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为引导支部党员深入社会,到基层去,到群众中去,到实践的大课堂中了解社会,更好弘扬三线精神,传承三线文化,支部组建实践队前往贵州六盘水开展“再现峥嵘岁月,重温三线历史”主题活动。
一大早,实践队员们便来到了贵州三线建设博物馆,在这里实践队员见到了三线建设时期极具代表性的生产工具、生活用具以及历史文献。其中最令实践队员感到深刻的便是SY0405 号蒸汽机车,作为水钢上世纪铁路运输主力机型的代表,为三线建设做出了突出的贡献,同时也见证了六盘水市工业发展的光辉历程。它就静静地伫立在室外文化广场,仿佛一个饱经沧桑却仍然和蔼可亲的老者,都说六盘水是一个“火车拉来的城市”,从这列蒸汽列车身上实践队员仿佛看到了成千上百青年志士在“备战备荒为人民,好人好马上三线”的时代号召下,打起背包,跋山涉水,来到祖国大西南的深山峡谷,风餐露宿,肩扛人挑,用艰辛、血汗和生命为祖国西南地区建设艰苦奋斗的场景。
上世纪60年代,火车把中国东部大城市的专家与装备拉进了贵州的深山中,首钢水钢集团等一批国有重点企业和项目在六盘水应运而生。此次,参观完贵州三线建设博物馆以后,实践队员们便又来到了首钢水钢集团创业馆。在这里实践队员们从一件件实物展览中、一面面锦旗、一座座奖杯中了解到了首钢水钢集团的光荣历史,而这其中最让实践队员感到深刻的还是那块水城钢铁厂第一炉铁水浇铸的铸铁样品,这块长12厘米、宽3厘米、高3厘米,黝黑发亮,中间带着一个凹槽的铸铁样品,就这样静静的躺在展示柜中,却有力诉说着那段三线建设者背起行囊,满怀激情,肩负使命,走进崇山峻岭、荒沟密林艰苦奋斗的光荣历史。
老一辈的创举与新一代的奋斗,一代代人人的青春接力,在祖国的大西南大放光芒。此次六盘水之行,实践队员们不仅对三线建设这段“自力更生,艰苦奋斗,大力协同,无私奉献”特殊历史进行了更加深入的学习,更进一步明确当代青年学生所肩负的历史使命,坚定青年理想信念。实践队员韦铁林表示,过去先辈们不畏艰险、不怕牺牲,为祖国大西南的建设奉献了自己的一切。今天,我们要从“三线”建设者身上赓续红色血脉,从“三线”建设的艰苦奋斗历程中传承红色基因,接过先辈的旗帜,传承三线精神,讲好三线故事,不忘初心,砥砺前行。
我要评论 (网友评论仅供其表达个人看法,并不表明本站同意其观点或证实其描述)
全部评论 ( 0 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