支部党员教师带队深入企业,探索产教融合育人新模式
近日,西南财经大学会计学院教工第一党支部党员教师团队带领专业学位硕士研究生深入通威股份、富临精工、四川成渝等驻地龙头企业,开展沉浸式“企业移动课堂”实践活动。本次活动以“党建引领+产教融合”为特色,通过党员教师的专业指导与企业实践深度对接,为数字经济时代复合型会计人才培养开辟了全新路径。
党建引领课堂革命:将思政元素嵌入产业链场景
在宜宾纸业智能化生产车间,党员教师指导学生利用VR设备实时采集能耗数据,结合企业ESG报告现场研讨环境成本内化机制。“这些数据不仅是财务报表的基础,更是企业履行社会责任的量化表达”,带队党员教师指出,“通过党建引领专业教学,我们帮助学生在产业现场读懂‘绿色会计’的时代命题”。这种“产业链即思政课堂”的教学创新,将马克思主义生态文明观融入专业实践,实现了价值塑造与知识传授的有机统一。
破解行业痛点:构建“问题导向+场景教学”新模式
在富临精工数字化车间,企业技术骨干与党员教师联合授课,将“成本会计”理论模型转化为降本增效的操作指南。学生们通过参与企业实际问题解决,直观感受智能制造对管理会计职能转型的驱动效应。“过去在教室里学的模型现在变成了生产线上的解决方案”,一位参与活动的研究生表示,“这种教学让我们真正理解了会计作为‘价值管理语言’的实践意义”。党员教师团队通过设计行业痛点-教学重点”精准转化机制,有效弥合了理论教学与产业需求的鸿沟。
校企双向赋能:打造“人才共育+智力反哺”新格局
活动期间,学院积极邀请企业高管、技术专家担任行业导师,深度参与学生课程设计、案例开发及论文指导;组织学院资深教授组成智库团队,为企业提供财务数字化转型、ESG战略规划等定制化解决方案,实现知识生产与产业需求的双向奔赴;联合政府部门、行业领军企业等共建产教融合实践基地,通过“人才共育、技术共研、价值共创”的深度协作,促进教育链、人才链与产业链深度耦合,让师生在解决实际问题过程中完成能力跃迁,企业在智力反哺中获取创新动能,真正形成共荣共生的良好格局。
会计学院教工第一党支部将持续深化“党建+产教融合”育人模式,为培养“政治过硬、专业精湛、视野广阔”的新时代会计人才提供西南财大方案。
我要评论 (网友评论仅供其表达个人看法,并不表明本站同意其观点或证实其描述)
全部评论 ( 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