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月19日至23日,西南大学研究生社会实践与志愿服务联合会实践队远赴重庆市巫山县的大巴山里,开展抗美援朝老兵和全国脱贫攻坚楷模、全国“两优一先”表彰对象寻访活动。
耄耋老兵,初心不改,军魂永存
家住重庆市巫山县巫峡镇红庙村的老党员冯代银,是一名92岁高龄的抗美援朝老兵。1951年3月,正值青春年华的冯代银,怀着一腔爱国热情,瞒着父亲参加了中国人民志愿军。刚入伍,便跟随部队步行26天到达抗美援朝战场。在历时三年的战斗中,冯代银总是英勇冲锋在前,多次救战友于危难,连续获得三次三等功,他突出的表现,为抗美援朝战争的胜利作出了积极贡献。退伍后,冯代银不居功自傲,坚决服从组织安排,在巫山县的多个基层岗位任职,为群众服务近30年,书写下永不褪色的军魂和矢志不渝的初心。
交流过程中,冯老对一行年轻人的到访表示欢迎,他谈到,近年来,我们国家越来越强大,政策也越来越好,党和国家对退役军人,特别是参战军人在各方面都给予了很大的支持和帮助,让他们得以安顿晚年。他表示,自己既是一名“光荣在党50年”的老党员,也是一名军人,今后一定会继续发扬党和人民军队的光荣传统和优良作风,发挥一名退伍老兵的余热,做一些力所能及的事情,带领家人和周边村民永远感党恩、听党话、跟党走。同学们被冯老舍生忘死、英勇善战、淡薄名利的高尚品格深深感动,向冯老许下承诺:“强国有我,请您放心!”
牺牲6人,历时7年,铺就8公里“天路”
下庄村位于重庆市巫山县竹贤乡,被四面千米高山绝壁合围,犹如坐在一口井中。村里连接外界的唯一一条“路”,是近70度坡度的山体上三个大台阶和108道“之”字拐。2004年以前,村民们去巫山县城,要经由逼仄的古道翻越悬崖,一来一回至少4天。在这样一个与世隔绝、交通闭塞的小山村,出了一个集全国优秀共产党员、全国脱贫攻坚楷模、时代楷模等众多荣誉于一身的人。他,便是下庄村党支部书记兼村委会主任毛相林。
1997年起,毛相林立志改变下庄人贫穷闭塞的宿命,率领100多名下庄村民,肩挑背扛,手挖脚蹬,用血肉之躯抠出了一条通向外界的向生天路。面对缺乏资金、没有现代化工具的困境,面对6名村民接连牺牲的压力与愧疚,毛相林排除万难,以“愚公移山”般的决心和毅力,带领村民历时7年,修通8公里出山道路,几代下庄人的梦想终成现实。
路通了,生存之路有了,但发展中的无形之山如何开凿,又再次压在了毛相林的心上。为了摆脱贫困,毛相林又一次带领全村群众“开山凿壁”,向大山发起了“挑战”。在毛相林的倡导下,村民们依托下庄精神和下庄独特的地理、气候条件,打造乡村旅游,把下庄建设成为集生态田园观光、民俗节庆活动、乡村文创、户外运动拓展、乡村康养旅居功能于一体的具有三峡山村特色的休闲度假胜地,2020年,下庄村人均可支配收入达13784元,是修路前的40多倍。
寻访结束,同学们纷纷感叹,谁说平凡的人不能创造奇迹?在脱贫攻坚的战场上,毛相林拿出共产党人“敢教日月换新天”的气概、鼓起“不破楼兰终不还”的劲头,把使命扛在肩上,向贫困挑战、同命运斗争,在千尺崖壁上凿出了不平凡的业绩。我们青年一代,要学习毛支书身上那种把理想信念时时处处体现为行动力量的政治品格和先锋形象,认真学习,潜心科研,努力成为堪当民族复兴重任的时代新人,让青春在为祖国、为民族、为人民、为人类的不懈奋斗中绽放绚丽之花。
我要评论 (网友评论仅供其表达个人看法,并不表明本站同意其观点或证实其描述)
全部评论 ( 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