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南财大主题教育“有为” 思政课堂“有味”
主题教育开展以来,西南财经大学党委牢牢把握“学思想、强党性、重实践、建新功”总要求,始终坚持从党的创新理论中悟规律、明方向、学方法、增智慧,将思想政治理论课质量提升作为主题教育“促发展”重点工程,以“有为”举措建好“有味”课堂,努力培养担当民族复兴大任的时代新人,切实将学习成效转化为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推动学校事业发展的实际行动。
实施“有料调研” 做到真访真问真答
“我希望思政课程能实现从‘在课堂教室里学习理论’到‘在成长经历中感悟理论’,再到‘在祖国大地上践行理论’的转变,让我们全面品味真理的甘甜。”这是一名一年级本科新生对优质思政课的内心期盼,也是学校通过深入调研后关于优质思想课的建设目标。
解决问题的前提是摸清问题。学校党委坚持用好调查研究“传家宝”,结合学校事业发展所需、思政工作开展所急和全校师生内心所盼,围绕有效提升思政课质量开展“三访三问三答”大调研,深入了解学校提升思政课质量、建好思政课程群过程中存在的突出问题,摸清学校“三进”工作开展情况和推进现状。
开展“对象三访”,聚焦思政课不同环节参与主体,实施访学生、访思政课教师、访兄弟高校“对象三访”,制定三张个性化调查问卷,通过课间交流、谈心谈话、实地走访等多种形式走进师生,深入了解师生关于思政课学习内容、学习进度、学习收获的真实想法。
开展“对标三问”,聚焦思政课建设核心关键问题,开展思政课教师教什么、怎么教,学生学什么、怎么学,思政课改什么、怎么改“对标三问”,组织学校思想政治理论课建设领导小组成员单位、思政课教师、专家学者等深入研讨,分析不同专业学生思政课学习需求、思政课教师教学难点堵点、思政课教学改革现实路径,形成分析报告。
开展“对症三答”,聚焦调研中发现的 “思政课质量评价体系不够合理,‘金课’数量还需增加、铸魂育人效果有待进一步突显”等方面问题,针对性开展主动答题、行动答题、联动答题“对症三答”,完善思政课教学质量评价办法,充分发挥“全国高校思政课虚拟仿真体验教学中心”基地引领示范作用,在剖析“一手信息”基础上提出“靶向对策”。
建设“有味课堂” 实现讲深讲透讲活
“思政课的本质是讲道理,道理讲深讲透讲活了,教学就‘有质感’,课堂才‘有味道’”。在常态化开展的思政课集体备课会上,马克思主义学院的教师们正围绕如何进一步提高思政课的针对性和吸引力展开热烈研讨。
思政课是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关键课程。学校党委坚持把“讲好道理”作为增强思政课思想性、理论性和亲和力、针对性的关键抓手,着力提高思政课教师“讲故事”能力,提升思政课课堂“育新人”水平,坚持在有“知”有“味”的课堂中讲好政治坚定的大道理、科学严谨的真道理、铸魂育人的好道理,持续上好三门“关键课”。
上好教师“理论课”。坚持“育人者必先育己”,马克思主义学院领导班子率先垂范,组织思政课教师围绕“五聚焦五强化”开展集中研讨,依托理论中心组学习会、光华经典读书会、主题党日活动等载体深化理论学习,推动党的创新理论第一时间“进教师头脑”,引导教师以“育人”为目标更好“育己”,用“听得懂”的道理以理服人。
用好生动“案例课”。注重把“大道理”化为“小故事”、以“身边人”讲述“身边事”,灵活用好新时代十年伟大成就和西财百年厚重校史,精心遴选教学案例,启动“脱贫攻坚”等 “沉浸式”实践教学项目3个,用“看得见”的变化以情动人。
打造优质“精品课”。扎实开展“备课达标行动”和“教学达标行动”,组建团队常态化开展教学观摩、教学诊断活动,实施专任教师“学(习)-研(究)-教(学)-交(流)”教学技能提升计划,倾心打造一系列独具西财特色的经典“视频课”和思政“金课”,用“摸得着”的成效成风化人。
通过一系列行之有效的务实举措,西南财大主题教育中焕发出的干事创业热情正逐渐转化为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蓬勃力量,思政课质量持续提升,“三进”工作持续走深,党的创新理论在校园各处落地生根、开花结果。
我要评论 (网友评论仅供其表达个人看法,并不表明本站同意其观点或证实其描述)
全部评论 ( 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