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全育人”历史渊源与重要意义

2023-02-23 23:26:44 叶茂

“三全育人”渊源可溯至上世纪50年代。1957年12月毛泽东在《关于正确处理人民内部矛盾问题》中,就知识分子和青年学生中间出现的思想政治工作减弱而导致认识偏差时指出“思想政治工作,各个部门都要负责任。共产党应该管,共青团应该管,政府主管部门应该管,学校的校长教师更应该管”。毛泽东还指出“各个省、市、自治区的党委要把思想问题抓起来,要把这个问题提到议事日程,要研究”这些论述充分表明,政治思想工作的极端重要性,思想工作要多主体共同参与,形成合力,这无疑是全员育人思想的萌芽。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之后,以邓小平同志为核心的党的第二代中央领导集体,明确提出要提高教育质量与水平,使之更好地为社会主义建设服务。1978年4月22日,邓小平在全国教育工作大会上就学校人才培养的质量标准指出“应使受教育者在德、智、体几个方面都得到发展,成为有社会主义觉悟的有文化的劳动者”。德智体全面发展暗含了育人的全方位性。在1981年在全国教育工作者中开展了“五讲四美为人师表活动”,逐渐“发展为教书育人、服务育人、管理育人”的“三育人活动”。1999年6月中共中央、国务院颁布了《关于深化教育改革全面推进素质教育的决定》,指出“素质教育应当贯穿于各级各类教育和学校教育、家庭教育和社会教育等各个方面。在不同阶段和不同方面应当有不同的内容和重点,相互配合,全面推进”,决定进一步映衬了全员性与全过程性。2004年中共中央、国务院颁布《关于进一步加强和改进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意见》中指出“要把思想政治教育融入到大学生专业学习的各个环节,渗透到教学、科研和社会服务各个方面”,从中可以管窥育人的全方位性。2005年1月,胡锦涛同志全国加强和改进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会议中指出“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贯穿于高校教育、管理和服务的全过程”,“三全育人”理念在此次会议上得到全面而生动地诠释。2017年中共教育部党组关于印发《高校思想政治工作质量提升工程实施纲要》的通知中,明确提出“形成全员全过程全方位育人格局”,“三全育人”理念正式确立形成。

从历史脉络来看,“三全育人”理念缘起我国不同发展阶段,对高校思想政治工作一贯性要求

教师党支部是做好高校思想政治工作和教学工作的基层和基础既是凝聚党员教师的组织生活核心又是面向学生实现立德树人的思想教育工作核心因此具备“堡垒作用”教师党支部作为组织育人的重要载体,其育人功能的发挥覆盖教育、科研、管理、服务等各项工作,涉及价值塑造、知识传授、能力培养等多个方面,在广度与深度上具备较强拓展性和可塑性这就要求我们从不同层面和角度打通三全育人打破群体界限、工作界限、时空界限,推进育人工作全要素联动,构建一体化育人体系才能充分发挥好高校思想政治工作的“堡垒作用”


责任编辑:admin

我要评论 (网友评论仅供其表达个人看法,并不表明本站同意其观点或证实其描述)

全部评论 ( 条)

    从历史脉络来看,“三全育人”理念缘起是党对我国不同发展阶段,对高校思想政治工作的一贯性要求。教师党支部是做好高校思想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