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强国行”成果展示|新疆农业大学:党建红引领优质果蔬产业 边疆支部绘就“强国行”答卷

发布时间:2025-11-10 10:15:17

7339835

为创新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深入贯彻落实教育部党组关于高“双带头人”教师党支部书记培育工作的部署要求,充分发挥高校“双带头人”的示范引领作用,引导广大师生在以中国式现代化全面推进强国建设、民族复兴伟业新征程上砥砺新担当、展现新作为,教育部办公厅印发通知组织开展高“双带头人”教师党支部书“强国行”专项行动。

高校思政网开“高校‘双带头人’教师党支部书记‘强国行’专项行动”专栏,集中展示各行动单位在党建联建、教育服务、科技赋能、实践育人“强国行”专项行动工作中的先进做法与典型经验,充分发挥高校双带头人教师党支部的示范引领和辐射带动作用。

党建红引领优质果蔬产业

边疆科教一线书写“强国行”担当

新疆农业大学

园艺学院教工党支部

新疆农业大学园艺学院教工党支部是全国高校双带头人教师党支部书记强国行专项行动团队,同时荣获新疆维吾尔自治区五个好标准化规范化党支部、自治区样板党支部称号,并入选首批自治区高校双带头人教师党支部书记工作室。党支部依托园艺系、设施农业与工程系以及新疆维吾尔自治区园艺学会设立三个党小组,现有党员34名,其中博士22人,硕士及以上学历占比达94.2%,高级职称15。党支部书记由周伟权博士担任。支部始终秉持“党建引领学科发展,园艺服务边疆振兴”的理念,以“党建红”赋能“园艺兴”,持续增强组织功能,已成为推动边疆优质果蔬产业高质量发展的坚强红色引擎

一、强化党建内核力,扩大一融促双高

(一)激发学习动能,强化理论实践“转化力”。支部紧紧围绕主题教育部署要求,精心组织系列专题学习与实践活动,引导党员深学细悟、筑牢思想根基,严格落实“三会一课”制度,通过创新形式、丰富内容,有效提升组织生活质量和党员政治能力。支部持续深“学习强国”平台运用,连续举办六届“学习强国”学习竞赛,营造“比学赶超”浓厚氛围,充分激发师生党员学习热情,切实将理论学习成果转化为推动工作的强大动力。

(二)以党建为引领,聚才赋能行业“新发展”。支部始终将人才建设作为党建与业务融合的核心抓手,积极培育并涌现出全国科技志愿者先进个人、自治区脱贫攻坚创新奖获得者、新疆特色林果业发展科技支撑首席专家、自治区香梨产业技术体系首席专家、自治区林果业提质增效专家团成员、天山英才等一批行业标杆人物。取得新品种保护权2项,审定“雪香”“冰糖杏”等林果品种9个,制定行业及地方标准10余项,有效激发人才队伍活力,形成“以点带面、整体跃升”的良好局面。通过将人才优势深度嵌入产业链条,支部推动党建工作与行业发展实现从“物理结合”到“化学反应”的深刻转变,持续引领园艺产业现代化发展走在前列。

(三)织密联建网络,构建共享发展“生态圈”。支部坚持以“理论联学、支部联建、业务联动”为目标,以联学共建为载体,积极拓展党建“朋友圈”,构建起“共享共赢共发展”的党建共建生态圈。与新疆德汇集团、若羌县红枣科学技术推广中心、乌鲁木齐市公安局特警八支队、吉木乃县乌拉斯镇巴依古西克村党支部、播尔克塔勒村党支部等10余家单位常态化开展联学联建活动,通过专题党课、联合主题党日、经验交流、资源共享等形式,推动组织共建、资源共享、发展共促。近两年累计联合开展主题党日活动20余次,持续扩大党建“朋友圈”,切实增强组织凝聚力和辐射力。

01

支部在乌鲁木齐南山开展“花开映初心,聚力迎七一”主题党日活动

二、教育服务润心田,打造红色育人场

深耕耕读沃土,涵育红色情怀支部坚持以“耕读教育”为载体,将思政元素有机融入专业教学全过程,着力打造具有园艺特色的“红色育人”实践课堂。依托校内外耕读教育基地,结合五一劳动节、植树节等重要节点,常态化开展品牌化、系列化农耕文化实践活动,引导学生深入农村、走进农田,厚植爱农情怀,增强乡土认同。持续拓展“校--地”协同育人机制,建立校外实习基地14家,聘请行业导师58位,推动育人资源共建共享。累计举办“绿植领养”“插花艺术”等品牌活动14场,推出“艺由心生”专辑20期,耕读教育周报76期,营造了实践育人的浓厚氛围。

02

挂牌耕读教育实践基地

(二)创新教学范式,筑牢育人阵地。支部在教学创新领域取得系列重要突破,先后获批国家林草局果树学重点培育学科,专业建设实现跨越式发展——由自治区级一流专业建设点成功晋级为国家级一流专业建设点。同时,建成自治区级课程思政示范团队1个、自治区一流课程3门;在全国高校教师教学创新大赛新疆区赛中荣获一等奖1项、二等奖1项、三等奖1项;《果树栽培学总论》课程思政教学案例在第四届全国高等农林院校课程思政联盟研讨会案例评选中获评“优秀案例”。师资队伍建设成效显著,1人获评自治区教学能手,3人入选校级十佳教学能手。支部持续深化课程思政建设,着力打造示范课程与高水平教学团队,切实推动知识传授与价值引领有机融合,不断筑牢立德树人前沿阵地。

(三)结出育人硕果,实现质效飞跃。党支部积极推动教育教学研究近两年,累计立项教研项目15项,包括国家级1项、自治区级2项。立项大学生创新创业训练计划项目72项,其中,国家级4项、自治区级8项。本科生以第一作者身份发表中科院二区SCI论文3篇、其他学术论文20余篇;获评自治区优秀博士学位论文1篇、优秀硕士学位论文1篇。各项成果标志着支部育人工作实现从“量”的积累到“质”的飞跃。

三、科技赋能破瓶颈,激活产业新动能

(一)科技下沉一线,精准破解产业瓶颈:依托学校和援疆高校专家资源,牵头组建自治区级专家基层服务示范团,深入南疆五地州开展林果技术培训与成果转化推广,将党建触角延伸至产业发展一线,以“党建强”有效带动“产业兴”。组织红枣、葡萄、梨、设施农业、蔬菜、花卉等科研团队深入南北疆主产区开展技术培训20余场,培训农户5000余人,发放技术资料2000余份,为地方农业产业发展提供坚实科技支撑。支部党员牵头组建的“果树‘特·种’服务团”和“库尔勒香梨提质增效志愿服务队”在全国乡村振兴科技强农+创新大赛中双双斩获全国三等奖,科技赋能产业成效显著。

03

支部书记周伟权在喀什地区指导果农枣树保花保果技术

(二)夯实科研根基,构筑产业发展引擎近两年,支部教师获批国家自然科学基金4项、自治区自然科学基金4项、自治区重大科技专项2项、自治区重点研发计划项目1项及课题5项。2024年到账科研经费突破1500万元,较2023年增长1.5倍。发表高水平学术论文50余篇,获软件著作权16项、学术著作10部、授权国家专利12项。平台建设方面,成功获批新疆林果高效栽培与高值化利用工程技术研究中心,挂牌成立观赏植物种质资源研究中心和新疆枣产业发展研究院若羌研究基地,新增科技小院3个,为产业创新奠定坚实基础。

(三)聚力成果转化,释放科技赋能实效主办全国典型林业生态工程效益监测评估国家创新联盟研讨会、新疆枣产业高质量发展研讨会和第五届新疆丝绸之路园艺产业高质量发展论坛,承办各类学术会议与培训10余场。成功选育出“老汉瓜”新品系,“雪香”梨首次亮相杨凌农高会。自治区重大专项及重点研发项目相继启动,社会影响力持续扩大,科技赋能产业新动能日益强劲。

04

支部组织党员在阿克苏地区乌什县开展林果技术培训

四、实践育人接地气,书写振兴新篇章

(一)扎根边疆沃土,淬炼育人实践广度:支部始终牢记“为党育人、为国育才”初心使命,将党建工作贯穿人才培养全过程,推动“党建+实践”深度融合,构建扎根边疆、服务产业的育人新格局。支部书记带头组织党员教师带领学生深入开展“三下乡”、研究生暑期社会实践等活动,近两年累计组建20支实践团队,涵盖园艺技术推广、生态环境保护、乡村振兴调研等多个领域。师生足迹遍布天山南北的农业园区与乡村一线,在服务边疆、振兴乡村的生动实践中锤炼本领、增长才干。同时,立项大学生创新创业训练计划项目37项,构建了从项目孵化到成果转化的完整育人链条。

05

支部党员周龙教授在耕读教育基地指导学生进行葡萄修剪

(二)聚焦以赛促学,提升创新实践高度。支部坚持以赛促学、以赛促创,积极组织学生参与国内外高水平学科与创新创业竞赛。在第十届中国国际“互联网+”大学生创新创业大赛中培育申报16项;在第十届全国大学生生命科学竞赛(科学探究类)中荣获国家二等奖1项、三等奖2项,自治区级奖项4项;在中国国际大学生创新大赛(2025)新疆赛区选拔赛中摘得铜奖1项;在首届中国研究生“美丽中国”创新设计大赛——生物多样性保护与利用创新大赛中获三等奖2项。近两年,学生累计在各类竞赛中获奖达100人次,真正实现将专业知识转化为创新能力和实践成果。

(三)深耕科技助农,彰显服务实践深度。支部聚焦产业实际痛点,推动“科技助农+实践育人”双向赋能、协同发展。在南疆多地,党员教师带领学生深入田间地头,围绕设施蔬菜连作障碍、特色果树提质增效等关键问题,开展技术攻关与示范推广,通过现场教学与实操培训,帮助农户提升种植效益,实现科研成果“落地生根”。这一模式不仅有效服务了边疆农业现代化,更为乡村振兴持续输送了“下得去、用得上、留得住”的实用型人才,扎实书写了振兴新篇章。

06

支部党员带领学生开展“三下乡”活动

下一步,新疆农业大学园艺学院教工党支部以“双带头人”为引领,以“强国行”专项行动为契机,推动党建与教学、科研、人才培养、社会服务深度融合,在边疆大地上绘就了一幅“党建红”引领优质果蔬产业发展的生动画卷。展望未来,支部将继续深入学习贯彻党的创新理论,凝聚红色力量,赋能园艺业,为全面推进乡村振兴、加快农业强区建设持续贡献智慧与力量。

责任编辑:周伟权

我要评论 (网友评论仅供其表达个人看法,并不表明本站同意其观点或证实其描述)

全部评论 ( 条)

    党支部始终秉持“党建引领学科发展,园艺服务边疆振兴”的理念,以“党建红”赋能“园艺兴”。
    热度
    more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