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来,电信网络诈骗愈演愈烈,尤其大学生,是诈骗团伙重点针对的对象。校园贷、套路贷屡禁不止,微信诈骗、短信诈骗层出不穷。让许多大学校园的学生们防不胜防,轻者损失财产,严重者甚至为此付出生命的代价。
少数大学生对社会不良信息的甄别防范程度不高,容易吃亏上当。接下来,由小编给大家盘点一下大学生活里那些常见的电信诈骗,希望各位同学能够增强自身安全意识,提高自身防范能力,提升自己的防范水平,及时将自己学到的防范手段告知家人及朋友,做到家校联动防止上当受骗事件发生,让诈骗犯罪分子无可乘之机。
诈骗,是指以非法占有为目的,用虚构事实或者隐瞒真相的方法,骗取款额较大的公私财物的行为。
电信诈骗,是指以非法占有为目的,利用手机短信、电话、网络电话、互联网等传播媒介,以虚构事实或隐瞒事实真相的方法,骗取数额较大的公私财物的行为(又称非接触性诈骗或远程诈骗)。
1
假冒身份诈骗
我是分院学生干部,向学生们传授大学生活“经验”
中国移动
01:35
100%
微信(135)
XX大学1号目标
?
我是XX大学学生会的XX,是你的学长。学校规定每位同学需要办理XX证件要缴纳198元的工本费。你可以直接转给我,我直接给你办,不用排队。这事你不要对别人讲,我这是给你开后门了。
再见了,小肥羊~
骗子假冒学校工作人员身份,以代缴学费、收取班费、材料工本费等各种名目费进行诈骗。
凡是有关缴费的事宜,辅导员、班主任老师一定会当面说,只要不是辅导员班主任亲口说的或者不是学校官方渠道发布的消息,其它以短信、QQ、微信、学生转达等任何方式都不要相信!
2
QQ、微信冒充好友诈骗
“在么?我最近出了点事儿,急需用钱,给哥们儿借点?”
中国移动
01:35
100%
微信(135)
XX大学2号目标
兄弟,咋了?
最近出了点事,手头有点紧,想问你借点钱。明天,我家里打生活费我就立马还你。
再见了,小肥羊~
利用木马程序盗取对方QQ、微信密码,截取对方聊天视频资料,熟悉对方情况后,冒充该同学QQ、微信账号主人对其QQ、微信好友以“交话费、生病急用钱”等紧急事情为由实施诈骗。
3
利用“勤工俭学”诈骗
“xxxx公司,为大学生提供优质的勤工俭学机遇,待遇优厚,有意者请联系xxxx”
利用大学生希望通过勤工俭学获得额外收入的心理,设置入门门槛较低、收入可观的工作岗位,吸引大学生的注意力。一旦有人送上门,就以需要押金为由骗取大学生的钱财。
4
通过“校园贷”诈骗
“无须收入、不要抵押、急速放款”
部分大学生虚荣、攀比心理严重,随意在网上进行贷款消费;尤其是对财商的认知水平有限,搞不清风险与利益的关系,对高利益低风险的商品存在幻想,导致骗子趁虚而入。
5
助学金诈骗
“请问是xx同学吗?你申请的助学金已经到账,需要你提供下银行卡号”
冒充民政、教育局等单位工作人员,向贫困学生打电话、发短信,谎称可以领取助学金,要其提供银行卡号,然后以到账查询为由,指令其在自动取款机上操作,将钱转走。
6
网络刷单诈骗
“高额工资、工作轻松、马上上岗、随时随地日赚百元不是问题”
骗子一般会在你刷1至2单给你一个几元钱的诱饵,然后会让你垫付几笔大的资金,承诺购买成功后再将购买商品的本钱和佣金一并打给你。但是完成后,有的会说付款没有成功,卡单了,此单无效等理由,需要再次付款,才能将之前的资金一起拿回。此时你已经落入了骗子事先准备好的圈套。
7
提供考题诈骗
“2020年最新XX考试答案,只要1000元,就可以轻松获取证书,快人一步!”
针对即将参加考试的考生拨打电话,称能提供考题或者答案,不少考生急于求成,将钱款转入指定账户,后发现被骗。
8
二维码诈骗
“扫描下方二维码,即可获得免费xxxx公仔一个。”
以免费赠送各种商品为由,引诱受害大学生扫描二维码,实则附带木马病毒。一旦扫描,木马就会盗取受害人的银行账号、密码等个人隐私信息。
诈骗分子无论花言巧语,手法如何翻新,最后都要落到一个点上,就是要钱。遇到让你点开不明链接的、让你交纳各类费用的,一定要多长个心眼。拿捏不准的,及时向老师、好友询问,避免上当受骗,造成不必要的损失。常见诈骗防范提示:
1.通讯部门、司法部门不会通过电话询问群众转账;
2.不要主动猜测对方是谁;
3.不要肓目答应对方要求,老师不会向学生借钱的;
4.对于好友QQ、微信、手机发送过来涉及到借钱、汇款等信息,一定要电话联系到本人进行确认;
5.对QQ信息中的可疑网络链接,不要轻易打开,这些链接可能会藏有木马病毒,泄露个人隐私。
1.切不可贪图便宜,与市价相差较大的网络商品,不要相信;
2.选择收到实物后再支付钱款的网上付款方式(如支付宝等),拒绝一切提前支付、提前确认;
3.对于货到付款的商品,由于无法在签收前确认货物品质,所以实际上也无法保障消费者权利,所以必须选择知名的大型购物网站,如天猫、京东等。
1.接到亲人被绑架、受伤住院、被扣留拘禁等电话或短信时,一定要冷静应对,弄清情况,或者及时向班主任、辅导员反馈;
2.通过朋友所在学校、单位、同学和你联系,进行核实,确认情况的真实性;
3.正规机构、正规网站组织抽奖活动,不会让中奖者“先交钱,后兑奖”。
1.不要轻信不明对象及可疑信息;
2.不要因贪小利而受违法短信息的诱惑;
3.不要拨打短信息中的陌生电话;
4.不要向陌生人汇款、转账;
5.不要泄露个人信息,特别是银行卡信息。
不轻信、不透露、不转账
才能不上当
部分图片素材来自于网络
我要评论 (网友评论仅供其表达个人看法,并不表明本站同意其观点或证实其描述)
全部评论 ( 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