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弘扬教育家精神,建强中国判例制度史教师队伍

发布时间:2025-05-24 15:03:27


中国判例制度是中华法系与中华法治文明的重要组成部分,它博大精深,内涵丰富,特色鲜明,经过数千年嬗变、演进和发展,蕴含了许多彰显法治光辉的理性因素。判例是具有规范和启迪作用的司法判决。在我国古代法律体系中,制定法是最基本的法律形式,判例植根于制定法,起着补充、变通、丰富、发展制定法的作用。制定法与判例的巧妙结合,是中华法系的特点和优点。判例体现法制的发展与进程,反映司法的状况与水平,是特定时期法制状况的缩影,是国家法律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从先秦至明清,我国古代判例制度经历了产生、壮大、成熟的过程,促进了法治文明的发展进步。中国判例制度史课程详细介绍了从秦汉到近代,我国各个阶段的判例实践和特点,面向学生讲好中华优秀传统法律文化,推动更多学生认识、熟悉中华法治文明,树立中华法治文化自信。教师是立教之本、兴教之源,强国必先强教,强教必先强师。中国判例制度史由西北政法大学法治学院汪世荣教授和王斌通副教授等党员教师组成教学团队,致力于将弘扬教育家精神与传承中华优秀传统法律文化相结合,将教师课程思政与师德师风建设相结合,打造法学特色鲜明、史学内涵丰富、理论联系实际的法律史“金课”。

资料图片

资料图片

第一,坚持立德树人,理实并重,努力做“教育强国”西法大实践的建设者。我们党历来重视教师队伍建设。毛泽东同志十分重视培养忠诚于党的教育事业的教师队伍,他对教师队伍深切关怀,具有浓郁的教师情结、师生情谊和教育情怀。抗日战争时期,毛泽东同志为抗大教员题词:“忠诚党的教育事业。”邓小平同志提出“教育是一个民族最根本的事业。”“一定要在党内造成一种空气:尊重知识,尊重人才”。习近平总书记强调,“教师是立教之本、兴教之源”。“要实施教育家精神铸魂强师行动,加强师德师风建设,提高教师培养培训质量,培养造就新时代高水平教师队伍。”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关于教育的重要论述,弘扬教育家精神,传承我们党尊重教师、重视教师的优良传统,要求高校教师队伍建设关心教师、帮助教师,造就一大批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扎根祖国大地、潜心教书育人,具有完善人格、高尚灵魂、博大胸襟、育人智慧的优秀教师。当前,中国判例制度史教学团队积极主动地践行教育家精神,建立了相互帮扶、共同促进的团队建设机制,不断提升教师教书育人能力,促使教师们成为师德高尚、业务精湛、富有活力的高素质专业化法学教师,为“教育强国”西法大实践贡献绵薄之力。

第二,坚持德法兼修,实践导向,努力做“法治建设”西法大方案的践行者。习近平总书记201753日在中国政法大学考察时强调,“全面推进依法治国是一项长期而重大的历史任务,要坚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道路,坚持以马克思主义法学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理论为指导,立德树人,德法兼修,培养大批高素质法治人才”。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通过的《中共中央关于进一步全面深化改革、推进中国式现代化的决定》明确提出,“完善以实践为导向的法学院校教育培养机制”,为进一步推进法学教育改革提供了重要指引。长期以来,西北政法大学在中国法律史特别是中国判例制度史、秦汉法制史、唐宋法制史、明清法制史、陕派律学、革命根据地法制史、红色法治文化、“枫桥经验”等领域形成了享誉全国的研究成果和育人特色,为国家输送了大批德法兼修的高素质法治人才,形成了“法治建设”西法大方案。当前,中国判例制度史教学团队认真学习贯彻习近平法治思想、习近平文化思想,发扬优良作风,坚持实践导向,立足新时代法治建设新任务新要求,创新理论与实践相有机结合的法学教育教学模式,重视古今案例比较分析,努力培养具有坚定理想信念、强烈家国情怀、高尚道德情操、扎实理论功底、卓越实践能力的高素质法治人才。

第三,坚持科技引领,智慧赋能,努力做“科技革命”西法大探索的推动者。现阶段,我国正在进行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的伟大征程,新一轮科技革命和大国战略竞争也在深刻影响世界未来的走向。科技革命推动着时代的“升维”跃迁,战略竞争加剧了国际格局的深度调整,落伍者将会有很大可能遭受非对称性的“降维”打击。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提出构建支持全面创新体制机制,要求提升国家创新体系整体效能。教育强国重在支撑国家强国建设,高等教育综合改革的目标和问题都指向推动全领域、全链条创新,高校需要以创新引领高质量发展而主动变革。数字时代,教育将出现“课堂+智能”新形态,将产生“智能技术参与下的规模化教学和个性化学习”教育新范式。这就要求,教书育人和学术研究要以技术创新为驱动,与经济社会发展联系在一起,去解决阻碍现实发展的问题,走科教融汇、产教融合之路。学术创新不能仅满足于纸面论文的发表,更需要转化为现实的生产力,即把论文写在中国大地上。当前,中国判例制度史教学团队积极学习、参与智能化的教学研究改革,激发内在创新动力不断提高学术创新效能,使育人成果、研究成果融入科技革命、融入社会发展、融入时代要求

【作者单位:西北政法大学法治学院、法律硕士教育学院;本文系西北政法大学2024年度教师思想政治和师德师风建设研究项目《教育家精神引领陕西省属高校教师队伍教师建设路径研究》(项目号JSSD202403))、西北政法大学研究生教育教学改革研究项目《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法律文化》(项目号YJWH200304)、西北政法大学2023年度本科教育教学改革研究项目《以课程思政建设推进新时代“陕派”法学生培育研究》(项目号XJYZ202327)的阶段性成果】


责任编辑:何丹

我要评论 (网友评论仅供其表达个人看法,并不表明本站同意其观点或证实其描述)

全部评论 ( 条)

    中国判例制度是中华法系与中华法治文明的重要组成部分,它博大精深,内涵丰富,特色鲜明。
    热度
    more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