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南交大科研团队为长清黄河特大桥轨道顺利铺设保驾护航

2024-04-10 21:44:30 杨荣山

2023年6月5日,新建郑济铁路长清黄河特大桥无砟轨道施工圆满完成,为后续铺轨贯通和通车运营创造了有利条件。


济郑高铁山东长清黄河特大桥施工现场

新建郑济铁路长清黄河特大桥为我国首个采用混凝土结构跨越黄河下游的铁路桥,也是我国单联最长、规模最大的预应力混凝土五塔斜拉桥。作为济郑高铁施工难度最大,技术要求最高的唯一控制性工程,西南交通大学轨道—桥梁—测量团队在桥梁建设阶段派遣专人驻扎现场架设科研仪器,为后续指导施工提供精确数据保障;在主桥合龙后科研团队多方位、全天候、不间断监测桥梁线形状态,为后续指导桥上无砟轨道高质量施工提供坚实的理论依据;在无砟轨道施工阶段科研团队同施工单位作业人员共同奋战一线,确保了底座板浇筑质量及轨道板铺设精度。


主桥合龙后灌注替换压重水袋

项目施工阶段西南交大科研团队大力开展科研攻关课题研究,提出了全桥压重复核桥梁刚度的底座板高程相对高差控制施工方法;形成了轨道板精调绝对高程快速测控技术;完善了多塔预应力混凝土斜拉桥无砟轨道“静态与动态”相结合的平顺性评价体系方法,填补了我国千米级高速铁路大跨长联桥上无砟轨道施工及运营维护的空白。


科研团队杨荣山教授及李俊教授在现场指导研究课题


科研团队复核主桥线形


科研团队复核梁端线形平顺性


郑济铁路工程建设指挥部发来贺电

西南交通大学科研团队在现场积极协同各单位作业人员参与桥上无砟轨道铺设,严格控制桥上无砟轨道施工质量,顺利解决了现场出现的一系列技术难题,确保了新建郑济铁路长清黄河特大桥无砟轨道施工圆满完成。


责任编辑:安博洋

我要评论 (网友评论仅供其表达个人看法,并不表明本站同意其观点或证实其描述)

全部评论 ( 条)

    科技成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