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习新中国史
70年披荆斩棘,70年风雨兼程。习近平总书记在2019年新年贺词中指出:“一路走来,中国人民自力更生、艰苦奋斗,创造了举世瞩目的中国奇迹。”这一奇迹的背后,有中国共产党领导全国各族人民辛勤挥洒的汗水、泪水甚至鲜血,有中国共产党人不忘初心、牢记使命的铁肩担当。在继续追梦的今天,我们回顾新中国70年来党走过的光辉历程,从历史经验中汲取力量,从历史规律中获取智慧。
新中国的发展
01
从新民主主义社会到社会主义社会过渡。过渡时期又分为两个阶段:
(一)1949-1952年是国民经济的恢复和初步发展时期;
(二)1953-1956年是社会主义工业化和三大改造时期。
在建国后到文化大革命结束前的这段时间里,中国共产党领导班子在探索对于如何发展社会主义经济的道路,这期间比较著名的运动有大跃进 等。
1966年5月至1976年10月的“文化大革命”,使党、国家和人民遭到新中国建立以来最严重的挫折和损失。
自1978年12月十一届三中全会中国开始实行对内改革、对外开放的政策之后,中国开始步入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新时期。
“欲知大道,必先为史”
历史是最好的教科书,总能让人受益匪浅。新中国成立前,中华民族遭受西方列强的殖民入侵和迫害;1921年中国共产党成立后,带领中华民族推翻了帝国主义、封建主义、官僚资本主义三座大山,建立新中国。新中国成立至今,中国共产党带领中国人民,在摸索中实现了从站起来,到富起来,再到强起来的伟大历程。
+
“站起来”
1949年10月1日,毛泽东同志向世界庄严宣告了中华人民共和国的成立,中国人民从此站起来了。抗美援朝、南京长江大桥建成通车、两弹一星研发、恢复联合国合法席位、第一艘核潜艇下水服役等重大事件是建国后30年革命和社会主义建设道路的曲折探索,为我国社会主义的发展奠定了不可否认的基础。
+
“富起来”
1978年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召开,以邓小平同志为核心的党的第二代中央领导集体, 制定了坚定不移地推进体制改革,毫不动摇地促进对外开放的方针政策,为中国人民“富起来”奠定基础。这一时期,中美建交、建立经济特区、创建希望工程、举办第十届亚运会、香港回归、98年抗洪救灾、澳门回归、加入世界贸易组织、抗击非典、首次载人航天、汶川抗震救灾、举办奥运会等一系列重大事件,无不彰显中国国力的突飞猛进和经济的迅速增长,充分认证了“改革开放”是当代中国命运的关键抉择,是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和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必经之路。只有改革开放,才能发展中国。
+
“强起来”
中国的国际影响力日益提高,在国际舞台上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一个面向现代化、面向世界、面向未来的社会主义中国巍然屹立在世界东方!2012年,中国首艘航母“辽宁舰”交付使用;2013年,上海自由贸易试验区正式挂牌成立;2014年,中国成为世界第一货物贸易大国;2017年,举办“一带一路”国际合作高峰论坛;2019年,新中国成立70周年大阅兵;2020年,自疫情发生以来,在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领导下,全国人民万众一心,团结互助,中国人民做出了巨大的努力,付出了巨大的代价,也取得了阶段性的胜利;同时, 中国不仅仅是中国之中国,而是世界之中国,并指导支援世界各国,彰显国之大气。
内容来源:澎湃新闻
转载自:平安剑阁
审核 | 何红梅
排版 | 廖芳
我要评论 (网友评论仅供其表达个人看法,并不表明本站同意其观点或证实其描述)
全部评论 ( 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