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改革开放为核心的时代精神”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艰苦创业、敢为人先为这个时代打上了深深的烙印。“不改”是安逸的,是沉寂的,“改”有时是要忍受痛苦的,也是激情澎湃的,改与不改的抉择在于魄力和精神,成功与否在于努力和坚持,开放更是心理和实力双重强大的体现,要有承受冲击和融合的广阔胸怀。
一、怎样看待改革开放
40年前,以邓小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做出了一个改变中国命运的抉择,中国乘着春风进入了改革开放的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也开始成为了中国发展的主题。
改革之初是有争议的,或者说有很大的争议,如果等争议搞明白了再做决定,也就不会有改革开放了,小平同志选择搁置争议,让实践说话。历史总是相似的,1935年10月,中央红军经历一年的艰苦转战终于到达了陕北,多年漂泊的红军战士有了久违的“家”一样的感觉。毛泽东却“不识情趣”地打破这种“安逸”,他决定红军主力“渡过黄河,东征抗日”。当时的大部分指战员不理解这个决策,就连搭档陕甘支队司令员彭德怀也提出了疑问,认为刚刚经历长征的红军队伍吃够了没有“后方”、没有支援、没有群众基础的苦,这次又主动进入一个未知的领域作战是不明智的。在毛泽东的坚持下,东征战役正式打响,几个月下来,红军取得了硕硕战果,扩大的队伍,筹集了财物,最重要的是取得了广大爱国人士的支持,为日后再出山西抗击日寇积累了经验,留给蒋介石和地方军阀之间纠缠不清的麻烦,红军迎来了全新的发展,争议不辨自明了。
改革开放却似乎不那么幸运。改革开放四十年来,给中国带来了翻天覆地的变化,可是争议却一直没有停息。
“改革开放之前出不闭户、路不拾遗,现在每天出门都要回忆有没有锁门。”“以前路坏了,夜里有人偷偷的修,质量非常好,现在必须在金钱的号角下,在敲锣打鼓的启动仪式下带着光环去修,隔几天又坏。”改革开放之前一切都很美好,之后道德沦丧、一无是处。
喜欢回忆是人的本性,厚往薄今也是一些人的习惯,“我们那个时候”、“我经历的”往往都是至高无上、无可匹敌的。这种情况上升到政治高度就演化成了一些人在享受着当今物质生活的美好的同时,嘴里却充斥着创造美好生活的政治制度的种种不好,经济的发展伴随道德的滑坡是发展的动力和活力带来的负作用,如何减小这种负作用是我们应该考虑的问题,党的政府也正在积极面对这个问题。所以请辩证看待事物、公正对待过往。
二、改革开放与共同富裕
有人说,改革开放逼退了“共同富裕”,改革开放拉大了贫富差距,共同富裕正在渐渐退出历史舞台。改革开放的拓荒者邓小平提出社会主义的本质就是“解放生产力,发展生产力,消灭剥削,消除两极分化,最终达到共同富裕。”字字珠玑、振聋发聩,这是向全世界宣告,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首先是社会主义,在改革开放新形势下,中国共产党始终没有忘记“共同富裕”的目标。
这种说法不是漂亮话,这个目标不是遥不可及,习近平总书记在举世瞩目的党的十九大上庄严提出,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第二明确就是“不断促进全体人民共同富裕”。回望党的十八大以来,党和国家也确实以实际行动把共同富裕问题提上了日程。共同富裕不是同步富裕,不是无差别富裕,不能搞平均主义,历史上搞平均主义的实践无一例外都是失败的,同步无差别是另有意图者别有用心的说法,实践证明,先把我们的蛋糕做大,才能使每个人分到属于自己理想的一份。
十九大报告中,习近平总书记宣告了我国主要矛盾转变为人民对美好生活的需要同不平衡不充分的发展之间的矛盾,这是一个科学的判断,高度概括了改革开放四十年来中国的发展进步。四十年前,在研究中国社会的主要矛盾时,小平同志说,我觉得还是用毛主席的提法,“人民对物质文化的需要和落后的生产之间的矛盾”。这个说法是科学的,是建国之后就已经普遍认知的问题,只不过是实践建设中偏离了这一判断。邓小平同志在改革开放开始就重提这一命题,充分表明了改革开放“设计团队”的真心实意、赤子情怀,改革开放在实事求是前提下拉开序幕,必将在实事求是中稳步扎实推进,取得实际成果。
经过全体人民近四十年的艰苦创业,我国国民经济实力已经稳居世界第二位,人均收入也节节攀升,人民的需要已经不仅仅局限于物质文化,而更多地是享受美好生活,不平衡不充分的发展显然成为人民对美好生活需要的制约因素。城乡差异、脑体差异、东部沿海与西部内陆的差异等等,在我看来就是把矛盾焦点聚焦在公平正义问题上来,从某种程度上说,党和政府在新时代提出了主要矛盾的变化,就是正式将改变不平衡不充分的状况作为接下来工作的重点内容,在改革开放有了一定物质积累的情况下,把公平正义、共同富裕的问题提上日程。
当前及未来一段时期内党和国家行动的“总纲领”——十九大报告中制定了实现共同富裕的具体步骤:首先在2021年实现第一个百年奋斗目标,全面建成小康社会,要使贫困人口全部实现脱贫,人民生活水平普遍提高;其次是第一个十五年奋斗目标,十九大报告对于2035年基本实现现代化的目标要求明确定性,要使人民生活更加富裕,中等收入群体比例明显增加,城乡区域发展差距和居民生活水平差距显著缩小,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基本实现,全体人民共同富裕迈出坚实步伐;最后就是第二个百年奋斗目标,也就是第二个十五年奋斗目标明确指出,到2050年要使全体人民共同富裕基本实现。
2020年实现全面建成小康社会是改革开放进程中一个历史性胜利,证明党的科学领导深刻把握着量与质之间的度,什么时候到了冲锋陷阵、一决胜负的时机,党和政府会毫不犹豫带领人民发起冲锋。而冲锋的口号会像“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路上,一个都不能掉队”一样,让每一个国人为之振奋。
三、坚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逐步推动深化改革
改革之初,我国经济初步挣脱束缚、释放活力,呈现出遍地是黄金的状态,经济社会飞速发展,令世界瞩目,随着积蓄资源和力量的消耗,中国的经济发展进入了新常态,急需开发新的动能。
就像花生这种农作物,拔出一整棵的时候能一次性得到满满的收获,这个过程无疑会让人有丰收的喜悦,如果仅此而已,那也只能得到这么多,收成也就到此为止了。要想获得更多,还要把散落在土里的“散兵游勇”给挖出来,这个过程比直接拔一整棵要困难的多、繁琐的多,收获也不是立竿见影的,但只要耐心坚持,你会发现挖出来的落花生竟然堆成了小山。
中国经历了四十年的改革发展,遍地的黄金早已捡完,好吃的肉已然吃完,一整棵的花生已经拔出来了,接下来就到了啃硬骨头、挖落花生的时期。
全面深化改革需要突破利益的藩篱,需要“壮士断腕”的魄力和勇气。必须坚持和完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不断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坚决破除一切不合时宜的思想观念和体制机制弊端,吸收人类文明有益成果,构建系统完备、科学规范、运行有效的制度体系,充分发挥我国社会主义制度的优越性。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是改革开放四十年来党的全部理论和实践的主题,是党和人民历尽千辛万苦、付出巨大代价取得的根本成就。要保持政治定力,坚持实干兴邦,坚定四个自信,做到永不改弦易帜,绝不封闭僵化,所有改革必须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框架下,不能逾越这个框架;同时要在不断的改革实践探索中给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增添新的内容,使这个制度体系不断完善。
四、以“一带一路”建设为重点,不断扩大对外开放
党的十九大报告明确指出,中国开放的大门不会关闭,只会越开越大,在中非合作论坛北京峰会上,习近平主席再次重申,中国坚定不移坚持对外开放。中国希望与世界共同繁荣,欢迎其他国家搭中国发展的“快车”、“便车”。秉持“世界好,中国才能好,中国好,世界才更好”的理念,用博大的胸怀拥抱世界。
中国在新时代的对外开放将以“一带一路”建设为重点,与沿线的亚非国家在互利共赢的基础上开展深入合作交流。当西方政府把非洲看作是“不稳定、移民和恐怖主义来源”时,中国对非洲的政策与西方的不同之处主要表现在两点,第一中国对非是平等相待;第二中非关系是互利共赢。我不否认中国对非合作会使中国有更大的发展,但是中国不霸道,这些发展是建立在平等互惠的基础上。在中非合作论坛北京峰会上,习近平主席发表了一段重要讲话,引起了与会非洲国家领导人广泛共鸣,这就是有关“五不”的论述,即:不干预非洲国家探索符合国情的发展道路,不干涉非洲内政,不把自己的意志强加于人,不在对非援助中附加任何政治条件,不在对非投资融资中谋取政治权利。“五不”原则铿锵有力、掷地有声,意义堪比新中国成立时周总理在亚非国家参与的万隆会议上提出的“和平共处五项原则”,这是新时代的“平等互利五项原则”。由和平共处五项原则提倡五个“互不”到新五项原则提倡的“五不”,既体现出中国主张和平外交的历史源远流长、初心依旧,也体现了我国经历改革开放四十年发展国际地位的提升及展现的平等互惠的大国素质大国形象。
中国讲究实干主义,中国对非合作是真诚友好的,这也是非洲人民都欢迎中国的重要原因,换位思考,真心换真心,中非关系只有中非人民有发言权,容不得外人妄加揣测。桃李不言,下自成蹊。外媒曾经采访过一位几内亚女孩,她说:“我们听说,西方人拿出数十亿美元建造公路,但他们从未建成;但如果你看到几个中国人在干活,你就知道,那条公路将在几个月后建成。”每个和中国建交的非洲国家几乎都能看到中国建设者的身影,中国将以实际行动让世界看到了中国诚意。
我要评论 (网友评论仅供其表达个人看法,并不表明本站同意其观点或证实其描述)
全部评论 ( 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