数学建模经验分享与实践探索讲座顺利举行
2025年7月9日,湘南学院迎来了一场数学建模领域的思想盛宴。湖南人文科技学院的陈国华教授应邀为湘南学院的教师们带来了一场关于大学生数学建模竞赛组织经验分享和实践探索的精彩讲座。
在讲座开篇,陈国华教授着重强调了数学建模在当今时代的重要性。他指出,随着计算机技术和数学软件的飞速发展,数学建模作为连接数学理论与实际应用的关键桥梁,正以前所未有的广度和深度向各个领域渗透,成为解决众多复杂问题的有力工具 。
在讲解数学建模的具体过程时,陈教授以“高跟鞋问题的数学建模”为例,生动形象地展开阐述。他详细解释了从理解问题开始,如何对问题进行合理化假设,将实际问题转化为数学问题并建立模型,接着运用合适的方法进行问题求解,对求解结果进行分析与检验,最后对模型进行评价和应用。这一过程不仅需要扎实的数学基础,更需要敏锐的洞察力和创新思维,每一个环节都紧密相扣,缺一不可。例如在假设环节,要充分考虑实际情况,使假设既合理又能简化问题;在模型求解时,要选择恰当的计算方法和工具,确保结果的准确性。
分享竞赛组织经验是讲座的重点环节。陈教授介绍道,组建专业且多元化的竞赛指导教师团队是关键。这个团队的教师们不仅要有深厚的数学功底,还需具备不同学科背景,以便在指导学生时能够从多个角度提供思路和方法。在竞赛训练环节,他们精心设计了一套全面且系统的方案。
在教学与培训内容优化方面,学校开设了一系列数学建模选修课,涵盖了数学建模基础、高级建模方法、模型与算法等课程,满足不同层次学生的需求。同时,利用暑假时间开展集中培训,强化学生的建模思维和实践能力。此外,还充分利用第二课堂平台,组织数学建模社团活动、学术讲座、小型竞赛等,营造浓厚的数学建模氛围,让学生在实践中不断积累经验。
为了让学生更好地适应竞赛节奏,提升竞赛能力,学校积极组织学生参加各类数学建模竞赛进行热身。通过这些实战演练,学生们能够提前熟悉竞赛流程和要求,发现自己的不足之处并及时改进。在竞赛模拟训练中,学校还注重培养学生的团队协作能力和应变能力,让学生学会在团队中发挥各自优势,共同解决问题。
在学生选拔方面,学校建立了完善的选拔机制。通过校内数学建模竞赛、平时课程表现、学生自主报名等多种途径,选拔出对数学建模有兴趣、有潜力的学生。对于入选的学生,学校会根据他们的特长和能力进行合理分组,确保每个参赛团队都具备较强的综合实力。
在互动交流环节,湘南学院的教师们积极提问,就数学建模课程设置的合理性、如何更好地激发学生对数学建模的兴趣、如何在有限的时间内高效完成竞赛培训、如何提高学生在竞赛中的创新能力以及竞赛组织过程中的资源协调等问题与陈教授展开了深入探讨。陈教授结合自身丰富的经验,对每一个问题都进行了耐心细致的解答,并提出了许多具有建设性的意见和建议。他强调,数学建模课程要注重理论与实践相结合,通过实际案例教学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在竞赛培训中,要关注学生的个体差异,因材施教,提供个性化的指导;在创新能力培养方面,要鼓励学生大胆尝试新方法、新思路,培养学生的批判性思维和发散性思维。
此次讲座内容丰富、实用性强,为湘南学院的教师们提供了宝贵的经验借鉴。通过聆听陈教授的分享,教师们对数学建模竞赛的组织和指导有了更深入的理解和认识,为提升学校数学建模教学水平和竞赛组织能力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相信在未来,湘南学院在数学建模领域将不断取得新的突破,培养出更多具有创新思维和实践能力的高素质人才。
我要评论 (网友评论仅供其表达个人看法,并不表明本站同意其观点或证实其描述)
全部评论 ( 条)