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南科技大学党委副书记、纪委书记肖必恒参加新时代青年读书会第九期活动
为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引导青年学生坚定理想信念,勇担时代使命,5月22日,西南科技大学法学院法学系党支部举办新时代青年读书会第9期活动,本期阅读篇章为《习近平与大学生朋友们》第二章、第三章。本次活动通过党建团建携手行的方式开展,党支部全体成员及部分团员代表参加,西南科技大学党委副书记、纪委书记肖必恒应邀出席活动,法学院党委副书记(主持工作)徐文担任主持人。
读书会伊始,同学们以情景短剧的形式对本次阅读篇目的经典故事进行了演绎与导读。通过生动的表演,再现了习近平总书记与大学生们交流交心的感人场景,让在场师生深刻感受到了习近平总书记对青年一代的殷切期望和关心关爱。情景短剧将书中的文字转化为鲜活的画面,使在场师生仿佛跨越时空,亲身参与到那些难忘的互动中。

在分享环节,王乙迪、易昕昕、吴廷友、吴嘉星四位同学结合自身经历,畅谈了对“深入基层”“自找苦吃” 的深刻理解。他们有的深入藏区参与支教,为孩子们带去知识与希望;有的投身乡村法律援助,为农民工群体争取合法权益的实现;有的积极参与社区志愿服务,为居民解决实际问题。同学们用亲身经历诠释了新时代青年的担当与奉献,也谈到了从“纸上谈兵”到“脚下生风”、从“温室花朵” 到 “傲雪寒梅”转变。例如,一位同学分享道:“在支教的过程中,我看到了山区孩子们对知识的渴望,也体会到了基层教育的艰辛,虽然条件艰苦,但看到孩子们的成长与进步,我觉得一切付出都是值得的,这让我深刻理解了‘自找苦吃’的含义,也更加坚定了我为基层教育事业贡献力量的决心。”

    随后,杨熠、张寒、周渝舜、赵阳四位教师党员也分享了他们的读书心得。老师们结合第二章、第三章中的内容进行了延伸思考:有的老师提到,“志存高远是青春的罗盘,知行合一是成功的密钥”,希望同学们在基层实践中学习法律,可以通过去检察院查阅100份不起诉决定书来研习正当防卫界限,可以到民政局观察30对夫妻的抉择来研究“离婚冷静期”条款;有的老师谈到,要学会“自找苦吃”,“苦”会让同学们发现法律条文里没有的“活规则”——比如农民工更信任“当面按手印”而不是电子合同,只有把脚扎进泥土里,才能挤出知识的“水分”,炼出解决问题的“干货”;有的老师谈到,只有投身基层、服务群众,才能练就过硬本领,创造真实业绩,青春最精彩的篇章往往写在基层一线,奋斗最难忘的滋味常常伴随“自找苦吃”,希望同学们作为新时代的青年,要不断提高自身的综合素质,在实践中锻炼自己,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贡献自己的青春力量。

    分享环节之后是“读书会漂流箱”,学院党员教师在书签上写下学生寄语并通过“漂流箱”的形式漂流到参与的青年学生手中,肖必恒现场在书签上写到“读万卷书,养浩然气泽青春底色;行万里路,怀赤子心立鸿鹄之志”寄语专门从西山校区赶来参加读书会的大一学生代表吴阳洋同学。

    肖必恒在总结讲话中对本次读书会给予了高度评价,并对同学们提出了殷切期望。他指出,新时代青年要牢记习近平总书记的嘱托,胸怀“国之大者”,坚定理想信念,“挺膺担当,以苦为师”,积极投身社会实践,在为人民服务中茁壮成长,在艰苦奋斗中砥砺意志品质,在实践中增长工作本领,以实际行动践行初心使命,书写无愧于时代的青春华章。

    据悉,新时代青年读书会是西南科技大学法学院法学系党支部的党建品牌,是创新学习形式、深化理想信念教育的一次生动尝试。通过读书分享、情景演绎等多种形式,引导青年学生深刻领悟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真理力量和实践伟力,进一步坚定了听党话、跟党走的信心和决心。同学们纷纷表示,将以此次读书会为契机,努力学习,积极实践,不负韶华,不负时代,在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征程中贡献自己的青春和力量。(文/周渝舜 图/周琳、刘可)
            
            
      
    
                
我要评论 (网友评论仅供其表达个人看法,并不表明本站同意其观点或证实其描述)
全部评论 ( 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