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身边的红色故事之一丨冲破黎明前的黑暗——厦门破狱斗争

2021-12-18 09:35:43

我身边的红色故事

为大力发扬红色传统,传承红色基因,赓续共产党人精神血脉,马新班开设“我身边的红色故事”栏目,发掘厦门特色红色基地以及我们身边党员的事迹,讲述别开生面的红色故事,借此传承红色文化,践行初心使命。

图片

2021年4月27日,新闻传播学院“马克思主义新闻观理论研修班”(以下简称“马新班”)开展的“我身边的红色故事”系列活动中,马新班第四期学员”壹新壹译“小组一行人来到厦门破狱斗争旧址进行实地参观,在参观的过程中回顾那段大智大勇大胜利的破狱斗争历史,感受革命先辈们团结协作的革命精神,体悟中国共产党冲破黑暗封锁的光明力量。

图片

#01

追溯过往 大智大勇

厦门破狱斗争旧址,始建于清乾隆三十年(1765年),原为厦防同知署监狱,为厦门海防同知署关押犯人之所,1912年改称思明县监狱。1930年,震惊中外的5·25破狱斗争事件发生于此,中共福建省委成立的破狱委员会从思明监狱里成功营救出40多位被国民党统治者关押的“政治犯”,并且取得了零伤亡的绝对胜利。这场劫狱震惊全国,成为福建党史上的光辉一页,被视为中外劫狱史上少见的胜利奇迹。


图片


#02

黑暗笼罩 志士前行

 “壹新壹译”小组成员走进旧址一列砖木结构双坡布瓦顶平屋,细致阅览展厅陈列着的历史图片和革命旧物——


图片
图片
图片


象征着斗争第一枪的“香云”长褂和手枪,作家高云览以破狱为题材撰写的长篇小说《小城春秋》,拍摄的同名电影和雕刻的石雕画展……小组成员与来往参观的人们一起阅读其中画面字句,回顾了自1840年起厦门这座城市的从列强殖民沦陷、工人革命思想觉醒的革命发展史,到白色恐怖笼罩、我党同志深陷囫囵、果断决策武装破狱、胜利转移影响巨大这一段与破狱斗争紧紧相连的斗争史。

随后小组继续深入,来到破狱斗争核心区——审讯室与监狱实景区。

审讯室内陈列着老虎凳等一系列的刑具,无声地倾诉着在这里发生过的残酷刑讯。曾经40多位我党干部和红军指战员及家属被定为死刑或无期徒刑的“政治犯”关押在狭窄简陋的思明监狱,拥挤的牢房严重超员,环境十分恶劣。


图片
图片


前辈们在艰难困苦中没有放弃革命的希望,仍然积极争取早日获得自由与光明。这一闪烁着光辉的精神信念,正是冲破国民党黑暗环境封锁下的火光,是我们如今需要学习和借鉴的品格。


#03

光耀后世 熠熠光辉

2006年,思明监狱旧址被国务院公布为第六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2004年被厦门市委、市政府公布为厦门市爱国主义教育基地,一批又一批的人们来到这里,参观缅怀那段大智大勇大胜利的历史。


图片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历史是最好的教科书”。重温破狱斗争这段历史,对于我们在新的历史条件下继续夺取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胜利具有重要的历史意义和现实意义。小组在“马新班”的组织和培养下将不断提升脚力、眼力、脑力、笔力,不忘初心,成为新时代的媒体人。


图片


图片

队员感想

图片

吴钧昊:展厅内陈列的历史图片和建筑模型、小城春秋石雕版与实景区内的景象将这段悲壮革命史生动形象地重现在我的面前,我为当时革命先烈的英勇感到热血沸腾。

图片

苏宛莹:参观破狱斗争旧址,让我第一次如此近距离地靠近那一段历史,感受着其中的一草一木,先辈的智慧和勇气一直在闪耀,指引着我们学习与前行。

图片

朱颜:我认为实地调研文物遗迹是最靠近历史的一种方式之一,这次参观旧址我深刻感受到了黑暗年代革命先辈闪光的斗争品质,心中澎湃,又满怀感动。

图片

沈丁凡:通过此次参观学习,我感受到了革命先辈的智谋和无畏,并由衷感到敬佩。在新的历史条件下,我们应接过炬火,使革命精神代代相传,生生不息。



责任编辑:温林川

我要评论 (网友评论仅供其表达个人看法,并不表明本站同意其观点或证实其描述)

全部评论 ( 条)

    马新班开设“我身边的红色故事”栏目,发掘厦门特色红色基地以及我们身边党员的事迹。
    说明:热度榜主要以育人号最近72小时的活跃度(包括发文量、浏览量、评论数、点赞数)和近24小时的更新数为主要指标进行计算。其中前者占60%,后者占4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