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典传颂 | 《我们走在大路上》—— 一首催人奋进的歌

2020-08-11 10:15:15 张淑琴

写在前面

一曲曲红色歌曲犹如一段段历史,不仅能享受音乐美感、怀旧追忆,更能感受激情、汲取力量。马克思主义学院硕士生党支部策划的“一支部一品牌”之“歌唱中国共产党,颂扬美好新时代”系列微党课活动的第十八讲,由支部成员张淑琴分享歌曲《我们走在大路上》,借红歌之声,颂红色经典,再现峥嵘岁月,感悟红色精神。

一、歌曲欣赏







我们走在大路上

意气风发斗志昂扬

共产党领导革命队伍

披荆斩棘奔向前方

向前进向前进

革命气势不可阻挡

向前进向前进

朝着胜利的方向

革命红旗迎风飘扬

中华儿女奋发图强

勤恳建设锦绣河山

誓把祖国变成天堂

向前进向前进

革命气势不可阻挡

向前进向前进

朝着胜利的方向

我们的道路洒满阳光

我们的歌声传四方

我们的朋友遍及全球

五洲架起友谊桥梁

向前进向前进

革命气势不可阻挡

向前进向前进

朝着胜利的方向

我们的道路多么宽广

我们的前程无比辉煌

我们献身这壮丽的事业

无限幸福无上荣光

向前进向前进

革命气势不可阻挡

向前进向前进

朝着胜利的方向

二、作者简介







李劫夫,1913年11月17日出生于吉林省农安县。1937年5月进入中国工农红军延安人民剧社,后转到新成立的八路军西北战地服务团,专门从事美术宣传工作,同时试笔抗日歌曲创作。1939年1月,加入中国共产党的李劫夫随同西北战地服务团到达晋察冀边区,在敌后战场逐渐进入抗日歌曲创作的高产期,先后谱写出《我们的铁骑兵》、《王禾小唱》、《狼牙山五壮士》等传世之作。抗战后期,他转到晋察冀军区第三军分区出任冲锋剧社副社长。1945-1948年解放战争期间,先后在热河军区胜利剧社任副社长、冀东军区工团团长等职。新中国成立后,他创办了东北音乐专科学校,并将其发展成全国有名的沈阳音乐学院。同时,他紧跟时代前进步伐,创作了大量脍炙人口的通俗歌曲,成为国内少有的高产作曲家。

三、创作背景及过程

1960年前后,由于“大跃进运动”等的左倾错误,我国的国民经济遭到了严重的打击,人民生活也陷入了极度的困难之中。1962年,周恩来视察辽宁期间,接见了李劫夫等人,并鼓励他们就当前形势,创作出激励中国人民奋勇前进的作品。李劫夫正是在周恩来的鼓舞下,写出了这首经典的歌曲。

1.歌曲的酝酿

《我们走在大路上》虽完稿于1963年3月,酝酿和构思却早在1962年春夏就开始了。当时,共和国刚刚告别苦痛的三年困难时期,即将进入“知天命”年轮的李劫夫看到全国人民咬紧牙关,与困难顽强斗争,自力更生发展经济,于是他萌生写《我们走在大路上》的强烈欲望。







2. 歌曲的诞生

时任中共中央副主席、国务院总理的周恩来与国务院一些部委主要领导人一同来到沈阳视察。中共中央东北局和辽宁省委决定组织两场文艺演出。6月14日晚上,周恩来观看了辽宁省文艺工作者以音乐会为主要形式的歌舞晚会。演出结束后,周总理与安波、李劫夫进行了长达数小时的倾心交谈。在交谈中,周恩来向两位音乐家讲述了当时国家面临的严峻的经济形势,并直言不讳地谈及苏联撕毁协议、撤走专家等问题。经过周恩来总理的点拨及激励,李劫夫将《我们走在大路上》创作完成。



四、歌曲赏析及版本更迭

      作品以其高昂的曲调和有力的节奏,表现了上世纪60年代全国人民面对困难却“意气风发斗志昂扬”的革命精神和时代风貌,以及革命队伍“披荆斩棘奔向前方”的豪迈气概,展现了我国人民步伐矫健、朝气蓬勃的形象。歌曲语言凝练,结构严谨,引人奋发向上。在当时的时代背景下,这首歌为我们党及人民群众战胜困难,坚定地走社会主义道路带来了强大的精神力量。

      《我们走在大路上》自问世以来,一直受到群众的欢迎,共有四个版本流传于世。《我们走在大路上》版本的更迭折射出随着国家发展形势的变化与面临任务的不同,歌词更贴近了新的时代风貌,更适应了时代的变迁及历史发展的脚步。直到今天,这铿锵有力、乐观向上的旋律依然激励着中华儿女不断前行,始终对未来充满希望。

五、所思所感

1.文艺作品的创作要符合时代所需

文艺之花应为时代和人民绽放。《我们走在大路上》不断根据时代的变化、人民的需要进行歌词的改动,使其成为永远具有生机活力的金曲,既符合时代,又便于理解传唱,还能为国家的建设、时代的发展提供内在的动力支持。正如习总书记在全国政协十三届二次会议联组会上指出,“文艺创作、学术创新拥有无比广阔的空间,要坚定文化自信、把握时代脉搏、聆听时代声音,坚持与时代同步伐、以人民为中心、以精品奉献人民、用明德引领风尚。”这“四个坚持”的新要求是当代的文艺作品创作的明确方向,文艺作品应从时代、实践与人民群众身上汲取营养,凝聚起人民强大的文化力量。

2.不断增强“四个自信”,坚定地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

道路关乎国家命运和民族前途,党的十九大报告提出,“全党要更加自觉地增强道路自信、理论自信、制度自信、文化自信,既不走封闭僵化的老路,也不走改旗易帜的邪路,保持政治定力,坚持实干兴邦,始终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历史也昭示人们,要实现国家富强、民族振兴、人民幸福,必须找到一条适合中国国情的正确道路,中国现在取得的辉煌成就与我们所走的道路息息相关,今后旗帜不能易,道路不能偏。

3. 先辈们不畏艰苦精神需要我们传承和弘扬

在革命、建设时期艰苦的环境下,无数共产党员坚定理想信念,践行为人民服务的价值理念,以乐观向上的姿态面对未来。新时代,在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进程中,我们都要充满信心,努力奋斗!

参考文献:

[1] 孟红.《我们走在大路上》:民族自强的宣言书[J].世纪风采,2019(5):43-46.

[2] 孝文.《我们走在大路上》[J].党史文苑,2016(5):42-43.

[3] 贾志敏.歌曲《我们走在大路上》诞生记[J].党史文汇,2012(9):57-61.

[4] 赵楠.论《我们走在大路上》的音乐价值[J].北方音乐,2018(5):81.

责任编辑:霍雨佳

我要评论 (网友评论仅供其表达个人看法,并不表明本站同意其观点或证实其描述)

全部评论 ( 条)

    《我们走在大路上》是在复杂的背景下完成的,它象征着中华民族不畏艰难、艰苦奋斗的拼搏精神,时刻激励我们砥砺前行。
    说明:热度榜主要以育人号最近72小时的活跃度(包括发文量、浏览量、评论数、点赞数)和近24小时的更新数为主要指标进行计算。其中前者占60%,后者占4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