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万里海疆任驰骋 毕生铸就大洋梦 ——记中国工程院院士徐德民

发布时间:2021-04-02 15:23:14

万里海疆任驰骋毕生铸就大洋梦

——记中国工程院院士徐德民

“科技落后、国力不强,就要被别的国家欺负”

1937年11月7日,徐德民出生在陕西省三原县。读小学之初,正值抗日战争激烈之时。“科技落后、国力不强,就要被别的国家欺负。”童年徐德民的心中便埋下了一颗报国强军的种子。

徐德民院士.jpg

徐德民院士.jpg

1956年,成绩优异的徐德民被推荐考入了西北工学院(西北工业大学前身之一)航海专业。作为一个从小生活在内陆的陕西娃,徐德民刚刚学习航海专业时,对所学的知识一无所知。他只是从课本上得知,近代以来,侵略者往往都是首先从海上对我国发动进攻,所以加强海防建设对国家非常重要。通过不断地学习和深入地研究,徐德民立志为祖国的航海事业奋斗一生。

“实验一定要继续,管子再烧坏由我负责”

1960年,徐德民作为预备教师留校工作。一个偶然的契机,徐德民和水下自主航行器结了缘。上世纪六十年代末,我国急需自主研发一种水下航行器,上级安排西工大承担其中一项关键技术系统的研制,并要求在两年之内拿出初期可行性方案。学校将相关专业的教师调集组成一个研究团队,30岁出头的徐德民被指定为这项任务的负责人。

完全自主创新的项目,要在一年内拿出可行性研究方案,团队压力巨大。紧迫的不仅是时间,还有研究经费。实验中需要用到大功率晶体管。当时,我国刚刚开始大功率晶体管的试制工作,制作的晶体管不仅性能不稳定,而且价格昂贵。那时,徐德民一个月的工资只有58.5元,而一个晶体管近300元。当在实验中烧毁了两个晶体管后,承担这项实验的老师便不敢再继续试了。“实验一定要继续,不要怕,要仔细,管子再烧坏由我负责!”徐德民鼓励大家说。就这样,暂停的实验又开始了。随着技术的不断提升,不再出现烧坏管子的现象了。

九十年代西工大徐德民教授指导学生进行课题研究.jpg

九十年代西工大徐德民教授指导学生进行课题研究.jpg

经过一年的努力奋斗,团队终于攻克了一个个技术难关,成功实现了预期目标,完成了规定的任务。

有了前期的研究经验,上世纪70年代初,当看到水下航行器在国家未来海洋战略中的重要作用,徐德民首先提出:要研制一种新型水下自主航行器,并主动承担起总体方案论证和原理样机设计等重要技术工作。经过不懈努力,徐德民成功突破了关键技术,使航行器的速度等主要性能显著提高。同时,他还开创了我国水下自航器控制系统采用电子技术的新局面,这项成果与国外同类产品相比具有独创性,是我国在水下自航器控制技术方面的重要突破。

1985年,此新型水下自航器获得国家科技进步一等奖。

认准新型水下航行器研究  贷款也要做项目

1998年,是徐德民人生的“拐点”。当时,各国在制海权上的争夺锋芒毕露。徐德民提出研制远程水下自主航行器的新方案,并担任原理样机总设计师,期望重点突破增大航程、精确定位和运载能力等关键技术。

为了争取立项,徐德民和项目组的同志,不分昼夜连续奋战,收集资料、撰写论证报告,奔波于北京、上海等地调研、试验,取得了有力的论证结果。终于,上级机关表同意开始自行研究。

项目获批,首先要解决的就是团队和资金这两个棘手的问题。1999年1月26日,以他牵头,由十多名成员组成的航海学院“水下航行器研究所”正式成立。为寻求经费支持,徐德民和项目组到业内多家研究所、生产企业寻求联合研制,出差更是省吃俭用,以节省开支。

最终,在徐德民的努力和坚持下,在那个普通教师一个月只有六七百元工资的时代,研究所贷款160万元,以破釜沉舟的勇气,开始了新型水下自主航行器的研究。

队伍和资金都有了,他和团队甩开膀子干了起来。然而,在长时间超负荷的工作压力和看不到眼前效益的情况下,有人表示要退出了。最终,5个人坚定地留了下来——宋保维、严卫生、刘明雍、胡欲立、潘光,年轻学者的信任和追随,让徐德民倍感责任重大。他把压力转化为攻坚克难的动力,与“五虎上将”拧成一股绳,不畏艰险,向更高的科研目标奋勇攀登。

数不清的艰辛和汗水 终于得到了认可

1999年冬天。项目研究终于进入了关键分系统的试验攻关阶段。顾不上自己的高血压和哮喘病,已年逾花甲徐德民带领团队远赴某地进行水下航行器的动力试验。

2000年初,团队开始进行导航系统的试验攻关。徐德民带领项目组针对几十种仿真结果,绘制出数千幅曲线反复比较,一个一个地攻克难题,终于确定了导航系统的最佳技术状态。

2001年1月新型水下航行器研究项目得到上级部门的肯定,被正式列为国家重点预研项目。从此,新型水中兵器和新概念水下航行器的基础研究、核心技术攻关和工程型号研制,正式拉开了壮丽的序幕。

2002年3月底,项目组进入水下航行器的湖上验证试验阶段。经过不断攻关和完善,此项目让自航器精度提高4倍以上,功能提高近3倍,项目的关键技术达到国际先进水平,具有重大国防、经济和社会效益。2004年,关键技术和原理样机研究成果荣获国家科技进步二等奖。党和国家领导人、中央军委领导同志亲临现场视察后,肯定了研究成果对国防建设的重要作用。

2006年5月14日,中共中央总书记、国家主席、中央军委主席胡锦涛(右二)视察某型号研制现场,徐德民院士(左一)向胡主席汇报工作.jpg

2006年5月14日,中共中央总书记、国家主席、中央军委主席胡锦涛(右二)视察某型号研制现场,徐德民院士(左一)向胡主席汇报工作.jpg

1998年白手起家,到2004年载誉而归,再到2007年水下自航器量产,徐德民用8年时间开创了水下自航器的新局面。

2005年12月,徐德民光荣当选中国工程院院士。

执笔:赵珍)


责任编辑:张娅

我要评论 (网友评论仅供其表达个人看法,并不表明本站同意其观点或证实其描述)

全部评论 ( 条)

    西北工业大学徐德民院士数十年来致力于水下航行器研究工作,开创了水下自航器的新局面。
    相关推荐
    热度榜 more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