养创新思维与创新能力”,张玉明教授针对同学的疑问,以ChatGPT为例,意味深长地说到,“ChatGPT刚一问世就在网络上引起了轩然大波。ChatGPT从技术上来说并不是特别难,难点是很少有人能发现这个创新点并且坚持不懈把它做出来。我们同学们要想走在时代潮头,要想在国际上从跟随、到超越、再到领跑,就要敢于跳出现在的固有思维,以敢于质疑、敢于突破常规的创新精神进行科学研究。”听完这一番肺腑之言,同学们无不深表赞叹,并在心底立下要做开拓创新时代青年的决心。

立志:面向未来要转换思路,敢于立志做战略科学家  

当有同学问到关于未来发展趋势时,张玉明教授举了一个“抬轿子”的例子,他说,在我们中国古代,大多数的时候,人们看到抬轿子这个事情时,一般可能都会教导孩子要努力学习、努力工作,让自己成为坐轿子而并非抬轿子的人。当时很少有人想到,能够通过某种方式,能够做出一个类似“汽车”的东西,把坐轿子和抬轿子这两件事变成一件事,从而让大家都成为同一个对象——既是坐轿子的人,也是抬轿子的人。这个其实就是一个惯性思维和思路转换的问题。

张玉明教授由此延伸,谈到了国家提出的“要大力培养战略科学家”这个话题。“战略科学技术,不是一般的科学家,也不是战术(意义)上的科学家,是能够从战略层面告诉我们应该朝哪个方向发展,这个是很难的一个事情,需要你把它真正的研究透了,你才能看到后面的东西,你具备这个能力水平了,才可能对未来科技发展的方向、产业发展的方向、整个学术发展的方向,有一个最高水平的、战略层面的预估和评判”。他鼓励大家要敢于立志做战略科学家。

气氛融洽的畅所欲言中,张玉明教授和同学们一起探讨了未来微电子学院的发展,同学们踊跃地建言献策,都想让整个微电子学院变成一个更加充满奋斗精神、更加富有创新活力、更加具有影响力与吸引力的大家庭!

活动最后,张玉明教授勉励大家在学习道路上要持之以恒,面对困难不放弃,面对失利不气馁,以饱满的热情为个人能力的巩固提升、为祖国半导体事业的大力发展添砖加瓦。大家再一次以热烈的掌声,向张玉明教授表达了诚挚的感激和由衷的敬意。

据悉,微电子学院“芯力量”品牌活动由思想的力量、奋斗的力量、榜样的力量三个系列组成,“芯语”系列活动属于奋斗的力量系列,旨在打造师生沟通专属平台,让更多的大师、名师与同学们“面对面”、“心暖心”,为学生开拓学科视野、提高专业认知、树立人生目标、做好发展规划凝聚起奋斗力量。


责任编辑:杜永志

我要评论 (网友评论仅供其表达个人看法,并不表明本站同意其观点或证实其描述)

全部评论 ( 条)

    打造师生沟通专属平台,让更多的大师、名师与同学们“面对面”、“心暖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