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南石油大学“赓续红色路,传承薪火情”实践队赴李庄领悟文化抗战精神

2024-07-23 20:29:59 匡斌 罗曦翼 朱思融

为深入学习抗战历史、传承红色精神,2024年7月17日,储层增产改造创新团队党支部联合石油与天然气工程学院团委组建的“赓续红色路,传承薪火情”实践队川南分队全体成员,怀揣着对革命先辈的崇高敬意与深切缅怀,来到了被誉为“万里长江第一古镇”的李庄古镇,开启了一场跨越时空的红色之旅。在李庄这片抗战文化沃土上,实践队员们先后走访了李庄文化抗战博物馆和李庄抗战文化陈列馆,对李庄文化抗战历史有了更加全面和深入的了解,深刻领悟了传承红色基因的重要性。

7月17日上午,实践队员们来到了李庄文化抗战博物馆,共同探索那段峥嵘岁月。在馆前,实践队员们向这座承载着厚重历史记忆的殿堂注目凝视,以表达最深切的敬意。步入馆内,讲解员向实践队员阐述了博物馆独特的设计概念——“漂浮的飞檐、重构的瓦院、内化的古镇、流动的历史”,这不仅完美融合了当代建筑美学与地域文脉特征,更深刻展现了李庄在抗战时期的文化辉煌。

接着在讲解员的带领下,实践队员们走进了那段波澜壮阔的抗战岁月。馆内,每一件文物和照片都承载着厚重的历史,反映着文化抗战的壮丽事迹。从抗战时期崇文包容的李庄人民到执笔为剑的文化名人、学术大师,每一个故事都让人动容,每一段历史都让人深思。

在抗战的烽火岁月中,李庄当时还是一个只能容纳3000人的小镇,在得知同济大学的困境后,李庄罗伯希、王云伯等32位士绅,主动致信宜宾行政督察专员冷寅东,表示愿意接纳同济大学,并发出了“同大迁川,李庄欢迎;一切需要,地方供给”的16字电文,温暖了漂泊中的同济师生。为了迎接同济师生的到来,李庄乡民将祖祠和庙宇腾出,供学校办学使用,表现出了极大的热情和真诚。李庄以其博大的胸怀和无私的精神,接纳了国立同济大学等众多高等学府和科研机构,并与其共同书写了一段教育救国、文化抗战的壮丽篇章。这段历史不仅见证了李庄人民的包容与智慧,也彰显了中华民族在逆境中自强不息的精神,充分展现了革命先辈为中华民族的文化传承与发展做出的不可磨灭的贡献。

当日下午,实践队一行人来到了李庄抗战文化陈列馆。在这里,实践队员们依次参观了“国宝西迁”、“文化抗战”和“山高水长”三个单元的陈列内容,深入了解了中国文博人用生命演绎的一场堪称奇迹的“文化长征”,将学术成果转化成展览、讲座和著作的光辉事迹,以及抗战胜利后西迁文物陆续东归又分批运台的峥嵘历史。在李庄的六年中,中国文博人创造了学术事业的第一个高峰。

在结束李庄文化抗战博物馆和李庄抗战文化陈列馆的参观后,实践队员们对李庄文化抗战的认识更加深刻全面。青年学子们纷纷感叹中华民族在危难之际体现出的坚韧与智慧。队员罗维烨表示,在那个动荡的年代,无数文化人士以知识为武器、以文化为灯塔,照亮了民族前进的道路,当代青年学子更要用所学的知识为祖国发展贡献力量。

此次李庄之行是实践队成员们一次难忘的经历,他们将把这次参观学习的成果转化为前行的动力,更加坚定地传承红色基因、弘扬民族精神,更加努力地学习文化知识,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贡献自己的力量。

图为实践队员参观李庄文化抗战博物馆。.JPG

图为实践队员参观李庄文化抗战博物馆。

图为实践队员参观李庄抗战文化陈列馆中的李庄廉洁文化展馆。.JPG

图为实践队员参观李庄抗战文化陈列馆中的李庄廉洁文化展馆。

图为实践队员在李庄抗战文化陈列馆合影。.JPG

图为实践队员在李庄抗战文化陈列馆合影。

责任编辑:朱思融

我要评论 (网友评论仅供其表达个人看法,并不表明本站同意其观点或证实其描述)

全部评论 ( 条)

    党支部与石工院团委组建的实践队走访李庄文化抗战博物馆和李庄抗战文化陈列馆,深入学习抗战历史、传承红色精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