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党建+产学研+智慧赋能基层”三线行动 助力乡村振兴——植科学院志愿队依托党建品牌和科技小院志愿服务林芝市乡村

发布时间:2025-06-09 17:38:08

植科学院教工第二党支部创建党建+业务”党建品牌,在党建引领事业、标准化阵地、党员实践站、产学研融合等方面取得了较好成效。2025年,党支部获批教育部高校“双带头人”教师党支部书记“强国行”专项行动,进一步激发党支部和党员骨干干事创业的工作热情、创新意识和担当作为激情,党支部书记冯西博为主的3名党员、1名入党积极分子作为学院科研和教研骨干“新农科”建设为契机,紧紧围绕重点高原农作物,在党支部党建品牌“党建+教研室+科研”模式下,分别在林芝市、拉萨市、山南市、日喀则市建立了4个科技小院,依托科技小院全面加强对研究生、本科生的知农爱农、强农兴农教育,以科技小院为纽带将高等农业教育与乡村振兴战略紧密联系起来,在生态文明、智慧农业、乡村振兴、基层治理、民族团结、党的建设等方面实现了“自我发展、服务基层”双丰收

志愿服务队

志愿服务队

在植科学院党委的指导下,在教工第二党支部“强国行动”专项项目关心、米瑞乡政府和玉荣增村党支部的支持下2025年6月4日,一场别开生面的志愿服务活动在由第二党支部老党员胡单副教授牵头创建林芝市巴宜区米瑞乡玉荣增村科技小院有序有效组织开展。

玉米科技小院

玉米科技小院

本次志愿服务队依托学院创新项目组计划安排,由学院党委书记达瓦副教授顿珠罗布指导由研究生林玉峰担任队长,9名研究生与3名本科生共同组成大家分工明确、准备充分、团结统一,研究生与本科生“传帮带”,以良好的精神风貌、朴实的工作作风、昂扬的奉献精神共同组织实施了本次志愿服务活动,努力发挥农科学子的学科优势,引导广大农科学子在乡村振兴实践中增长才干、锤炼本领,以志愿服务助力农业农村现代化。


科技服务

科技服务

活动当日,大家驱车来到了目的地,走进林芝市米瑞乡玉荣增村入驻林芝巴宜区科技小院基地4名研究学员实现汇合,共同有序开展了座谈交流、参观玉米超高产栽培研究生实践基地AI培训、政策宣讲沉浸式体验、志愿服务等系列活动,将党建+产学研+智慧赋能基层”乡村振兴志愿活动开展的有声有色、有行有感使得党建、产学研社会服务深度融合。

宣讲

宣讲

活动伊始,志愿队来到由植科学院柔性引进人才候鹏研究员与胡单副教授合作建设的玉米超高产栽培研究生实践基地。该基地在2024年10月刷新全国玉米单产纪录(1672.86公斤/亩)。志愿队通过实地调研、组织座谈会等形式与基地4名研究学员深入学习交流,了解玉米生产现状,提高了农科学子专业能力,促进了产学研深度融合。

在与基地研究生的座谈交流中,大家重温学习了习近平总书记给中国农业大学科技小院学生的回信精神,大家一致认为作为新时代青年学生始终将牢记习近平总书记“同学们志存高远、脚踏实地,把课堂学习和乡村实践紧密结合起来,厚植爱农情怀,练就兴农本领”的殷切嘱托,在建设农业强国的伟大实践中担当作为、勇毅前行。大家围绕主题,相互交流了科学研究、农业发展、乡村治理、新质生产力、民族团结、党的基层组织建设等方面的话题、收获和情况。

交流

交流


为切实增强玉荣增村村干部熟练运用AI智能软件辅助完成日常工作,同时确保各项惠民政策精准落地,志愿队在玉荣增村组织开展了“村干部AI智能使用培训”,结合村务实际,针对村干部在操作中遇到的问题进行现场解答和指导,形成“集中授课+手动实操+互动讨论”的模式,并同步进行了“惠民政策进村入户”走访宣讲活动,由经过培训的村干部和志愿队成员组成宣讲小分队,深入田间地头、农户家中,面对面讲解利民便民的惠民政策,耐心解答村民关于政策细节、申请流程等方面的疑问并向其发放精心编制的惠民手册。本次志愿活动旨在提升村干部数字化办公的效率,提升村民对惠民政策的知晓度和获得感。

传薪火

传薪火

研究生志愿者行动

研究生志愿者行动











责任编辑:达瓦 冯西博

我要评论 (网友评论仅供其表达个人看法,并不表明本站同意其观点或证实其描述)

全部评论 ( 条)

    教工第二支部带领研究生参观玉米超高产栽培研究生实践基地,进行AI培训、政策宣讲、沉浸式体验、志愿服务等系列活动。
    热度
    more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