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详情页

让劳动教育之花绽放厦大学子心田

2021-11-05 11:12:57

凤凰花开,又是一年开学季。

“将艾草全草入药,有温经、去湿、散寒、止血、消炎、平喘、止咳、安胎、抗过敏等作用。”厦门大学翔安校区“八闽园”里,新生入学教育课上,药学院新生聚精会神,听志愿者讲解着药用植物知识;信息学院也把新生的第一次主题团课搬到了火热朝天的八闽园劳动现场,初入厦园的学子们在拔草、松土、除虫中切身体会劳动的艰辛与收获;少数民族预科班全体师生在民族团结石榴园开展新生劳动实践主题团课,同学们精心呵护56棵石榴树,在劳动中感受劳动精神和民族团结精神……

这是厦大学子在入学时的第一堂“劳动教育课”,也是学校坚持将劳动教育贯穿人才培养全过程的生动体现。能让新生在入学时就开始培养积极劳动的良好习惯,离不开厦门大学在探索劳动教育特色模式中的种种举措,而在劳动教育中所树立的正确的劳动观点和劳动态度已然成为厦大学生内化于心、外化于行的内生动力,学生们在劳动中流下的每一滴汗水,始终浇灌着学校劳动育人的这亩良田。

因地制宜搭建劳动教育平台

盛夏时节,“八闽园”新农科实践基地里,生命科学学院师生们正热火朝天地采摘蔬果。他们半扎马步,手拿剪刀,架势十足。“尝到自己种的西瓜,感觉无比幸福!”生命科学学院2019级本科生裴俊辉如是说。

今日的硕果丰收源于往日的精耕细作。仲春时节,师生们便在八闽园基地里播撒下希望的种子。他们拿着农具,刨坑、放苗、填土、浇水、施肥……辛勤劳作后,原本空荡荡的土地种满了菜苗、果苗和树苗,琳琅满目、生机勃勃。学校教育引导广大学生崇尚劳动、尊重劳动、热爱劳动,“一粥一饭,当思来之不易;半丝半缕,恒念物力维艰”的种子从此在学子心中埋下。

厦门大学充分深掘、利用身边资源,将八闽园打造成开展劳动教育的实践基地之一。目前已有多门实验课将八闽园的生态环境和动植物纳入教学内容,组成了生态调查、无人机动态监测和水环境监测、大气监测等小组,并应用新技术完成水、陆、空多维度的生态环境调查监测体系。

此外,各学院结合自身特色,积极为学生搭建劳动教育实践平台,探索出了具有地域特点、专业特色的劳动教育路径。环境与生态学院带领学生前往漳江口红树林国家级自然保护区、东山岛、翔安区下潭尾湿地公园等地开展校外生产实习,同学们穿滩涂袜下滩涂、开展红树林底栖生物调查、进行生态修复考察和鸟类观察,自主开展调查研究并形成实习小论文;药学院组织本科生在厦门及省内开展采药实习,学生们身背小铁铲、小锄头等采药工具,头戴斗笠、徒步登山,边走边采边学,将有代表性的植物采集并制成标本……厦大充分发挥新时代劳动教育在全面育人中的助推器作用,让学子在丰富的实践活动中出力流汗、动手动脑、磨练身心,“劳动最光荣”不再只是简单的口号,“实践出真知”也深深印刻在每一位学子的脑海中。

开设特色课程助力激发新动能

今年暑假,在厦门大学临海的曾呈奎楼一角,开展了一堂独具专业特色的暑期劳动教育课程。2013年,由厦大师生亲手搭建的SD太阳能小木屋“sunny inside”,经过8年的风吹日晒雨淋,急需修缮。在建筑系石峰教授《数字建筑设计与建造》的课上,建筑与土木工程学院的师生们努力用双手帮助它重新焕发生机,屋顶拆除、墙面改造,室内架构、室外装修……烈日下,一系列工程作业如火如荼地开展,耗时四周,小木屋已焕新颜。

厦门大学开设了《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劳动教育》选修课,采用理论课程与劳动实践课程相结合的教学方式,同学们在系统学习劳动理论后便进入到劳动实践课时的学习。选修课一经推出,名额瞬时爆满。

备料、切菜、打蛋、颠勺,“小学徒”们围着围裙,在学校后勤大厨们的指导下学做海蛎煎、糖醋肉,一系列动作如行云流水般驾轻就熟。这是厦大“名厨厨艺课”的现场,学习烹饪的同时还能拿学分。台上,大厨团队细致讲解每一个烹饪步骤;台下,“小学徒”们聚精会神、专注聆听,认真记录菜谱笔记。选课学生分批在后勤集团大厨们的指导下学习烹饪菜肴,在学习厨艺技能的同时,也深切体会到劳动的乐趣,不少同学表示学好“厦大食堂版海蛎煎菜谱”后要给家长好好露一手,展示自己学习的成果;

漆线雕制作课程也大受欢迎。在蔡氏漆线雕艺术馆,同学们一同感受非物质文化遗产——漆线雕技艺的魅力。从手忙脚乱到逐渐上手,一个个独一无二的漆线雕作品在同学们的手中诞生。“好像体会到手工艺品的价值了!”亲历一番制作流程后,同学们纷纷感叹。在劳动育人的同时,推动非物质文化遗产进一步传播,厦门大学创新劳动教育形式,打破“光有劳动,没有教育”的狭隘模式,让学生在纯粹的劳作中领悟工匠精神;

“老师讲了很多茶园生态的知识,比如高茶树用来吸引害虫、山顶和山底保留原始生态……我更深刻地认识到维持生态平衡的重要性。”参加完“茶园劳动课”后,艺术学院2019级陆诗莹同学说到。这是继“名厨厨艺课”和“大师漆线雕课”之后,厦门大学开设的另一门劳动选修课,校团委组织约200名同学前往茶庄园,体验采茶、制茶、茶道技艺,学习劳动知识、领略茶文化的魅力。汗水虽满背,茶香亦满载,同学们在挥洒汗水间体验了茶叶制成的全过程。树荫下同学们共同品茶,辛苦劳作后茶香更泛甘甜,同学们更是通过亲手实践,体悟“劳动是一切幸福的源泉”;

……

将地域特色融入劳动教育,打造一堂堂生动的劳动教育课程,邀请劳模进入课堂为学生诠释劳动精神,课程引领下的劳动教育激发出了认知与探究、理论与实践紧密结合的新动能。

劳动教育实现“所学”向“所为”跨越

春耕时节,“八闽园”漳州小广场水稻栽培区迎来了一批“拓荒牛”。同学们穿着胶靴、戴着草帽,在希望的田野上弯腰忙碌、认真插秧。“同学们应当走出实验室,走出理论的局限,培养实践能力,在劳动中加深对科研向应用转化的理解。”年过八旬的厦大生命科学学院王侯聪教授,亲临活动现场指导学生插秧。数小时的劳作后同学们已是汗流浃背、满身泥浆,而王侯聪教授带领的水稻遗传育种课题组数十年如一日在田间地头开展科研工作,其背后的酸甜苦辣却不得而知。

在厦门大学现代农业科研与教学基地的农田里播种、插秧、取样、杂交、收种,这是团队同学们的科研日常。“确实很辛苦,但是当看到一垄垄水稻收成的时候,觉得一切都是值得的。”课题组黄锦鹏同学皮肤晒得黝黑,笑容格外灿烂。水稻育种是一项实践性、连续性很强的科学研究,试验周期长、室外工作强度大,每一粒米的背后都凝聚着团队“让老百姓吃上自己的优质米”的朴素理念,坚定不移地以选育优质、抗病、丰产、适应性广的水稻新品种作为育种目标,创建了一条传统水稻新品种选育技术和现代生物育种技术相结合的优质水稻新品种育种技术路线。而今,“佳辐占米”已成为厦门市民多年的“盘中餐”,“佳禾165”的育成及其推广应用,也将有力地促进福建省水稻优质化及农业增产增收。

在厦门大学海洋底栖生物学实验室里,许多研究生都有过“养鲍鱼”的经历。育苗、搭建养殖装置、投喂饵料……他们想尽办法成为一名合格的“鲍鱼养殖户”。为了给鲍鱼提供更好的养殖环境,他们常常穿着水裤,下到半人高的养殖池里挑拣出死亡的鲍鱼个体。看似简单的步骤,却十分考验体力与耐力。在海上养鲍鱼的同学所处的环境则更加严苛,养殖浮筏随着海浪摇摇晃晃,加上风吹日晒,在上面作业的同学们经常一不小心就晕船了。尽管养鲍鱼不容易,同学们还是坚持完成了一次次的养殖任务,因为他们的目标在于更好地开展鲍鱼研究。有些同学将研究融入养殖之中,比如设计了十多种鲍鱼饲料,探寻摄食不同物质对鲍鱼生理生化的影响,助力新型饲料的研发;有些同学则以此为后期研究打下基础,如将鲍鱼放置到不同纬度的海区养殖,以获得实验所需的特殊材料……同学们表示,在养殖池里挥洒汗水是他们终生难忘的一项体验,也是他们科研道路上难得的一课。

“劳动是一切成功的必经之路。”厦门大学引领教育学子博学笃行、脚踏实地,扎根于脚下朴素的土地,将论文书写在祖国大地上,为热爱的事业抛洒汗水,通过劳动获取真知、深研学术,通过劳动实现“所学”到“所为”的跨越。

种种举措逐渐固化成型,学校逐渐探索出具有地域特点、厦大特色的劳动教育模式。将3月份定为“厦门大学集体劳动月”,广泛开展服务性劳动实践;有序组织学生开展寒暑假文化科技卫生“三下乡”社会实践活动,着力构筑专业融合、实践引导、情景体验的劳动教育新平台;拓展校外劳动教育实践场所,建立一批相对稳定的劳动实践基地……学校劳动实践矩阵日益壮大、成熟。

春耕夏耘,秋收冬藏,四季更迭,轮转而回。厦门大学的劳动教育开展在广袤的田间、在美丽的茶园、在无垠的滩涂、在蔚蓝的大海,滴滴汗水浇灌而成的花朵更绽放在每一位学子的心田。

我要评论 (网友评论仅供其表达个人看法,并不表明本站同意其观点或证实其描述)

全部评论 ( 条)

    让劳动教育之花绽放厦大学子心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