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克思主义学院第一党支部开展“巾帼暖夕阳 党心映初心”自治区高校“双带头人”教师党支部书记“强国行”高校
为深入贯彻自治区高校“双带头人”教师党支部书记“强国行”专项行动精神,马克思主义学院教工第一党支部创新党建实践路径,组织党员代表及“红领巾”青少年志愿者走进乌鲁木齐市福寿养老护理中心,开展“巾帼暖夕阳 党心映初心”。此次活动以“党建+妇建+志愿服务”三维联动模式,将理论学习的“厚度”转化为服务群众的“温度”,生动诠释了新时代教师党员“学思用贯通、知信行合一”的责任担当。
银龄对话映初心:红色基因的代际传承
活动现场,党员教师向老人们赠送了包含智能健康监测仪、高钙无糖杂粮饼干的“暖心护理包”,并依托学科优势开展沉浸式思政教育。现场老人们展现出充满活力的精神状态,让教师党员深受触动。养老院中展示珍藏的党章、笔记,为在场教师呈现鲜活思政素材。同行的“红领巾”志愿者现场表演的唱跳节目,用青春音符串联起两代人的赤诚初心,现场掌声经久不息。
实践育人淬党性:服务中升华宗旨意识
活动创新构建“双向赋能”机制:一方面,党员教师在倾听老人讲述艰苦奋斗史的过程中,将养老院转化为“行走的思政课堂”,采集珍贵的上课素材;另一方面,马克思主义学院教工第一党支部将建立“银龄智库”长效帮扶机制,通过定期回访、代际共学等方式持续关爱老人。支部以此为契机,推动党员教育从“理论灌输”向“情感共鸣”跃升,让“为人民服务”的宗旨真正融入血脉、见诸行动。
融合创新树标杆:党建与妇建的协同共振
作为自治区高校“双带头人”教师党支部书记“强国行”专项行动培育单位,马克思主义学院教工第一党支部充分践行党员宗旨意识,将巾帼力量深度嵌入党建实践。活动中,第一党支部书记胡艳同志牵头成立“芳华志愿服务队”,依托专业优势帮扶老年群体。
此次活动,不仅让养老院中的老人们感受到党组织的温暖,更在服务实践中锤炼了党员的党性修养,构建起“党建+妇建+志愿服务”的创新模式,为新时代高校基层党组织建设注入鲜活力量。马克思主义学院教工第一党支部将持续深化“我为群众办实事”长效机制,让党旗始终在服务民生一线高高飘扬。
马克思主义学院 缑妮妮
我要评论 (网友评论仅供其表达个人看法,并不表明本站同意其观点或证实其描述)
全部评论 ( 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