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战疫”中成长—西藏民族大学体育学子的抗疫生活和抗疫宣言

2020-05-11 10:23:33 朱亚成

疫情,让我们有了不同寻常的成长经历;灾难,让我们更加顽强而又坚定地走向未来。天佑中华,共克时艰。中华民族自风雨中走来,也必将坚韧地战胜病魔!作为西藏民大学子、祖国儿女,我们承担起这份职责,面对疫情坚定承诺!为武汉加油!为中国加油!用心灵点燃生命的灯,用坚强编织美丽彩虹,伸出温暖的手,有爱才会永恒,无穷的力量都在逆行中!在战“疫”中成长,谨以此课,致敬未来。下面,让我们一起欣赏体育学子的抗疫生活和抗疫宣言。

黄辉鸿:学习·训练·写作

高中的时候我的教练曾对我说过这样一句话“生命不息,运动不止”。这句话一直激励着我前行。疫情当前,作为一名民大学子,我觉得虽然没有开学,但是我们学习的脚步不能停歇。接下来我就谈谈在家学习的近况。

粗缯大布裹生涯,腹有诗书气自华。

可能大家都听过下半句诗词,但上半句却鲜有耳闻。而上半句却是对大多数学子学习环境的映照。即使穿着破烂的衣服,却掩盖不住那股气质。即使学习环境不好,也阻挡不住学习的热情。在抖音中,我有幸得知西藏学子攀上山峰,为了更好地接受网络信号。其实这信号放射出的是千万学子那股学习的劲头。我拥有如此好的学习环境,我又怎能不好好学习。在家期间,我通过网络媒体的方式自学课程。我会按时完成老师布置的学习任务,同时我也会预习相关方面的知识,为开学做好准备。一个人不能因为没有要求,而不去为之努力。只有严格的要求自己,才能使自我提升。因为有报考英语四级的打算,所以现在就提前准备。我要根据自己的情况一步一步来,从最基本的单词开始。每天一个小目标,激励自己勇往直前。同时也重拾自己阅读的兴趣,再回看以前读过的文章,那是别有一番风味,有了新的体会与感触。

纸上得来终觉浅,绝知此事要躬行。

理论学习固然重要,但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作为一名体育学院的学生,身体素质训练是必不可少的。而作为一名体育教育专业的学生,专业技能的掌握也是不可或缺的。有必要进行素质训练,避免身体素质下降。有了良好的身体素质,才能有能力去学习专业技能。通过学校老师发布的教学训练视频,自己进行相关的练习,以便更好的掌握。正所谓是干一行爱一行,既然选择了体育这门行业,我们就要对自己有所担待。尝试着依据自己的身体状况制定相应的锻炼计划,根据时间安排,保持每天定量的运动。相信付出总有回报,动起来,让身体充满动力。

问渠哪得清如许,为有源头活水来。

我相信通过自己的努力,总会有回报。可人无完人,总会有所缺失。古话说得好,三人行必有我师焉。朱老师给我们在线开展了几次学术讨论会,各自发表自己的意见,而在其中我得到了很好的进步。我深刻意识到了自己有些方面的不足,找到自身的缺点,便是找到自己改正的目标,希望自己能更上一层楼。疫情期间,我发表了一篇学术论文《西藏民俗体育“十四五”规划前瞻》。在自己不懈的努力之下,结合朱老师以及其他老师给的意见进行相应修改,反反复复,不断打磨,最终如愿发表。我知道自己还有很多进步的空间,在以后我要做到尽善尽美。正如“读书破万卷,下笔如有神”。

赵聚:感动·成长·收获

2020年,我们遇到了新型冠状病毒肺炎。新冠的出现,让我经历了人生中最长最特别的一个寒假。这个寒假有感动,有成长,有收获。

感动——“逆行者”的背影。

作为新冠肺炎病毒疫情的重灾区武汉、湖北,飞速传播的病毒,大量增长的新冠感染患者,使得武汉、湖北亟需全国各地的医护工作者支援。我们知道,即使穿上厚厚的防护服,可依然有被感染的可能性,医护人员被感染的例子不是没有过的。但就是这样,明知道有着被感染的风险,全国各地的医护人员依然无所畏惧,前赴战场,驰援武汉,驰援湖北。无数的伟大“逆行者”支援重灾区。十七年前,曾经的抗非英雄,如今已84岁高龄的钟南山院士亲自挂帅,只身前往武汉。还有着心济苍生的李兰娟院士每天只睡三个小时,带着自己的团队夜以继日的研制病毒疫苗。这一个个伟大的身影,让我看到了无私,让我看到了团结,让我深深感动。

成长——聆听父母的教诲。

疫情期间,被困于家中。和父母有了更深的交流。父母对我的未来的道路,学业、人生都给出了很多建议与指导。他们告诉我,无论做什么,都要把爱国摆在第一位,我牢牢地记在了心中。他们叮嘱我,学习上不能有半点马虎,大学要学好你的专业,以后才好立足于你的职业,你要对你的学生们负责。还告诉我自己不要给自己施加太大的压力,努力不等于压力。他们也给我讲了许许多多的做人的道理,告诉我即使在这个物质条件富足的年代,依然要学会勤俭节约艰苦奋斗。在这一段时间里,我还开始主动承担家务,开始学着做饭,洗衣服。他们看到我的变化,都说我长大了。

收获——网络学术研讨的参与。

疫情期间,原班主任朱亚成老师为我们召开3次网络学术讨论会,帮助我们居家学习,积极抗疫,共同进步。在此之前,我先后在《中国市场》(2004年版核心期刊、RCCSE中国核心学术期刊)等国家级期刊上发表《西藏户外运动价值探究》《基于SWOT的西藏户外运动发展研究》《美丽西藏建设背景下藏族赛马节发展的SWOT分析》等3篇学术论文。疫情期间,我有幸在《中国农村教育》杂志发表《西藏户外运动“十四五”发展规划前瞻》的研究报告。成绩的取得离不开老师的指导,更离不开自身的努力。疫情期间,朱老师为我们邀请了4位点评专家和指导老师,为我们的研究思路把脉。点评老师不仅为我们的研究报告提出了宝贵意见,还为我们未来的学术道路指明方向。我相信每位同学都跟我一样,收获满满。

刘配源:脚步·体验·爱好

从未停歇的脚步。

两个多月之前的我还以为这又是一个上大学以来的普通寒假,想着我又会去做自己喜欢的兼职,赚点生活费,可以约约老友,看场电影,坐在一起聊聊天,谈谈心……仿佛又是和大一的假期没什么两样。可是,这股“疫情”之风来得太快,一切的出行计划都被迫取消。为了抗击疫情,我们改变了生活习惯,积极配合相关规定,尽量减少外出。原来对外开放的大门,如今却挂着“谢绝外来人员入内”的牌子。网络上开展卫生知识讲座课,内容是如何预防新型冠状病毒肺炎。学生们在家利用互联网体验“云课堂”的学习模式……这个假期,我们被疫情阻挡住了出行的脚步,但我想说,我们追求美好生活的脚步却从未停歇。学无止境——“云课堂”学习进行时。

与众不同的体验。

疫情期间,学校响应教育部“停课不停学”的号召,我们在线上上课,这是所有师生迎接的一场全新的学习体验,师生面临教学条件变化和交流空间变化。这一段时间,学校和老师们忙着给学生们做开学前各种线上课堂的调试,学生们也都准备好了网络、设备,静待在网络上师生相见的那一刻。

如今云课堂已经进行一周了,在这一周里,我从这种新型的学习模式里感受到了许多:即使无法与老师面对面交流,但我们可以在讨论区里与老师进行互动,反而更加激发了同学们畅所欲言的热情;即使我们面对的是冷冰冰的电脑,但电脑的另一端是每一位老师认真讲课的身影和充满热情的话语;即使没有在学校时的老师的监督与指导,但我们仍然没有放任松懈自己,听课时写下的每张笔记和重点都是最好的证明。抗击疫情期间,虽然改变了我们的假期生活,但却改变不了我们对学校生活的期待,而在网络上体验学习生活,一定会出现很多别有意义的故事。相信,这也将是我们一生中都难忘的记忆。技多不压身——做自己喜欢的事。

重拾自己的爱好。

在学习之余,重拾自己的爱好。闲暇时光,从箱子里翻出画笔,拿出一张白纸,学习着别人的作品,勾勒出大体的轮廓,即使是普通的水彩笔,也能画出水彩的感觉。或者是看看自己之前读过的一本书,现在再来品味,又会有不一样的感触……时而打开窗户望望远处的山,放松一下眼睛,舒展一下筋骨。这个枯燥的假期,因为有自己喜欢做的事情而变得有生机起来。

你不必行色匆匆,可以尝试悠然欣赏周遭的美好与感动;你也不必光芒四射,只需脚踏实地认真生活;你更不必去成为别人,因为你自己本就是最好的。人生海海,别忘了继续保持对生活的无限热爱。你想要的,岁月都会给你。

冬天已经过去,春天还会远吗?春暖花开,生活总会回归正轨。我们终会在学校相见,继续奔跑,继续热爱生活,遇见更好的自己!

冯子健:配合·明辨·珍惜

在2020年这个特殊的春节里,新型冠状病毒蔓延全国,这场突如其来的新型冠状病毒感染的肺炎疫情牵动着每个国人的心。作为一名在校大学生的我,虽然无法像白衣天使那样奋战在疫情防控一线,但我却无时无刻不在心系疫情中的武汉人民和医务工作者,被他们的伟大精神和意志所感动。同时,我也清楚此时的自己更要倍加努力,为抗击疫情贡献一份自己的力量。

学会配合。

我在家中积极配合学校工作,保持良好心态。根据国家相关部门的部署,学校在第一时间实施了一系列疫情防控措施,最大限度阻断疫情传播渠道,以保障全校师生的身心健康。虽然我们身处家中,但依然积极配合学校做好疫情防控工作,这是我们义不容辞的责任。同时,保持良好的心态,通过适当的娱乐活动调解情绪、舒缓压力。

学会明辨。

学会明辨是非,理性面对疫情。目前,疫情形势虽然仍较为严峻,但我们要有必胜的信心。网络社交媒体上信息繁杂,我们要学会判断和筛选这些信息,不信谣、不传谣,密切关注国家权威部门发布的真实信息和疫情防控举措;要主动向家人和朋友宣传防控知识,主动承担起一名大学生的社会责任。

学会珍惜。

做到不负韶华,充分利用假期。要做到作息规律,合理安排假期时间,全面提高自身素质。作为体育学院的学子,在家中不仅仅要学习好文化知识,更要锻炼好自己的身体,学习好专业技能知识。同时,还要充分利用互联网学习资源,多阅读书籍和相关文献,做好学术科研工作,把这段时间当做一个厚积薄发的积淀过程。

我相信,伟大出自平凡,作为一名民大学子,面对这场疫情,决不能袖手旁观,要在家中潜心学习,不断充实自我。在这段静心静思的生活中澄清目标,坚定方向,告别精神的匮乏,汲取奋进的力量。最后,相信在全国上下的共同努力下,一定能够尽快打赢这场战役。

秦超:情怀·魄力·景气

在中国2020年的春节前几天,中国武汉爆发新冠疫情。一方有难,八方支援。新冠疫情期间可谓是举全国之力。每一个人做好自己的工作,做好自己的事情,不给国家添加困难,就是在做贡献。全国人民积极响应,居家办公,居家学习。

感受八方支援的情怀。

虽然2020年2月新冠疫情席卷全国,直至现在各国都出现感染者,但是我们国家却做出了最好的防控,经过全国人民共同努力,疫情得到很好的控制。在这片神州大地上,我们每天都在书写可歌可泣的事迹。在这期间我们每天都在和病毒抗争。各地的医疗专家、医生、救护人员、志愿者等等,从四面八方奔赴疫情第一线救死扶伤。天天与死神交锋,拼尽全力挽救每一个生命。每个人都在为他们加油、打气,各大视频和各大社交平台都在呼吁每一个人为中国加油,为武汉加油!当我看到这些视频时,我的心灵被深深地震撼。虽然疫情十分恐怖,但是人们用爱温暖受难者。

学习困知勉行的魄力。

疫情期间,学校开学受影响,学生学习环境受影响,但是再大的困难也不能阻止我们学习。学校积极组织线上学习,老师们通过线上教学。在疫情肆意的时候,学生和老师一同开展线上学习。老师们开始学习怎么通过网课形式把知识传播到我们每一个学子的身上。从对网课平台的不熟悉,到逐渐运用。学生每天线上汇报自己的身体情况。学生提前签到,在线课堂答题,课后学习线上提交作业等等。学校还不定时的监督和旁听线上课程。发放线上评课调查问卷,不断改善线上教学存在的不足。以及学术期刊在疫情期间免费登录学习。在这疫情期间我们砥砺前行,克服困难。即使疫情发展期,我们也在努力学习。

恢复万象更新的景气。

在新冠疫情爆发后,中国为了控制疫情的发展,下令“封城”。餐饮服务行业、企业工厂等全部停业停工。顿时间,我们所在的地方变成了“空城”。各行各业都面临着严重的危机。但是在国家和人民英雄的力挽狂澜之下,在3月25日起(除武汉市外)解除“封城”的命令。“空城”开始有人走出来,开始缓慢的复苏。人们用“绿码”安全有序的活动。

这次疫情让我感受到祖国一方有难,八方支援的情怀,让我感受到爱在人与人之间传播,即使在困难时期也不能阻止学子在知识中畅游。

贺峻:关心·专注·丰富

关心新冠疫情。

我是一个普通的大学生,但2020却是一个不普通的新年。在这个时候,我们本应在校园里读书、锻炼和同学们打球,但是新年之际的新冠疫情却让我们猝不及防。在新年之前,本该留在上海打寒假工的我被“胆小”的老妈勒令叫了回来。没想到刚回到家就得到了疫情席卷全国的消息。

网上有人戏称:你不是想在家里呆着就能为国家做贡献吗?当初的你不是说给你一部手机在家待着什么都不做就能一直待着吗?你的机会来了。也许有几个瞬间当初的我也是这么想的。但是开学前夕,无所事事带给了我很大的惶恐感。我开始帮爸妈做更多的家务,我开始锻炼,我开始看以前没有好好看的书,我开始复习功课……惶恐感就这样消失了。我的哥哥曾对我说,不知道做什么的时候,就做好当下。他是对的。

专注线上教学。

开学后我有点不太习惯线上教学,总感觉“差点意思”,自我感觉也没有传统的教学学到的多,注意力也不能很好地集中。一开始我是使用手机观看慕课、老师的直播等,就会经常遇到一到上课的时候就有别的事情,一只手拿着手机、一只耳朵听着课,另一只手和另一只耳朵在干别的。后来我觉得用电脑效果可能会好一些,于是我把电脑搬到一个空房间,手机根据课表定上闹钟,每次上课就变成了提前去我的“教室”,准备好之后正好上课。这也算是一种“仪式感”吧。“仪式感”确确实实提高了我听课的效率,也更有效的利用时间。

丰富疫情生活。

在课余时间,原班主任朱老师带领我们开展线上学术讨论,老师为我们邀请多位青年教师指导我们。这不仅丰富了我们的疫情生活,而且提高了我们的思考能力和表达能力。把一些空余的时间充分利用起来,提高学习效率。疫情期间,自己撰写的一篇研究报告顺利发表,总算没有辜负老师。这几个月的“抗疫”生活让我失去了很多,但也收获了很多。在这个特殊的学年,守住自己在学校的那份节奏,疫情虽可怕,但人心更坚固。

(文:朱亚成)

我要评论 (网友评论仅供其表达个人看法,并不表明本站同意其观点或证实其描述)

全部评论 ( 条)

    在“战疫”中成长—西藏民族大学体育学子的抗疫生活和抗疫宣言
    说明:热度榜主要以育人号最近72小时的活跃度(包括发文量、浏览量、评论数、点赞数)和近24小时的更新数为主要指标进行计算。其中前者占60%,后者占4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